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2年,被忽必烈关押3年的文天祥,突然收到14岁女儿的来信她和母亲被抓进元朝宫廷,过着奴隶生活,像囚徒一样,动不动就受到打骂和伺候军士,请文天祥“救命”文天祥看完信后口吐鲜血,回了一句话:“绝不能因为个人荣辱,丢掉民族气节,就算死也一样”,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文天祥的简介及主要事迹 文天祥的事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文天祥的简介及主要事迹 文天祥的事迹

文天祥的简介及主要事迹 文天祥的事迹

1282年,被忽必烈关押3年的文天祥,突然收到14岁女儿的来信。她和母亲被抓进元朝宫廷,过着奴隶生活,像囚徒一样,动不动就受到打骂和伺候军士,请文天祥“救命”。文天祥看完信后口吐鲜血,回了一句话:“绝不能因为个人荣辱,丢掉民族气节,就算死也一样。”

文天祥已经被关在燕京三年了,这三年,任凭忽必烈玩什么手段,文天祥硬是宁死不屈。这忽必烈也是倔强,他就喜欢这种有脾气、有性格的人,甭管旁人说什么,也不肯斩杀文天祥。

为了逼迫文天祥就范,忽必烈抓来他的妻女,让她们在宫中过着猪狗一般的日子。妻子欧阳氏因劳累病倒,已经卧床不起五天了。文天祥哭着将书信看完,他心里明白,只要他向忽必烈投降,一家人就可以团圆了。

但是,这么做就中了忽必烈的计谋,岂不成了全天下人的笑话。

他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妻女丧失了汉人的骨气,只能忍着悲痛告知妻女:万不要因为骨肉亲情,就丢掉了气节,我们死了顶多一条命,但是我们服输就是丢了民族大义。

文天祥再次拒绝了忽必烈的“好意”,践行了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只是再倔强的骨头也抵不过冰冷的钢刀,被历代敬仰的民族英雄、抗元名臣文天祥还是被杀了。

为何文天祥的家人会落到如此境地,这还要从他年轻时候说起。

01,状元郎弃笔从戎

少年时期的文天祥在家乡的学堂读书时,看到了挂在墙上的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不禁感慨:我的家乡出了这些个忠义之士,我若不能成为跟他们一样的人,枉为一个男子汉!

二十一岁的文天祥学有所成,来到京城参加科举。

宋理宗在看到他所写关于“法天不息”的文章后,赞扬不已,亲自封他为进士第一名。文天祥心满意足地等待着圣旨册封官职,只可惜家中父亲突然暴毙,他只好带着行李又回到老家守丧。

三年后,蒙古大军分三路进攻南宋,整个朝廷没有人愿意主动迎战。这时候宦官董宋臣建议宋理宗迁都,以此来躲避战火,满堂朝臣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远在外地的文天祥听说了这件事,立马上书请奏诛杀宦官,以保民心。

只是面对来势汹汹的蒙古兵,皇帝哪有心思解决民心的事,文天祥见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干脆就辞官回乡了。

只是当时的南宋正是缺人之时,朝廷可舍不得让文天祥这种人才回家养猪。

文天祥再次回官场的时候,眼看宦官董宋臣不仅没被罢免,还当上了都知,身为刑部侍郎的文天祥又上书列举董宋臣的罪行,然奏折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

此后,文天祥的仕途走得异常艰辛,即使被派出外放也免不了被同僚排挤。十余年官场浮浮沉沉,文天祥多次被罢官,又多次被重新启用,整个人的心气被磨得淡定了不少。

就在家人以为文天祥终于放下心,安安稳稳做官的时候,文天祥又“闯祸了”!

文天祥奉命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期间,权相贾似道命文天祥书写诰命的内制沿袭文稿,文天祥看不起他仗着自己的姐姐是皇帝的贵妃,在朝廷上拉帮结派,没有按照贾似道的要求去做,可想而知,最后文天祥又被“辞退”了。

已经三十七岁的文天祥历经几次被罢后,心灰意冷,不愿再为朝廷出力了。

虽然他心里这么想,可一看到危难的时局,又忍不住再次出来。在做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时,他碰见了前宰相江万里,也正是江万里的一番劝慰,让文天祥再次燃起了为国家肝脑涂地的热情。

1274年,文天祥又被派去了赣州,任职期间被百姓称赞“谏诤有风烈、治郡持节、廉明有威”。第二年长江上游蒙古军强势来袭,朝廷只能下昭四处收集兵马,文天祥得知后,心急如焚。

他四处联系人,号召本地民众加入抗击蒙古的队伍中,短时间内就聚集了万人。

不仅如此,为了支持朝廷这次的反击,他将家里所有的钱财拿出来作为军费。文家家底还算丰厚的,就算这些年被贬来贬去,文天祥还是有一定的家产。

本以为这次朝廷是下定决心要处理蒙古这件事了,哪知南宋朝廷转眼就想借用投降了元军的吕文焕为南宋说好话,还提拔了吕文焕的侄子吕师孟为兵部尚书,各种讨好元军。

这个吕师孟也是个硬骨头,就是不向元军低头,元军强迫他下拜,吕师孟一句“自有家庭之礼”,直接拒绝了。宋求和未果,吕师孟也返回了临安。

文天祥不知吕师孟反抗元军这事,只当是朝廷上全是没骨气的。于是,他拜别了宋恭帝,给吕师孟一顿臭骂,正式投身到前线,加入了抗元的战队中。

02,干戈寥落四周星

生不逢时,眼看无法用文字、思想改变目前的时局,文天祥弃笔从戎,拿起了枪杆子,与前线士兵共同守护南宋。

文天祥真的是没有办法了,上书了那么多次,朝廷也不肯采纳,自己出想法、出钱,朝廷依旧主张求和,与其这样,不如真刀真枪的更爽快!

1275年,文天祥抵达平江,元军此时已经离开金陵进攻常州了。文天祥派出支常州的手下也没能抵挡住侵略者步伐,常州失守了。第二年,南宋任命文天祥为临安知府后没多久,朝廷就投降了元朝。

但是年幼的益王和广王早已被人偷偷送到南方,眼看南宋投降后,大臣张世杰等人在南方拥立了仅仅七岁的益王赵昰为帝,成立了小朝廷。元朝知晓南宋留了一招后暴怒,命张弘范率军再次南下围剿小朝廷。

只是元朝错失了机会,文天祥此时早已召回了大部分原来的旧部下,加上大范围的征兵,手中已经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元兵一时间无从下手了。就在文天祥准备反击的时候,小朝廷又出了变故。

原来拥立益王的张世杰听闻元兵要打过来了,还没分清消息的真假,就带着小皇帝跑了。本来文天祥想借用小皇帝提高一下大家的士气,现在连皇帝都不在这里了,手下的将士们哪里还有心思抗敌呢!

手下杜浒劝他:“朝廷的人马早已经没有踪影了,现在就剩下我们,肯定也阻挡不了元军的围攻,不如我们先保存实力,日后再战吧。”

文天祥定了定思绪,认为不能撤退:“如今我们就是朝廷的最后一道防线,就算死,也不能让元军认为我们都是孬种!”说什么也要跟元军决一死战,手下见文天祥不愿离开,也就跟他共存亡了。

只是意念和实力还是有差别的,宋军的人马根本阻挡不了元军的进攻。

宋军节节败退,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文天祥的队伍中。眼看这仗打得越来越乱,元军决定兵分两路,解决掉文天祥这个难题。

元军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派兵援助赣州,然而他自己却率兵偷偷地向文天祥的据点逼近。文天祥丝毫没想到会有元军突然攻打到这里来,赶忙集合部队撤退。

部下们保护着文天祥一边逃跑一边御敌,手下都知道这次凶多吉少了,纷纷劝说文天祥先走,可是他不愿意独活,势要与部队在一起。

面对凶神恶煞的元军,手下们根本无法保护好文天祥。

于是,掺议军事赵时赏命人强行将文天祥绑了,让一些身怀武艺的将士从小路带着文天祥逃跑。而他装作文天祥的样子,继续与他人作战,看着远处文天祥妻女也被元兵抓走了,赵时赏无奈又无助。

宋军只剩下几十人,根本无法对抗众多的元军。

赵时赏坐在文天祥的轿子中,让人抬着他朝文天祥逃走的反方向走,最后被一小队的元兵围住。带头的小将问:轿中何人?赵时赏答复:我姓文!

这些元兵真的以为抓到了文天祥,也就不再继续追杀逃走的宋军了。他们将“文天祥”押送回元军大营,想借此得到巨大的奖赏。只是回到了老巢,才知道这不是真的文天祥,而是他的部下赵时赏。

因为赵时赏不愿说出文天祥所在,又不肯投降元军,元军只能把他杀了。

经此一战,文天祥的手下彭震龙、张汴等死在战场上,缪朝宗上吊自杀,赵时赏及吴文炳、林栋、刘洙、萧敬夫、萧焘夫等人被抓后全部死在元军刀下。无奈的文天祥再次召活着的残兵,驻扎在南岭。

1278年深秋,文天祥进驻潮阳县,却不知道当地的盗贼早已勾结了元军张弘范,趁着文天祥的部队休整期间,盗贼们向张弘范报信,元军悄悄的逼攻潮阳。

正在五坡岭吃饭的文天祥众人被张弘范打的措手不及,文天祥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抓,慌忙之下,他吃下了致命的草药,哪知却没有死成。

03,一片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在这边忙着抗击元军的时候,小朝廷的宋端宗去世了,张世杰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又拥立广王赵昺为帝。为了偷生,他将小朝廷从现在的地址又继续往南迁到大海中,在一个名为“崖山”的小孤岛上存活。

被俘的文天祥见到张弘范时也不愿跪拜,但是张弘范并不在意这些礼节,他心里想的都是如何利用文天祥劝服躲在小岛上的南宋小朝廷投降。为此,他让文天祥给张世杰写一封劝降信。

“文大人,我素来知道您是忠义善良之辈,现在我大元兵马早已将崖山团团围住,里面的一只苍蝇都飞不出来。现在请您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们大元朝的善意,只要他们肯投降,我保证绝不伤害他们。”

文天祥反驳他说道:“我连自己的父母、妻女都不能保全,难道还要让别人也妻离子散!”张弘范才不管这些,多次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坚持不从,这期间写下了千古名诗《过零丁洋》,以此明志。

张弘范见软的不行,也就不再费力气劝说文天祥了,他下令直接攻岛。双方交战了数天,从天亮打到天黑,又从天黑打到了天亮。宋朝大势已去,无谓的挣扎也救不了自己了。

小朝廷被打散,宋朝算是彻底灭亡了,文天祥又被押送至燕京。

眼看家国破亡,妻女都被元军抓了,他没有活下去的念想了,八天的路程,文天祥没有吃过一颗粮,可是这样都死不了。索性,文天祥也就不想着自杀了。

到了燕京后,忽必烈早就听说了这号人物,一直想要收到麾下,所以文天祥到了没多久,忽必烈就召见了他。只是,文天祥说什么也不愿意做元朝的官,这一拉扯就是三年。

忽必烈见这文天祥也太倔强了,就想办法找到了文天祥的软肋。当时他的妻女都在燕京的宫里做奴婢,忽必烈命人将文天祥女儿所写的信件交到了他手中。

被俘三年后,文天祥才知道他的妻子和女儿们都没有死。痛快哭一场后,文天祥心知这是忽必烈的计谋,只要他肯投降,忽必烈就会放了他的孩子和妻子。

只是在民族大义面前,文天祥犹豫了,他不想为了换取自己的性命,就做了民族的叛徒,丧失了文人的气节。于是他回给家人的信上写明了自己的想法:于义当死,乃是命也。

后记:

元人浪费了几年的时间,也没能改变文天祥的气节,就在忽必烈想要放了文天祥时,又出了乱子。

先是一个算命的说有土星冒犯天命,要发生事端,紧接着中山有人自称为“宋主”,集结了上千人,就想要救出文天祥。元朝的臣子们听说这件事后,强烈要求忽必烈“斩草除根”,这文天祥不能再留着了。

面对空穴来风的传言,文天祥心知这事其中有诈,但是他也不想苟活下去了。所以在忽必烈最后一次召见时,他只说了自己受宋朝的恩典,不能再侍候二姓王朝,忽必烈只好忍痛将其斩首。

被押送到刑场后,文天祥的脸上都是笑意,问清了南方的朝向,他跪了下来,向早已灭亡的宋朝做了最后的告别。文天祥去世后,他的尸身由妻子欧阳氏带走草草埋葬了。

直到两年后,文天祥归葬回江西家乡。此后几十年,吉安郡学将文天祥的画像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并排挂在墙上,文天祥算是实现了年少的理想。

那么,文天祥死后,他的妻女怎么样了?

据记载,元朝并没有因文天祥死去,就放回他的妻女。妻子欧阳氏一直在皇宫做奴婢,直到晚年身体无法劳累后才被送回家乡。回到吉安后,文天祥的嗣子文升为其养老送终,也算是有一个稳定的晚年。

文天祥的女儿环娘和柳娘在当奴婢的时候被赏赐给了有功的贵族,成为妾氏,后来便没有资料记载。文天祥的大儿子早在抗元的时候就战死了,还有两个小儿子最后也不知所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