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干燥,上火,多汗,没食欲及胃部不适,这些都是肝脾不合造成的。简单的六大穴位按摩法,便能达到促进内脏血液循环,降低腹内压等作用,改善脂肪代谢,增强消化功能。

01

肝胃不和按压的穴位(生活小常识常按六大穴位)(1)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距离胫骨千元一横指(中指)。

功效:每天按揉足三里30~50次,有酸胀感,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助消化,预防血管硬化、中风,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02

肝胃不和按压的穴位(生活小常识常按六大穴位)(2)

位置:屈膝90度,在膝盖外侧有两个突起,偏下的是腓骨小头腓骨小头的前下方凹陷处,即阳陵泉穴。

功效:阳陵泉穴通肝胆,古代医学就常用刺激阳陵泉穴来治疗肝胆疾病。对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消化不良、胆囊炎及高血压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03

穴位:太冲

肝胃不和按压的穴位(生活小常识常按六大穴位)(3)

位置:用手指岩脚拇指、次趾中间向脚背方向按压,在第一、二趾骨链接的位置有一个凹陷,就是太冲穴。

功效:经常发脾气、郁闷、焦虑和精神压力比较大的人,最好经常按压太冲穴,一次持续5秒钟左右,效果不错。

04

肝胃不和按压的穴位(生活小常识常按六大穴位)(4)

位置:坐好或平趴在床上,在北部脊椎旁,第九胸椎棘突处,左右两指宽的地方就是肝俞穴。

功效:在起床后或睡前多按揉、刺激肝俞穴有疏肝利胆、降火、止痉、退热、益肝明目、通络利咽、行气止痛等功效。

美编:谢红晨

文字编辑:李文琴

编审:熊敏

来源:南城县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