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饲养前期(0--10日龄)

此期主要控制沙门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死亡率一般在2%-3%,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0%。应从正规的、条件好的孵化场进雏;改善育雏条件,改用暖风炉取暖,减少粉尘;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温度切勿忽高忽低;用药要及时,选药要恰当。同时,应加喂一些营养添加剂,如葡萄糖、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等,以提高雏鸡抗病力,一般用药3-5天即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2. 饲养中期(20-40日龄)

主要控制球虫病(地面平养)、支原体病和大肠杆菌病,同时密切注意传染性法氏囊病。死亡率一般在3%左右,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5%。应改善鸡舍条件,加大通风量(以保证温度为前提),控制温度,保持垫料干燥,经常对环境、鸡群消毒;免疫、分群前给予一些抗应激、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并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以减少应激。

肉鸡养殖方法与管理(肉鸡养殖三大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1)

3. 饲养后期(45日龄至出栏)

主要控制大肠杆菌病、非典型新城疫及其混合感染。死亡率一般占3%~4%,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5%。应改善鸡舍环境,增加通风量,勤消毒,可用2-3种消毒药交替使用,但注意免疫前后2天不能进行环境消毒。做好前、中期的新城疫免疫工作,程序合理,方法得当,免疫确实。预防用药,此时用药要把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切勿顾此失彼,并注意停药期。给鸡群饲喂益生素,调整消化道内环境,恢复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

文章来源:中国养殖网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海南农技通”微信公众号

测土配方施肥 | 动植物疫病诊断

专家在线咨询 | 分享农业知识

发布农业政策 | 发布农产品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