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小伙伴留言问编内编外的区别,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编外”就是非在编人员,也可以叫做非正式工或者临时工。

虽然“同工同酬”的呼声一直都有,但编内和编外的工作人员的薪酬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接下来我们从四个方面来比较一下具体的差别:

编外编制和编内编的区别(实力科普编内编外差别这么大)(1)

※ 工资待遇

编内人员待遇是有保证的,因为编内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由当地财政部门发放(全额事业单位/差额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是由事业单位本单位发放,没有编制的话待遇会差一点。主要表现为绩效工资,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补贴,偶尔年终还有点奖金。

以社会保险为例,正式编制人员有“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而非在编人员虽然也有社会保险,但一般只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种。

编外编制和编内编的区别(实力科普编内编外差别这么大)(2)

※ 人事制度

编内人员的人事关系由当地人事局管理,编外人员的人事关系由事业单位本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编内人员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工龄的增长,职位的提升其薪酬、公积金、社保也都会相对应提高。但编外人员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职位也不会有什么变动,几年过去也还是原来的岗位和工作去也还是原来的岗位和工作。

编外编制和编内编的区别(实力科普编内编外差别这么大)(3)

※ 晋升途径

一般来说有职位空缺出来的时候,优先考虑的一般都是有编制的人员,在编人员也可以通过选调、遴选等方式向上发展。

而非编制的人员,不但没有晋升的机会,也没有评优评先评职称的资格,而且编外人员不管做多久,一般都是不可能转正的。所以就导致很多非在编人员最后仍然需要参加事业单位编制考试。

编外编制和编内编的区别(实力科普编内编外差别这么大)(4)

※ 稳定性

编内人员只要不犯错误一般不存在被解聘,比较稳定,而编外用工则会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效益和需求决定工资待遇和是否解聘。虽然,现在事业单位无论是在编的还是编外的都是采用聘用制,但是编外和编内签订的合同类型是不一样的,随时被辞退的风险依然存在,所以编制就是最好的安全保障。

随着事业编改革的进行,考编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所以现在要好好加油,抓紧时间备考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