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春即将来到,今天单位送我一个对联,我一看老小了,我突然明白了原来对联是张贴工作电脑的,哈哈!

贴对联文化常识(贴对联原来可以这么贴)(1)

来看看,张贴后是不是很美很漂亮,这就是商机,我们总说赚钱难,可是你创新了吗?这样的小对联能不被年轻人欢迎吗?起码很喜庆,让人家感觉这个物品是不错的,都给贴上,还送了小小的福字!

贴对联文化常识(贴对联原来可以这么贴)(2)

当然今天给大家说下对联:

最早应追溯到周朝的“桃符”,所谓桃符,其实就是两块桃木板。当时的桃符并不是过年时候才悬挂,是平时就一直悬挂在大门的,大体就像现在屋前的“泰山石敢当”;那时的桃木板上也写有名字,即神荼、郁垒,桃木辟邪也正是来自二人的相关传说

到汉朝,有相关记载,就直接言明,桃符是在正月初一悬挂的,具有辟邪驱鬼的作用;这样一来,桃符就和过年有了直接关系。在接下来,随着骈体文的体裁盛行,到了隋唐时代诗歌的盛行,就有了对仗、平仄的讲究;而真正被称为“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在唐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后蜀最后一代皇帝孟昶(chǎng),好学能文,就标新立意的命令一个叫辛寅逊的文臣,在悬挂的桃符上书写文字,这样就有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一联的产生,即第一副春联。

贴对联文化常识(贴对联原来可以这么贴)(3)

这就是春联的来历就出来了,有时候一个人民族强大否?就看文化,无论您在哪里,当除夕这一天的时候你一定想家,想您的先祖,这就是这个民族强大的地方,我们不得不说强大的中华文化发明的这个春节就很了不得,关于春节的来由,旧时由于缺失上古时期文献(秦始皇焚书),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在传承发展中于是便产生了诸多传说。

其中有几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春节源于上古“腊祭说”、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源于“古代丰收祭祀说”、源于“舜继部落联盟首领位说”、源于“万年青年创万年历说”、源于避“年”兽的传说等等。

但是不过怎么样,成为历朝历代不断延续的文化习俗,想去改变这些习俗很难,但是传承下来确实文化根基,是一个民族生生息息不断变化还坚持的本,这个本就是强大的也是多少金钱无法衡量的事情!

亲爱的朋友,请珍惜我们的春节和对联,这就是文化烙印的根深印记,享受这一刻家人的团聚,传统文化的延续,祝大家新年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