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堆放在公共区域

芬芳的绿化带成了腐臭的垃圾场

废旧桌椅、沙发、杂物柜堆放在楼梯间

居民进进出出好似翻山越岭

……

垃圾分类如火如荼进行

可这些“大家伙”却让居民们犯了难

近日,

明园森林都市滴翠苑通过“微改造”

清理小区“陈年积垢”

给居民们带来“大幸福”

小区“微更新” 贴近居民心

明园森林都市滴翠苑一期建于2007年,在建设规划时期北门便有一绿化带空地,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社区物业将此处设置为临时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堆放点。但缺少监管、相对开放的设计,不仅施工单位在此随意倾倒建筑垃圾,部分环保意识较为薄弱的居民也“钻了空子”,将生活垃圾随意倾倒与此。时间一长,这里俨然成了“露天垃圾场”,大风一吹,扬尘混着垃圾的臭味,不仅让附近的居民纷纷闭门关窗“敬而远之”,连清运人员都对此颇有怨言。

这是回家的必经之路,看着成堆的垃圾,实在影响心情。

小区居民为此多次投诉,虽然社区和物业都尝试过用圈拦、增加围挡等方法,但是收效甚微。今年年初,明园森林都市滴翠苑社区被评为大宁街道2019年度三星级业委会,获得社区“微改造”项目奖励的机会,借此契机,明园小区第一时间把建筑垃圾堆放点位的改造问题提上了议程。

为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业委会充分调动起居民群众参与项目改造的积极性,多次召开内部讨论会,同时,业委会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对改造点位的墙体的设计意见征询。居民区党总支也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三驾马车”互补作用。经过多方柔性协调,最终的改造方案得到一致认可和通过,小区北门“煞风景”的大件垃圾临时垃圾堆放点位成功“变身”。

9个民生大礼包请查收(快看这些大家伙)(1)

改造前

9个民生大礼包请查收(快看这些大家伙)(2)

9个民生大礼包请查收(快看这些大家伙)(3)

9个民生大礼包请查收(快看这些大家伙)(4)

改造后

原先的“开放式”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堆放点经过“封闭化”改造,即在改造点位搭建铁围栏、加装门档,形成一个约20多平方米的垃圾箱房。扬尘、噪音、异味与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的问题均得到了有效解决,小区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观。

9个民生大礼包请查收(快看这些大家伙)(5)

改造展新颜,幸福新升级

给建筑垃圾“安好家”后,居委会和业委会广泛动员在设计、美术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大朋友”“小朋友”,大家齐齐做手工,为改造后的垃圾厢房贴上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和卡通墙画,给投放点“补妆换新颜”。

9个民生大礼包请查收(快看这些大家伙)(6)

不仅如此,明园小区还根据居民意见,设置了公示牌,表明了投放时间和联系电话,方便居民反映情况。

最后,业委会还安排了专人进行24小时看管,并且与小区垃圾清运人员做好对接工作,协调好时间对大件垃圾、建筑垃圾进行一周二次的清运。

通过半个月的试点,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堆放点“三规范”基本形成,即点位规范建设、物业规范管理、居民规范投放,小区的整体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

“提升居民居住环境,是工作的动力,接下来我们居委还将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居民的身边事、烦心事,让小区环境变得更好。”小区居委书记周慧兴说道。

社区微改造,犹如老树开新花。经过微改造的老小区,迎来了一场“化茧成蝶”式的嬗变。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在一个个社区中落地开花,昔日的“脏乱差”小区渐换新颜,居民们对家园重新生出发自心底的热爱,也让维护家园的自觉和文明,因爱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