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地道的逍遥镇胡辣汤(逍遥镇胡辣汤不但味道好)(1)

胡辣汤,河南人最耳熟能详的早点,几乎在人员密集的小区、市场附近,总能找到一家或几家以经营胡辣汤为也的早点铺子。其中,最常见的招牌就是逍遥镇胡辣汤。

这逍遥镇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西南部,北与鄢陵、扶沟接壤,西和临颖毗邻,南与商水、郾城隔河相望。宋朝末年,此地曾是连接沙河上下游的重要商埠,与漯河、周口、界首并称沙河“四大码头”,原称“小密”,在此任职的王知县有感而发,曾写诗赞叹道:“百业俱兴数小窑,官顺民安世称道。天时地利随人意,任职四载乐逍遥。”“逍遥镇”这一名字由此而来。

最地道的逍遥镇胡辣汤(逍遥镇胡辣汤不但味道好)(2)

据传,逍遥镇制作胡辣汤的历史源于宋代一名南阳籍小宦官。小宦官受徽宗皇帝宠爱,特准回乡省亲,路经嵩山少林寺,连日奔波身体不适,方丈给他做了一碗少林寺的“醒酒汤”,小宦官喝了感到诸症皆消,便向方丈讨了“醒酒汤”的方子。

路过武当时,又讨了武当山掌门人调理身体有奇效的“消食茶”配方。回宫后,以这两个方子为基础,做出一碗特独的汤,既去了茶之苦味,又去掉了汤之辣味,且能醒酒提神、开胃健脾。宋徽宗喝后非常受用,御封此汤为“赵氏延年益寿汤”。因此汤服后百邪难侵,因此也将其作为军需品敕发全军。

最地道的逍遥镇胡辣汤(逍遥镇胡辣汤不但味道好)(3)

“靖康之难”后,宋朝宫廷被金兵攻破,这小宦官逃出京城,逃到逍遥镇时被一茶水老汉收留,遂用手中方子制成一种油茶,靠着售卖油茶为生。后来,逍遥镇变成了金国地盘,常年在草原上游牧的金人爱吃羊肉,口味偏重,小宦官的茶汤原本不受待见。偶然一次因打翻了胡椒瓶,胡椒粉搅进锅中,金人食客们吃了都说好,胡椒既能御寒又能开冐,胡辣汤就这么诞生了。

当然,这传说本身并不靠谱,一个人从开封出发,不管到中国哪座城市省亲,也不可能同时经过西边的少林和南边的武当,更何况胡辣汤系用肉汤熬制,哪里有人会将其当作茶水饮用。这一传说无非是借重少林、武当和宋徽宗的名头而已,传说虽然可能不太真,但这胡辣汤好喝却是真真切切的。

最地道的逍遥镇胡辣汤(逍遥镇胡辣汤不但味道好)(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