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支教老师真的是无条件的吗(最美支教老师龙晶睛)(1)

年轻“海归”,年仅29岁,哥伦比亚大学硕士,连续支教十年。颜值高,学历高,放弃国外高薪工作一头扎进公益事业,为乡村教育做贡献。这样完美的人设,一度让其成为各大媒体的宠儿。然而一封《举报信》,让龙晶晴站在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这个看似最美支教的外衣下有多少是幌子。

如何一边支教一边海外留学?别人支教都是辛辛苦苦,怎么她依然光鲜亮丽,她是怎么做到面容精致?支教视频都是以她为主角,孩子们呢?在各大网友和官方的深挖下才扯下了她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最美支教教师不过是诈捐网红。

那些支教老师真的是无条件的吗(最美支教老师龙晶睛)(2)

而在龙晶晴在处罚之后,不免让人看到落后乡村教育的惨状,也不免让人思考乡村教育的出路在哪?

大学生支教是公益还是功利

如果你上过大学,那么你一定会接触到一门课叫社会实践,而很多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都会选择去支教;如果你来自乡村对小时候还有印象,那么你也许会模糊记得某个暑假有那么几天有几个大大哥哥大姐姐来给你们做了短暂的教师。

是来玩闹还是心怀教育之心?

往往大学生寒暑假支教也就一个多月,而这一个多月里,当然不乏一些真心热爱教育的大学生,在感受了乡村教育的落后之后奋然投身乡村教育的

但当大学生支教成为一股潮流,还有多少大学生支教是带着教育心去的呢?很多学生无非就是想去体验一番,多拿个学分,甚至还没出发就已经计划好了支教期间的旅游行程和活动安排

也许对孩子来说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就是一束外面来的光,但我们去支教的时候有没有做好成为一束光的准备

提到大学生寒暑假支教就不得不提基层支教或是西部计划,这是一项鼓励大学生前往基层发展,为落后乡村提高良好教育的一个政策

一位同学,大四毕业时本以为她要考研的,但她说她想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毅然决然的参加了西部支教计划,经常能够在朋友圈看到她发一些西藏地区可爱的孩子们

有时候会跟她聊到一些支教的问题,问一下她的感想,我知道她是一位热爱教育的人,也很喜欢孩子,只不过再美好的理想也抵不过遥远的距离,虽有不舍,但支教期结束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家乡,这无可厚非,虽她有时候也会因放心不下而有所动摇

更有甚者下基层不过是为自己镀一层金,好让自己在考研,考公务员上有所优势,才会去下基层

我们不可否认确实有无私奉献的人,但这一层层的支教背后,驻守的乡村教师乏了,留守的学生乏了,老师来来往往,来支教的教师一来一往渡了一层金,而留给乡村的孩子又剩下生呢?

好不太容易培养的感情,我开始喜欢你了,你却要走了;对留守的乡村教师来讲也是徒增困难,大城市带进来的教育教学方式,等支教老师都走了,留守的乡村教师是否又资源继续他们的教育方式,又如何让孩子们转变过来?所以有些地方的老师孩子甚至不希望有教师来支教,因为看见了光最后还是要回归黑暗。

那些支教老师真的是无条件的吗(最美支教老师龙晶睛)(3)

最美乡村教师是底层教育的悲哀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年近半百的代课老师,一个月拿着1-2千的工资,依然坚守教育好孩子们,未曾离去过;评论区众网友高呼,这才是好教师,这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这竟然没有编制?

被学生喊作“魔鬼”的女校长张桂梅,带出多少走出大山的孩子,所有人都在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真心实意热爱教育的教师们。

那些支教老师真的是无条件的吗(最美支教老师龙晶睛)(4)

我们都在赞扬,都在歌颂,往往忘了这无非是底层教育的落后所造成的,如果可以选择,当我们不需要再用最美乡村教师来称赞教师时,才是真正摆脱了乡村教育的悲哀,才能让乡村教育真正摆脱困境。

乡村教育该何去何从

面对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教师招聘的火爆,往往被我们忽略的乡村教育的窘境才是更应该关注的,北上广深高学历也要挤破脑袋,而乡村教师招聘要求一降再降依然寥寥无几,或者哪怕去了也很快会离开

为什么?落后,穷

我们当然鼓励,当然赞扬教师走下基层,但一个教师没走下基层他就不配称为教师,这不人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在城市建设中非常适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更好的发展教育,城市发展迫在眉睫;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回归家乡,建设故土,读书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让家乡不再贫困

那些支教老师真的是无条件的吗(最美支教老师龙晶睛)(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