【聚焦学习】

天官赐福里的庙(天官赐福的三官庙)(1)

“天官赐福”的三官庙

包头城垣内有七座砖木结构的三官庙,北梁有官井梁三官庙、召梁头道巷南口三官庙。每一座三官庙附近有一临街房,住有一位更夫,更夫有一铜锣,一个木头梆子,一更天打ー下锣,二更天打二下锣,三更天打三下锣,三更后打梆子。召梁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四道巷是南北走向,因在召梁头道巷南口有三官庙,所以其四条巷南口的东西走向的街称为三官庙街。

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日,包头城内还要搭起26个木制的三官棚,最为精巧的是北梁草市街木制三官棚,有飞檐出厦,下有红圆漆柱,后有神堂,前有卷蓬,四周有曲栏走廊,全部是木制榫卯连接。屋顶四周绘有佛本生故事和琴棋书画等。三官棚四壁内都绘有壁画,最吸引人的是周穆王之八骏马,马色炳耀,形态逼真,有的神似若飞,有的饮水若渴,绘画技艺不次于“昭陵六骏”。

正月十四至十六,每早人们到三官庙或三官棚敬表接三官,最热闹的是正月十五,三官庙前生起旺火,放鞭炮。更夫临时担任“老道”,帮助敬香者敬香、敬表、敲磬,晚间还有鼓匠轮班吹打戏曲。北梁更是借市花灯亮,火树银花合,人潮涌动。

道光十九年(1839年),山西代县孔昭明出资3000两创办蒙古行德厚义,就设在三官庙街1号。后在矿区石拐和内蒙古最大的藏传佛教五当召设了分号。俗语:“有五当召就有德厚义,有德厚义就有五当召,谁也离不开谁。”1939年,德义厚经理为王璜,资本为5500元,全年营业额为25690元。

今日东河区即是老包头城区,是土默特蒙古族和晋陕“走西口”人共同生活的家园。虽然没有道教的宫观,但居民管理机构也称“三官社”,可见老包头人对三官的信仰根深蒂固。远留家乡的“走西口”人,敬奉三官,相信“天官赐福”,就是期盼在口外能平安和吉样。

天官赐福里的庙(天官赐福的三官庙)(2)

真武庙内设三清道(道教)守一堂,

领正为孙来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