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是我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印象特别深的电影,想必很多人都看过,电影讲的是威廉·华莱士带领苏格兰人反抗英格兰国王统治的故事。

我从没完整看完过这部电影。但是在记忆里,我大概在电视上看了几十遍,每次按着遥控器翻到都是结尾。威廉·华莱士被英王捉住,判处凌迟处死。在行刑时,牧师对他说,只要你认罪,凌迟就可改为斩刑。华莱士沉默不语。在受刑时,镜头对准华莱士的脸,他不停地在抽搐。你知道镜头没有展现的部分,刽子手正在一刀一刀割他的肉。过了一会,华莱士好像有话要说。牧师以为他忍受不住要认罪,示意刽子手暂停施刑。华莱士缓了缓,用他最后的气力大吼,“自由!”

变形金刚大战名场面你喜欢哪个(血战钢锯岭和它一比)(1)

最初几次看到这,都会起一身鸡皮疙瘩。特别碰到中文配音版,觉得尴尬。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配音和电影原声叠在一起,总有不连贯的情况发生。配音演员声音没发完,得先切掉,让原声中的背景音先出,然后再接上。觉得出戏而搞笑。后面几次,鸡皮疙瘩有,但弱了,心里感受到的震撼,强了。

这个男人,在电影中叫威廉·华莱士,在电影外,他叫梅尔·吉布森。他是一个澳大利亚人,他导演,编剧,并主演了(威廉·华莱士)这部《勇敢的心》。作为电影业的全才,吉布森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刚猛,全凭一股子拼到底的血性展现男性的力量美学。

现在,吉布森最新导演的电影《血战钢锯岭》已经在国内上映了。不夸张地说,这几乎就是20年后的《勇敢的心》。

变形金刚大战名场面你喜欢哪个(血战钢锯岭和它一比)(2)

《血战钢锯岭》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二战期间,医疗兵戴斯蒙德·道斯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杀死敌人。在军营中,他被认为是另类和懦夫。但是在冲绳岛战役里争夺钢锯岭一战里,道斯赤手空拳救下75名伤员,堪称奇迹。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为他颁发了象征美军最高荣誉的荣誉勋章。

变形金刚大战名场面你喜欢哪个(血战钢锯岭和它一比)(3)

电影是典型的文弱武强。前半段叙述道斯参军之前的经历不温不火。但是一进入正题“血战钢锯岭”,肾上腺素顿时喷发。钢锯岭战役一段也是整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

影片对钢锯岭战役的呈现有两处最值得称道的地方。首先是逼真的战争场面。其实整部《血战钢锯岭》的投资非常低,大概4000万美元,这点预算只能是现在超级英雄电影的一个零头,将近20年前的《拯救大兵瑞恩》投资也有7000万美元。但是凭借这点预算,影片通过各种视觉技巧将这场战役呈现地非常恢宏。如果你仔细观察,影片很少在战场戏上使用全景,多以近景和中景为主。而在两军交战时,影片也是尽量以炮火浓烟遮盖住大部分画面……这些全是为了减少布景,节省经费。

变形金刚大战名场面你喜欢哪个(血战钢锯岭和它一比)(4)

但省钱不意味着粗糙。影片花大力气展现战役的效果,比如它时常会以炮火和燃烧枪的升格特写镜头铺满画面,相比战争攻防的气势,它更多的展现士兵在战场上的残酷伤亡,营造出强烈的真实感。

变形金刚大战名场面你喜欢哪个(血战钢锯岭和它一比)(5)

其次是极具感染力的场景渲染。在战役结束之后,我们的主角戴斯蒙德·道斯开始大展神威。由于顶不住日本人的反攻,原本已经取得一定战果的连队被迫退下钢锯岭。可道斯并没有随队撤退。他选择留在钢锯岭上救伤员。经过前半部分道斯在军营里遭受的凌虐和胆小鬼的铺垫,此时他孤身一人冲入炮火的画面显得格外震撼。颇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

这是实实在在的梅尔·吉布森式男性力量。不是肌肉男,不是华丽夸张的动作,而是一种大男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气概。就像《勇敢的心》里的华莱士,不管受多大痛苦,绝不能违背自己的良知;就像“钢锯岭”里的道斯,说了不碰枪就是不碰枪,被人看不起被人打被人审讯,这些都不算什么,但是在救死扶伤之时,他展现出的是仿佛无穷无尽的勇气和力量。而在此时,作为观众,你明明知道电影所有的画面,镜头,音乐,都是在煽情,但是你却无法自已的震颤。

变形金刚大战名场面你喜欢哪个(血战钢锯岭和它一比)(6)

最后,梅尔·吉布森之前因为反犹言论被好莱坞高层列入黑名单,大概有5年的时间,他没有获得任何导演或是主演一部好莱坞电影的机会。这部《血战钢锯岭》其实算是他解禁之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影片中的角色绝大多数都是美国人。但在实际拍摄时,真正的美国演员只有饰演霍维尔中士的文斯·沃恩。主演戴斯蒙德·道斯的安德鲁·加菲尔德是英国人,其他演员都是澳大利亚人。

变形金刚大战名场面你喜欢哪个(血战钢锯岭和它一比)(7)

很明显,梅尔·吉布森从没有打算把他和好莱坞的恩怨就此勾销。

变形金刚大战名场面你喜欢哪个(血战钢锯岭和它一比)(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