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北宋出现了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称为瓦舍,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八下历史必背知识点?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八下历史必背知识点(七年级下册历史笔记)

八下历史必背知识点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北宋出现了娱乐兼商业的场所,称为瓦舍,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2宋词

(1)宋词、瓦舍、市并风俗画、交子出现的景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城市繁市民阶层扩大

(2)说出以下词人作品的特点

北宋的苏轼词的特点迈奔放,飘逸,雄壮李清照词的特点婉约细腻清秀;

南宋的辛弃疾特点豪迈奔放

二、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三、北宋朝的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编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内容、地位意义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四、北宋画家张择端市井风俗函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术

1.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腔泥字术,元中期,出现了活字印刷术

2印刷术的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二、指南针

1.战国时期出现了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指针应用于航海

2指南针应用的意义促进了大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新航路开辟

三、火药

1唐朝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于军事,两宋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2火药的意义:对欧洲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四、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的外传都是在13、14世纪元时期时期,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14课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1.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明太祖

2.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明朱元璋巩固政权的措施

1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设三司加强中央集权

2为加强皇权,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分权给六部

3为加强皇权,在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设五军都督府分散兵权

4为加强皇权,设立锦衣卫

5改革科举度,实行八股取土,考试的题目来自四书五经,对题目的解释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得随发挥,答卷分为八部分,称为八股文

三、经济:

1.农业:引进了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成为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

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1.明成祖在位时,派郑和出使西洋

2.郑和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了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二、戚继光抗击倭寇

1在明朝中期时期,沿海的倭寇势力越来越强,派威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2威继光抗倭最主要的战役:浙江台州九战九捷,戚继光的名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戚继光抗倭是一场反侵略战争,一场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性质的战争,巩固了东南海防,保障了沿海人民的生命安全,戚继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16课明朝的科技、文学和建筑

一.三部技巨著

作者时代作品名称作品内容及地位

李时珍明朝《本草纲目》总结了历代物学成就,被称为“东方药物学巨典”

宋应星明朝《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历代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被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明朝《农政全书》总结了历代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还涉及欧洲的农业技术

二,文学三大巨著明朝

1.小说

作者时代作品名称

作品内容及地位

罗贯中元末明初《三国志通俗演义》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施耐庵元末明初《水浒传》描写了宋代官逼民反,梁山各路好汉反抗压迫的斗争

吴承恩明朝中期《西游记》一部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

2.文化

戏剧家:明代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地理学家及代表作:明朝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