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富汗,没有胜利,包括美国。你们留下来,就是敌人,你们撤走,就是懦夫。”

“战争是在地面打赢的。”

——美国大片《十二勇士》

从阿富汗撤侨的飞机被阿富汗人围住了飞不了,美国大兵开枪都没用。

塔利班趁美国要走,连续攻城略地,解放囚犯。拜登没办法,直接下令空袭塔利班,一次就干死了200个全副武装的塔利班士兵。

希比尔甘市是塔利班自美军5月1日开始撤离阿富汗以来攻占的第二座省会城市。塔利班6日称攻占了西南部尼姆鲁兹省首府扎兰季市。萨希勒说,塔利班已经占领了一些重要建筑,比如省长办公室、警察总部和该市的中心监狱。社交媒体上的video显示,囚犯在塔利班帮助下逃离监狱。7日,一枚炸弹引爆了阿富汗空军飞行员哈米杜拉·阿兹米的汽车,导致其死亡,另有5名平民在爆炸中受伤。这是一次刺杀活动。

塔利班为啥没被消灭掉(没有制空权的塔利班)(1)

十年过去了,何去何从?老美还没找到出路。

从今年5月开始,拜登宣布美军撤出阿富汗,计划8月底全部撤出。随着美国撤军,塔利班组织不断占领阿富汗一个又一个中心城市。

8月15号夜晚,塔利班占领了首都喀布尔,攻占了总统府。在此之前城区一片混乱,交通严重堵塞,当地不少居民想要在塔利班接管之前逃离。阿富汗总统和副总统宣布辞职,并且离开阿富汗。塔利班占领了总统府。

而塔利班的武器装备明显落后于美军和政府军,没有空军,更没有制空权。在这样的条件下,塔利班的战斗力怎能做到如此强悍?塔利班确实没有空军,没有制空权,但还是那部电影里的台词:战争是在地面打赢的。

塔利班为啥没被消灭掉(没有制空权的塔利班)(2)

先来看下阿富汗的地理环境,这里全年干燥,雨水少,国内有四条河流,剩下就是大片的陆地,而且还是山地。山地多、寒冷、海拔高,物质资源也很匮乏。全国人口3220万,人均GDP只有586美元。

即使环境确实糟糕,但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是至关重要的。阿富汗位于亚洲中心,是最便捷的陆地交通要道,也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谁能控制阿富汗地区,谁就能在亚洲有足够的影响力。南亚、北亚、西亚、中亚都能尽在掌握,所以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英国、苏联、美国先后入侵阿富汗,但结果差不多,没讨到什么便宜,倒是自己赔进去不少家当。

阿富汗这个国家人口不多,民族不少,20多个民族,每个民族还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各民族有自己的部落分支和武装力量,当地人民更愿意听自己首领的。普什图族是阿富汗最大的民族,也是话语权最重的。普什图族与非普什图族之间矛盾重重。

最初的塔利班指的是伊斯兰宗教学校学生。直到1994年阿富汗塔利班运动兴起,在1996年夺取喀布尔政权后,塔利班成为了一个特殊的代词。

阿富汗塔利班建立时,本着“铲除军阀,重建国家”和“建立真正的伊斯兰政权”。他们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利用阿富汗领土威胁其他国家。巴基斯坦塔利班是从阿富汗塔利班分支出去的,是国际认定的恐怖组织。

阿富汗塔利班一开始只有几百人,但他们深得民心,训练有素,提出反对腐败、恢复商业的主张。后来一路壮大,1995年占领首都掌权。但上台以后,塔利班在治国上十分拉胯,经济糟糕,人民生活艰难。

2001年“911”事件后,塔利班政权瓦解,被美国军事打击后,退到了阿富汗深山开始了游击战。

塔利班为啥没被消灭掉(没有制空权的塔利班)(3)

对比军事力量,塔利班自然是比不上现代化武装的美军。AK47是他们最常用的武器之一,多数也是一些轻武器,来点RPG火箭筒什么的。

而且毕竟都是当地部落招募的成员,高科技的东西一是贵,二也用不来。

再一个经常要翻山越岭的,阿富汗高原地区,背那种重型武器完全是找罪受,还没办法机动灵活,容易成为美军和政府军的活靶子。

对于全副武装的美军士兵来说,身上动辄几十斤的装备负重,还要在大山上和熟悉地理环境的塔利班玩躲猫猫游戏,本来的优势就转成了劣势。

在阿富汗战场上,这种场景十分常见:一队美国士兵牵着驮着物资的毛驴,走进深山中围剿塔利班,路边有农民正在干农活,一转眼农民拿起早已藏好的AK47,一阵突突突,美军小队卒。

美军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军事行动——红翼行动,是阿富汗战争中的典型代表。行动中四名海豹突击队发现了三个牧羊人,经过激烈讨论决定放走三人。没想到没过多久,塔利班出动了一支200人的队伍前来包抄。结局是三名海豹队员身亡,后来救援的美军部队损失16人,还包括8名海豹队员。红翼行动美军彻底失败,损失惨重。

相比美军,塔利班自然更容易赢得民心。很多平民自愿为塔利班传递信息情报。但美军无法逮着一个平民就杀掉,难以辨别谁是真正的平民。只能吃闷亏。

塔利班还会利用地形,给茫茫戈壁和山地布上“地雷阵”。由于地形掩护,地雷很难发现,又难以进行大规模排雷作业。只能是单兵排雷,这使得开道的士兵压力极大,悍马车、M-2战车经常被炸。不少从阿富汗战场回来的士兵,缺胳膊少腿。

塔利班为啥没被消灭掉(没有制空权的塔利班)(4)

塔利班象征意义的领导人阿洪扎达,非常神秘。他是塔利班的第三代领袖,自从2016年接任以来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在公众面前出现过,只在每年伊斯兰教的节日里才罕见地发出声明。

阿洪扎达原来是塔利班前任领导人阿赫塔尔·曼苏尔的副手,2016年5月曼苏尔被美军无人机炸死之前,曾经留下遗嘱,指名由阿洪扎达来继任塔利班领导人职位。

他是强调暴力手段、拒绝与阿富汗政府谈判的“鹰派”代表人物。在前任领袖曼苏尔死后,塔利班曾因暴力权力斗争而分裂,因此阿洪扎达还肩负着团结起塔利班的重要任务。

经常露面的二号人物是巴拉达尔。他是是塔利班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也是塔利班的三朝元老。上世纪90年代他跟随奥马尔一起建立了塔利班,是奥马尔最信任的指挥官之一,他俩还是姻亲——巴拉达尔的妻子是奥马尔的妹妹。90年代中期,奥马尔领导的塔利班曾横扫阿富汗,在这背后,巴拉达尔作为一名战略顾问被广泛认为是带领塔利班取得这些军事战争胜利的关键。

由于当时奥巴马政府担心巴拉达尔的军事能力,2010年在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巴拉达尔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被安全部队抓获,并一直被关押至2018年。

目前塔利班的军事指挥官是雅库布。擅长在新形势下组织塔利班军队治理和制定作战方略,在塔利班青年军官中有很高声望。2021年,塔利班在阿富汗各地发起势如破竹的攻势,其最高策划者很可能就是雅库布。

还有一个哈卡尼,负责非对称作战,他在美国占领阿富汗期间,负责通过制造爆炸、袭击和绑架事件打击美军的塔利班非对称作战分支“哈卡尼网络”领导人。

塔利班为啥没被消灭掉(没有制空权的塔利班)(5)

华盛顿一直认为它是过去二十年来在阿富汗与美国和北约军队作战的最危险的派别之一。2020年2月,在多哈协议签署之前,《纽约时报》还曾刊登过一篇以哈卡尼名义撰写的观点文章《我们,塔利班,想要什么》。这位塔利班的副领导人写道:“我坚信必须停止杀戮和残害”。

塔利班虽然拿的是老旧的苏联武器,但战斗经验丰富,还会灵活组合。RPG火箭筒来说,能作为反装甲武器,也可作为防空武器,各种场景灵活切换。

随着战线不断拉长,在一场战斗胜利后,塔利班获得不少政府军和美军留下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尤其是政府军战斗能力实在太弱,成了塔利班的武器升级库。

塔利班的战术策略也在不断提高,从最初的松散不成体系的战斗风格,逐渐变得有章法会用伪装,攻防结合。

塔利班为啥没被消灭掉(没有制空权的塔利班)(6)

有研究发现,大多数塔利班的新兵会接受专门训练。塔利班曾经公开表示他们有16个以上的训练营,其中一些能够同时训练2000名新兵。老兵也会“回炉重造”。在训练内容上,有轻武器射击,迫击炮和其他爆炸物的使用,军事用语和游击战术等。并且,塔利班也组建了自己的特种部队。

2017年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公布过塔利班特种部队的宣传片。部队采用西方特种部队的单兵作战服、单兵包、夜视镜、武器等,不仔细看很难分辨出是哪支部队。

塔利班组织到底有多少人,至今也是一个谜。塔利班在对外公开仅7万多人,但在全国发展了各种民兵武装组织。平时不打仗做做农活,战时拿上武器就是士兵。

据英美媒体估计这些民兵有近20万人,全加起来可能与政府军兵力相当。

此外,阿富汗政府军存在严重的“吃空饷”状况。阿富汗政府军一直以来很难招兵不足,并且还有不少的逃兵。阿富汗政府军的部分指挥官,竟然向上级申请领取根本不存在的部队薪水。

一份报告中称,美军和阿富汗政府在政府军上花费了880亿美元的巨资,居然连自己的部队具体有多少人都弄不清。这些钱花了不少,但是一到打仗,部队战斗力非常弱。对上来势汹汹的塔利班士兵,政府军坚持不了多久就要落跑。阿富汗政府军虽有空军,但空军明哲保身指挥不动,无法实现空中打击效果。

塔利班士兵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目的,勇敢战斗无惧生死。在实战中神出鬼没,政府军和美军学的同一种套路,自然显得被动。

政府军没有像塔利班士兵那样的信仰,国内战乱,为了混口饭吃。军官贪腐屡见不鲜,无组织纪律可言,士气低落。塔利班还会发动各种心理战,利用宗教影响政府军士兵心理,很多官兵害怕未来自己家庭会遭到塔利班的报复。在战斗时,自然不会使出全力。

对于阿富汗政府来说,本来就是美国扶植的“傀儡”,这些年全靠美国爸爸支撑着才没有倒。拜登的撤军计划,并不代表今后不再染指阿富汗,这块饼美国怎会轻易放弃,只是未来会换成另一种形式卷土重来。

塔利班的胜利也仅仅只是军事上的胜利,他们能否稳定局面,带领阿富汗走出现有的困境,这些都是未知数。

塔利班为啥没被消灭掉(没有制空权的塔利班)(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