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风华 徐海燕 余勇 罗勤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会理锅边洋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会理锅边洋芋(来自大巴山的馈赠)

会理锅边洋芋

作者:余风华 徐海燕 余勇 罗勤

万源马铃薯,四川省万源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万源市昼夜温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光照条件好,春迟夏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力水平较高,有机质含量高,造就了万源马铃薯品种纯、薯形好、品质佳、口感好、产量高的特点。万源马铃薯口感甜、面、香,而且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特有的富硒优良品质更增加了它的食用价值,因而深受人们喜爱,闻名全国。2009年5月27日,原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万源马铃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 208号),这无疑对万源马铃薯的保护和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 地域保护范围

万源地处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川、陕、渝三省(市)结合部,属于大巴山南麓腹心地带,是川、陕两省交界处的交通要塞,也是进出川的重要门户和主要通道,素有“秦川锁钥”之称,享有“万宝之源”的美誉。万源马铃薯保护范围包括万源市行政区划内所辖1个街道办事处、25个镇、5个乡,共373个村,2 480个社,面积达4 065 km2。

2 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

万源境内地貌类型主要为山地,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落差大,相对高差达2 000 m。万源市现有耕地面积60.5万亩(4.03万hm2),大部分耕地处于海拔400~600 m区域,此区域兼有深丘及低、中、高山多种地貌,地域差异明显,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呈微酸性,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及稀有元素硒,是全国三大富硒地区之一,水溶态、可交换态、有机态硒含量较高,还富含锌、铜等其他微量元素。万源市地处长江上游,水资源丰富,素有“万水之源”的美称,全市流域内20 km以上的河流有52条,地表径流约29.2亿m3,境内水资源总量为31.42亿m3。万源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地域垂直差异大。常年平均气温14.7℃,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9.4℃,年有效积温4 534℃,昼夜温差大,利于马铃薯干物质的积累;年均降雨量1 246 mm,无霜期236.8 d;光照条件良好,日照时数为1 474.4 h,马铃薯生长期光照达15 MJ/m2,特别适宜其生长。

3 悠久的栽培历史

万源是传统农业大县,马铃薯是万源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晚清就有种植。万源马铃薯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较大,居小春粮食之首,“遇晴多之年,大者如碗如盘,每颗重至斤余。可谓地不爱宝矣”(光绪《太平县志》)。万源马铃薯至民国时期开始大量种植,逐步形成米拉、太白、蛮子洋芋、大乌洋芋、大眼皮、红坑、万不烂、巴山白等近30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在艰苦卓绝的万源保卫战期间,马铃薯被当成红军的主要口粮,为保卫万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农户开始自行从高山往低山换种,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东北地区、万县等地调入马尔科、巫山洋芋、东北洋芋等品种换种、扩繁。1998年,万源市开始引进脱毒马铃薯良种进行大量试验、示范、高产攻关和大面积推广,脱毒马铃薯逐步取代了过去使用多年、种性退化严重、产量极低的本地品种。2007年4月,万源市14 800 hm2马铃薯通过了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证书编号:WNCR-SC07-013)。2008年,在全省粮油高产创建活动中,万源马铃薯以净作667 m2产量最高达4 931 kg、平均667 m2产量4 657.5 kg,创全省马铃薯最新最高单产纪录,受到四川省农业厅马铃薯专家的肯定和赞赏。2009年3月,万源马铃薯被列为四川省农业特色产业50强。

4 独特的生产方式4.1 地块选择

应选择土壤肥沃,耕性、耕层良好的适宜地块,要求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平整,排水性好,p H值5.0~7.0。前作以大豆、菠菜较为适宜,不宜与茄科作物连作。

4.2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的高产品种,主产区主要选用中薯3号、会-2、陇薯3号、费乌瑞它、大西洋5个脱毒种及其他不同用途的早、中、晚熟系列品种。播种前,要精选饱满、芽眼多、无创伤、无病害的种薯。

4.3 种植管理

采用原生态生产模式,严格执行种植生产过程管理,对生产地点、茬口、农机具、肥料施用、农药使用、中耕除草等生产节点进行统一标准化管理,以生产高标准、高质量的万源马铃薯。选用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避免使用高毒、易污染的化学农药;详细记录施用农药种类、名称、施用方式、施用时间、施用量,施用肥料的名称、施用方式、施用时间、施用量及收获、仓储、销售等项目的日期等。

4.4 采收

待马铃薯地上部茎叶由绿变黄、块茎停止膨大后,根据鲜薯上市或销售、贮藏的时间适期收获。收获前1周杀秧,收获的鲜薯经充分摊晾,待薯皮木栓化后方可运输、贮藏。

5 优良的产品品质

万源马铃薯为圆形或椭圆形,表皮麻纹,黄皮黄肉或白皮白肉,芽眼较浅,适宜鲜食。煮时,香味四溢,口感香而滑润,风味独特;烹炒口感好,不易断裂。万源马铃薯淀粉、蛋白质、硒、铁、维生素含量较为丰富。淀粉含量一般在15.5%~20.6%,硒≥0.5μg/100 g,蛋白质1.5%~2.3%、脂肪0.3%~1.1%、粗纤维0.3~0.8 mg/100 g,另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

6 产业化发展优势明显

近年来,万源市积极制定《万源市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万源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市场化运营、品牌化管理,不断促进品种优良化,大力发展“万源马铃薯”这一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投入,已总结出马铃薯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高产栽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栽培经验,形成了完善的栽培体系,培育出一大批高产典型科技示范点及片区。

万源马铃薯常年播种面积在9.6万hm2以上,平均产量为23.7 t/hm2,鲜薯年总产量达37万t,年度总产值2.66亿元以上,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首位。万源市为四川省第二大马铃薯主产区,其独特的立体地理和气候优势,使得该地区春、秋、冬均有鲜薯产出,形成了鲜薯周年可供给的独特优势,常年向广安、南充、重庆等地提供种薯和菜薯30多万t,向本地龙头企业提供加工型品种近2万t。

目前,万源马铃薯主要以订单生产,适度发展基地规模,形成紧密产业链条,使马铃薯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同时积极构建市场连协会、协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营销体系,积极培育出花萼食品、华硒生态等多家特色龙头企业。创新科技研发,以传统工艺结合现代工艺和制造技术开发出特色土豆酱、土豆挂面、富硒薯条等一系列加工食品,风味独特,深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并远销欧盟等地。加大品牌宣传,将万源马铃薯及其食品制品纳入“巴山食荟”这一达州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宣传体系进行全方位宣传和推广。在达州、万源两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万源马铃薯”品牌必将做大做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作者:余风华 徐海燕 余勇 罗勤 达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川 达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来源:《长江蔬菜》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