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吴屯、五夫等乡镇特色民宿,迎来大量游客。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白墙红瓦、花草藤蔓、小亭别院的各色民宿,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也成为全面推进百姓增收、保护生态的综合性产业。武夷山实施“民宿新工程”,计划3年创建8个旅游产业发展示范乡镇,培育30个左右旅游风情景区、100家左右乡村旅游点和特色民宿,加快实现从自然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从旅游景区向旅游城市、从旅游业为支柱向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三大转变。

民宿福建武夷山(福建武夷山民宿新工程)(1)

特色民宿村野趣味让游客“醉”享其中

日前,地处闽赣边界的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源村村民暨喜华在黄岗山大峡谷景区入口对面新建的“黄角潭森林人家”,人头攒动,游客进进出出,络绎不绝。暨喜华全家老小齐上阵,加上雇请的10多个人,仍然应接不暇。

“入夏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趋好以及暑假到来,我这边的旅行社团队一拨接着一拨的来,有时候实在接待不下来。”暨喜华说,尤其是7月下旬福建省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平台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后,他接待的旅行社团队平均每天都有几个。

大安源自然村原是个有名的贫困村,全村只有30多户人家,分散于青山环抱、苍翠遍野的小盆地里。生态旅游开发之前,村民们靠砍竹木过日子,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谋生。

“现在,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得到严格保护,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闽浙赣边界的城里人,民宿、农家乐随之兴起,原已外出打工的村民陆续回来从事乡村旅游业。旺季时,家家生意红火。”大安村党总支书记江秀萍说,“村民做梦也没有想到村野趣味加特色民宿也能成为致富的工具。”

大安源景区民宿旅游红火,带动了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推动了农副产品、土特产的销售,增加了农户收入。如今,村民种植的玉米、地瓜、芋子、马铃薯、淮山、南瓜等都成为游客喜爱的食品,自产的红菇、香菇、木耳、笋干等土特产也十分畅销。

来自浙江金华的毛可明先生携一家六口初次来大安源景区,感到这是一种心灵的放飞,他说:“我们团共有36人,都是听了当地旅行社推介,以家庭式组合慕名而来的。这里的瀑布、溪流、古树、奇石,以及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鸟和各种各样的野花,都给我们留下新鲜感,还有农家宴的土鸡、土鸭、麻糍等充满乡村特色的佳肴,在这里呆几天,体验特色民宿与村野趣味的完美交融,都让我们这些久居都市的人醉享其中。”

文化为本茶旅结合培育“美丽经济”

武夷山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是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发展茶乡民宿产业成为擦亮生态底色、帮助农民增收、培育“美丽经济”的重要举措。

兰汤是坐落在武夷山主景区幔亭峰下的一个小自然村,以出产武夷山正岩茶叶而著名。这几年,武夷山乡村民宿风起云涌,茶乡民宿也呈燎原之势。这里有高中低档各类民宿,更有个性化设计的美宿,像山居岁月、彝山兰若,均是以武夷山茶为主题,将茶文化融入整个空间设计的美宿。更有民宿老板干脆就在自家茶山旁,建起茶庄园,种上四季花果,茶旅结合,让茶友和游客们品茶、住宿、互动和体验。

“清晨,沐浴着天然氧吧,一睹风景醉人的茶园;夜晚,留宿庄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静谧。吃武夷山地道农家菜,玩自助烧烤及篝火亲子活动……”武夷山市政协副主席余泽岚说,“这样的主题式民宿,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备受游客青睐。尤其遇上采茶制茶季节,每个周末游客都爆满!”

“民宿有一定的历史及文化,它在时空的穿梭中,散发魅力,让人永远记住乡愁。民宿作为旅游的新型业态,武夷山茶乡具有发展它的肥沃土壤。”武夷学院旅游系教授周作明认为,武夷山茶乡的茶元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茶本身就是很好的休闲物,值得人们既品韵又品读文化,使人遐想联翩,加之优越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立体交通环境等都为武夷山民宿发展注入强动力。

周作明介绍说,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武夷山下梅村,是中蒙俄万里茶道起点,这几年,村里游客如云,但发展民宿之前,原住民普遍认为这里住着不太舒适,配套设施也少。然而,通过一定装修和改造,转型为民宿,它们外表保持原生态,里面干净舒适,同时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很受游客欢迎。现在,下梅人强烈感受到发展民俗民宿旅游带来的实惠。

武夷山北部的吴屯乡红园村始建于明朝,古时候是连接中蒙俄万里茶道必经之地。“一川远汇山溪水,千峰深围四面山”。红园村以河谷聚居,古道贯脊,村落与古建筑遗址交融,老街与曲巷交错,黑瓦泥墙高低间杂,山林梯田环绕,村子至今沿袭着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农家妇女摆茶俗。去年9月,“摆茶俗”第一次被搬上村门口的简易舞台,令人大开眼界。80多岁的祝树芹老人领着几位姐妹,用方言上台表演,绘声绘色,神采飞扬,她说, 能上台展示交流传统的“摆茶俗”,感到特别高兴。

“走过石板老街,赏一番古村韵味,品一碗农村大碗茶,真是其乐无比。”浙江江山游客季可龙带着35位摄影爱好者前来下榻民宿采风,收获不浅,他感慨地道出心里话。

特色民宿成惠泽武夷山农民的“摇钱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几百年来广为传诵的经典诗作《观书有感》,相传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当年在五夫镇的半亩方塘边苦读时,信手写就的。

五夫镇位于武夷山市东南部,开埠于晋代中期,迄今已历时1700余年,是理学宗师朱熹的故乡。现在,许多游客来到五夫镇,夜晚下榻古民居,与村民聊天,了解他们的农事生活,清晨行走在朱子遗迹林立的街道上,去追寻那远古的半亩方塘。

近年来,朱子理学的研究和交流活动日趋活跃,中外学者、游客大量涌入五夫旅游观光,朱子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五夫镇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农家乐旅游,修复一批特色民宿,依托古镇文化,举办以“美丽武夷,荷花五夫”为主题的中国五夫荷花节,游客在这里可以赏荷花、摸田螺、摘莲蓬、剥莲子、捉泥鳅、观看厨艺比赛……

“特色民宿和农家乐旅游为五夫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增添了灵气,吸引了大量游客。如今,全镇的特色民宿和农家乐已发展到48家。民宿业作为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版,不但能够带领百姓致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还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五夫镇镇长李小勇说,如今五夫镇不少度假民宿的主人、管理者、服务者都是大学生。“通过打造特色民宿群,我们不但做大做强了旅游配套产业,还大幅提高了白莲、板栗等当地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现在,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五夫白莲,每公斤要卖到110元左右,比5年前涨了4倍,还供不应求。”

“一片废弃的烤烟房,通过招商引资打造成民宿群,也带动了武夷山市兴贤村的经济发展,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农副产品也更好销了,特色民宿也成为五夫对外的一张新名片。”近日,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村委会主任刘继章告诉记者。兴贤村青年创业者李直玲介绍说:2019年,兴贤村获得“福建省金牌旅游村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之后。现在变化很大,游客来这边,都习惯在五夫里文创点驻足拍照,现在五夫里文创也成为兴贤村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点。

民宿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文化和主题。武夷山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说,民宿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古村落如果在保护的同时,没有文化元素的融合,则不能持续发展,也缺乏传播力。民宿并不是单纯的住宿,武夷山将把这些原有的文化结合起来规划,带动民宿旅游可持续发展。

“民宿是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鲜明特色。通过探索民宿管理新模式,武夷山期待以优质民宿为支点,撬动武夷山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武夷山市副市长吴伟告诉记者,目前,武夷山已把发展民宿业为重点的乡村休闲游,作为武夷山大旅游的有效延伸,发展下梅、城村、曹墩、角亭、赤石、天心等30多个特色乡村,依托朱子文化,结合五夫“万亩莲塘”、吴屯稻花鱼、岚谷熏鹅等特色产品,打造季节性旅游休闲产品,让民宿业成为惠泽武夷山农民的“摇钱树”,更好地推进偏远山村农民精准脱贫奔小康。(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熊慎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