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五词】《荀子·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游鞯[ yóu jiān ]

馈饩[ kuì xì ]

秩訾[ zhì zī ]

刍荛[ chú ráo ]

蔽芾[ bì fèi ]


友情提示:

只是想认字的到此即可,想了解释义的请继续,有的释义内容会比较多,望耐心。

文末有释义的音频,可以边听边看。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每天花十来分钟整理,一个人独享,太浪费了,不如分享给想要积累词汇、知识的朋友,我想对提升写作、表达等等和词汇积累有关的技能,会有帮助的,一起坚持吧。也乐于交友,欢迎私信交流哈。

每日五句五词(每日五词游鞯馈饩)(1)

1、游鞯

[ yóu jiān ]

详细释义

借指出游的坐骑。

宋 周密 《清平乐》词:“看看芳草平沙,游韉犹未归家。”

2、馈饩

[ kuì xì ]

基本释义

赠送粮草、牲腥。

《晋书·隐逸传·杨轲》:“軻 在 永昌,季龙 每有馈餼,輒口授弟子,使为表谢。”《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呼韩 入 汉,厥仪未泯,馈餼之秩,每存丰厚。”胡三省 注:“馈餼,餉客以生食及芻米也。”

引申指料理生活杂事。

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柳侯 感嘆,躬负薪之役;公主怡然,亲馈餼之事。”

3、秩訾

[ zhì zī ]

详细释义

官职与钱财。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丹书锡誓,既崇日逐之封;赤芾疏荣,仍懋秩訾之赏。”

4、刍荛

[ chú ráo ]

详细释义

割草采薪。

《孟子·梁惠王下》:“ 文王 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赵岐 注:“芻蕘者,取芻薪之贱人也。”《隋书·炀帝纪下》:“营垒所次,务在整肃,芻蕘有禁,秋毫勿犯,布以恩宥,喻以祸福。”《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二年》:“使芻蕘之臣得尽所闻於前,羣臣之上愿,社稷之长福也。” 胡三省 注:“刈草曰芻,采薪曰蕘。”

割草采薪之人。

《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芻蕘。” 毛 传:“芻蕘,薪采者。”《淮南子·主术训》:“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芻蕘,犹不可弃也。”

指草野之人。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采狂夫之瞽言,纳芻蕘之谋虑。” 唐 郭湜 《高力士传》:“陛下不遗鄙贱,言访芻蕘,纵欲上陈,无裨圣造。”

浅陋的见解。多用作自谦之辞。

唐 刘禹锡 《为杜相公让同平章事表》:“輒思事理,冀尽芻蕘。”《西湖佳话·葛岭仙迹》:“ 葛洪 因辞谢道:‘芻蕘上献,不过备大人之一採。’”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东邻墓》:“郎若听妾芻蕘,準於闈后获一县令。” 郭沫若 《赞天地之化育》:“兹际协会成立一周年纪念,谨以一个未成器的医科学生的资格,献刍荛如上。”

5、蔽芾

[ bì fèi ]

基本释义

形容树木枝叶小而茂密。芾(fèi)。

详细释义

茂盛貌。

《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朱熹 集传:“蔽芾,盛貌。”一说,小貌。 孔 传:“蔽芾,小貌。” 宋 王禹偁 《茶园十二韵》:“蔽芾餘千本,青葱共一园。”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天台牡丹》:“有侵花至漂髮者,立致奇祟,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寿。”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蔽芾葱蘢,恍逢丰木。”

引申为荫庇。

宋 苏轼 《宝月大师塔铭》:“ 锦城 之东,松柏森然,子孙如林,蔽芾其阴。”

植物幼嫩或树叶初生貌。

《诗·小雅·我行其野》:“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陆德明 释文:“蔽芾,叶始生貌。” 宋 苏轼 《和赵景贶栽桧》:“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植勤。”

相传 西周 的 召伯 曾在棠树下听讼断狱,办理政事,公正无私,使官民各得其所,天下大治。后人因作《甘棠》诗歌颂其政绩,诗中有“蔽芾甘棠”之句。后因以“蔽芾”、“甘棠”等颂扬有政绩的官吏或其政绩。

唐 刘长卿 《奉和赵给事使君》:“庭顾婆娑老,邦传蔽芾新。” 宋 王禹偁 《甘棠即事简孙何》诗:“因感得时留蔽芾,更嗟无位泣麒麟。”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黄洋界》诗:“雄关如铁旌旗壮,小径挑粮领袖忙。 五里横排 遗槲树,千秋蔽芾胜甘棠。”


第327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