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为深度推进我国“十四五”眼健康事业,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眼健康水平,提升我国眼底疾病的标准化诊疗覆盖率及早筛早诊水平,加强我国眼底疾病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由健康报社发起、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支持的“共创‘睛’彩 关爱眼健康宣传推进活动”不久前正式启动。健康报社将推出系列报道,通过宣传以“光明中心”为代表的国家级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协作网络运作经验,搭建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交流学习的平台。

眼底疾病,在贵州曾经是眼科领域最难治的病种之一。由于患者的疾病意识薄弱,医疗系统的专业对口医生严重不足,所以贵州因眼底疾病而失明者占总因病失明人群的首位。

目前,一个上下联动的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网络改变了这一现状。

恶性眼底疾病怎么治疗(让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模式在黔贵高原复制)(1)

01为眼底疾病诊疗提供可实现路径

“目前,我们中心体系内的医院共有11家,遍布贵州各地市。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不仅仅是我院,我们体系内的所有医院接待和诊治的患者量都实现了翻倍。我们致力于推动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和方法,大多数患者只要就诊于‘光明中心’,他接受的几乎就是同质化的诊疗,再也不用驱车几小时来贵阳看病了。”光明指导中心、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王鲜说。

2022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其中,眼底疾病及其慢病诊疗被定位为未来5年的关注重点。《中国眼底疾病早筛早诊早治蓝皮书》显示,在我国,眼底疾病是首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患者总数超4000万人,而这一疾病在国内的知晓度却不足10%,规范治疗率不足20%。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光明中心”项目,聚焦眼底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推动我国实现普遍的眼底健康。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000家综合及专科医院,超过1万名眼科医生参与该项目。

“‘光明中心’的愿景是解决普遍的眼底疾病诊疗问题。在我国很多地区,眼底疾病的诊疗能力和水平与一线城市仍存在差距,且患者量并不少。因此,推动早筛早诊早治的理念及眼底疾病标准化诊疗下沉具有重要意义。”“光明中心”项目牵头人、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表示。

作为提升诊疗效果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贵州省搭建了“光明中心—贵医联动网络”。“贵医联动网络”成立两年以来,已有11家医院成为中心的成员单位,且成员单位普遍实现了眼底疾病门诊量、质量的“双翻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光明中心—贵医联动网络”的指导中心,与区域内其他成员单位建成联动网络,提供学术研究、诊疗指导、培训等支持,共同推动区域协作网络内的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提高。同时,与之联动的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在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建设方面也取得巨大进展。

恶性眼底疾病怎么治疗(让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模式在黔贵高原复制)(2)

02在山区传递光明

作为“光明中心—贵医联动网络”的代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地处贵州西部。该市拥有300余万人口,其中200多万人口生活在偏远郊区。2013年8月,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江波以人才引进的方式从广东省来到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眼科工作。基于以往的工作经历,他明白,在医疗能力之外,主动服务也很重要。

“江主任来到医院后,为我们带来了广东的先进服务理念。为了方便学生就诊,他牺牲休息时间,连续几年的周六坚守在眼科门诊。同时,他也是在六盘水最早骑车下乡去推动老年群体进行眼科筛查的人。”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冬梅回忆,“当时,六盘水市的眼科业务和广东相比差距很大,有条件的市内患者去省城大医院看病,偏远农村的眼病患者因条件所限且就医意识欠缺而忽视了治疗。”自2015年开始,江波率先推动下乡义诊,宣传眼科医疗常识及国家医保政策。仅2017年1年,江波就带领团队赴31个乡镇开展义诊,受益群众达18000多人次,开展免费手术350人次。

恶性眼底疾病怎么治疗(让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模式在黔贵高原复制)(3)

“在江主任来之前,我院眼科的手术做得非常少。他来之后,先从白内障入手,快速提升手术量。当手术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后,他就提出将眼底疾病作为一个特色专科去发展和培养。”陈冬梅介绍,恰逢此时,医院加入了“光明中心”项目,使眼底疾病的诊疗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在江波看来,“光明中心”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学习促进的平台。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方式,基层医生有机会跟随各地专家学习。学习内容除了理论知识外,还可参加其他医院的交流互动。这对于身处山区的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的眼科医护人员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提升机会。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作为我院的指导单位,会定期与我们开展疑难病例讲解、学术科研,相关专家也会每一两周就来我院眼科对患者进行问诊。”江波表示,眼科医护人员在“光明中心”还拥有了“固定身份”,包括“光明医生”“光明护士”“光明技师”等。每个“身份”都遵循规范流程,让患者时刻享受全周期服务。

入驻“光明中心”不到2年的时间,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眼底疾病患者的诊疗量就从之前每个月的一两例增长到现在的每个月70余例。江波表示,下一步,该院将走进社区,让更多的眼底疾病患者树立早发现、早治疗的观念。

03让患者享受同质化治疗

在王鲜看来,“光明中心”既推动了同质化医疗服务的下沉,又实现了对青年眼底疾病医生的培养。

“贵州的眼底疾病诊疗实力在全国不算靠前,因此过去很多患者都去外省看病。‘光明中心’建立后,加速推动了贵州省眼底疾病标准化诊疗的进程。对患者来说,只要在‘光明中心’的成员单位就医,都能享受到同质化的眼底疾病治疗。”王鲜说。

王鲜还提到了“0.8/250质控标准”。简单来讲,该标准就是矫正视力低于0.8合并五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度近视、高龄)的患者即被定义为眼底疾病高危患者,推荐做进一步的眼底检查及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筛查;而OCT检查后CST(中央视网膜厚度)大于250微米的患者,则推荐进行眼底疾病治疗,如aVEGF(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和眼底手术等。

“过去,眼底疾病的诊断、治疗是非常复杂的,漏诊的患者较多。普通眼科医生要想进行眼底疾病诊断,则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学习。有了这个简单易懂的标准后,眼底疾病的诊疗就简化了很多,可以针对高危患者进行及时筛查,帮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王鲜说。

每周,王鲜都会收到来自“光明中心”项目总部的联动网络质控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她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指导下的11家标准中心的OCT筛查率、一线治疗率、患者复诊率等信息。针对质控成绩比较好的医院,王鲜会定期组织其分享质控经验,推动优秀经验的复制和推广;针对质控成绩一时落后的医院,她也会联系对应负责人,甚至到医院进行实地考察,找出存在的问题。

此外,“光明中心”还开发了“诊断读图打卡”“眼底精英训练营”等项目,通过实战演练,让青年医生的诊断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目前,通过“眼底精英训练营”考察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年轻医生已达10多名。

王鲜表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2020年加入“光明中心”项目后,效果提升显著。“以往,我院全年的眼底疾病患者只有四五百人次,而去年,仅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的眼底疾病患者就达2500人次,降低了本地因眼底疾病而失明的患者比例。通过中心的运行,我们可为患者提供随访、健康教育等服务,也可与全国专家进行交流学习,掌握最新技术,帮助眼底疾病患者重获光明。‘光明中心’让我院的医生有了‘家’的概念,也有了更多归属感。我们相信,在这个体系内,大家都可以共同成长,从而为贵州眼底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王鲜说。

【关于“光明中心”】

为了更好地诊治眼底疾病患者,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携手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于2020年年初启动了“守卫光明 白求恩·光明中心能力建设及提升项目”。项目通过眼底疾病标准化诊疗质控体系的建设,加大对广大眼科医务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患者对眼底疾病的认知水平,促进眼底疾病诊疗规范化,为我国眼底疾病患者提供一个创新、规范化的慢病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已有逾千家综合及专科医院、超过1万名眼科医生加入该项目。

【医院风采】

恶性眼底疾病怎么治疗(让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模式在黔贵高原复制)(4)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建于1941年,由我国早期著名热带病学家、医学教育家的李宗恩教授创建。医院创建伊始,即云集了杨济时、王季午、杨静波、周裕德、沈克非、朱懋根、杨崇瑞等大批医学精英。其中,多数专家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建院时,该院在办院理念、规章制度、组织架构上亦多参照北京协和医院,形成了诊疗规范、治学严谨的优良作风。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耳鼻喉科成立于1941年。成立初期的眼耳鼻喉科拥有郭秉宽、梁树今、袁佳琴、安作楫等专家前辈,奠定了良好基础,形成了治学严谨、诊疗认真的良好作风。1956年,眼科成为独立科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眼科在“人才为本、重视质量、服务患者”的理念的鞭策下,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业学科。目前,该院的眼科是贵州省技术力量最强、诊疗设备最先进和齐全、门诊量及病床数量最多的眼科之一。

恶性眼底疾病怎么治疗(让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模式在黔贵高原复制)(5)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77年,坐落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是政府举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是贵州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

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眼科是六盘水市“医、教、研”为一体的专业眼科,国家级眼科规培基地。科室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的专业眼科队伍,其硬件配置也在全市领先。科室秉承“全心全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经过40余年的发展,眼科已形成了集质控中心、干眼中心、光明中心于一体的诊疗体系,成为拥有一流技术人才和一流医疗技术设备的先进科室。科室现有医师9名、护理人员12名,其中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3名。

文:张晓东 兰悦意

编辑:刘立夏

审核:韩璐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恶性眼底疾病怎么治疗(让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模式在黔贵高原复制)(6)

恶性眼底疾病怎么治疗(让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模式在黔贵高原复制)(7)

本文来自【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