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打卡挑战活动##初五迎财神##正月初五恭迎财神#

民间关于财神的传说很多,如果细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对道教神仙的认定,一类是对历史人物和财富象征符号的认定。按照名实之分则分为正财神、邪财神和准财神。

正财神是既做财神的事又有财神名的财神。按照《财神信仰》的说法,正财神又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招财进宝,武财神安宅立户。文财神有四位:财帛星君、福禄寿三星、比干和范蠡。道教的财帛星君,民间称为“增福相公”或“增福财神”,古代木版年画的财神大多是他,清代和民国期间的财神像也是他。

⭐️年画上的财帛星君鹤发童颜、锦衣玉带,一手持“如意”,一手持“聚宝盆”,聚宝盆上写着“招财进宝”四字。据说财帛星君名叫李诡祖,生活在北魏孝文帝时期。他曾任曲梁县令,清廉、爱民,经常以自己的俸禄救济百姓。唐高祖李渊封他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

五路财神画禁忌,迎财神年画的财神是财帛星君(1)

福禄寿三星是文财神的第二位。禄是古代官吏的俸给,禄星是主管官员俸禄的,被认为是财神顺理成章了。福星和寿星,本来跟财富没有关系,因为幸福、长寿都是为人们期盼的,“三星高照,喜庆满堂”,于是三星就一同被供奉了。

守财真君比干是殷商末年的丞相、商纣王的叔叔,为妲己所害被纣王挖了心。传说他服了姜子牙的符水,虽然没心却仍然不死,潜入民间广散财宝;一说天庭在选拔主管天下财库之神时,玉皇大帝认为比干能为朝廷尽忠,且无心不会贪财,因此赐予其财神之职。民间认为比干无心所以办事公道,在他的庇佑下做生意的人公平交易、互不坑骗,因此奉他为财神。

最后一位文财神是范蠡。范蠡退出政界后驰骋商场,积金无数,他为富而仁,广散钱财,被尊为财神也是理所应当的。

武财神有两位:一位是黑面的赵公明,一位是红面的关云长。赵公明是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张天师指派他镇守玄坛,尊号玄坛元帅。民间供奉的财神赵公明,戴盔、披甲、着战袍、执护法鞭,黑面浓须,十分威风。关羽是蜀汉著名将军,红面长髯,讲信用、重义气,死后受到历代帝王的加封,并被民间奉为武财神。

“邪财神”的“邪”本义是“不正当”,但这里用的不是本义,而是干着财神的活却没有得到财神的名,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偏财神”。偏财神最负盛名的是“五路神”。《清嘉录》说:“五路神俗称财神,其实即五祀门行中之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准财神”是说跟财富没有关系却被供奉为财神的人,最有名的就是刘海蟾。刘海蟾本是一个道士,与钱财没有渊源,但是他的道号叫“海蟾子”,由此附会上了“刘海戏蟾”的民间传说,“刘海戏金蟾,一步一吐钱”,刘海走到哪里金钱就会撒到哪里,于是财神的名号就戴到了刘海蟾的头上。

五路财神画禁忌,迎财神年画的财神是财帛星君(2)

“接财神”各地也有不同。有些地方正月初一迎接,有些地方正月初四、初五迎接。正月初一接的理由是,腊月二十三祭灶时神仙要上天复命,大年初一复位,所以一般北方家庭大年初一会给家中供奉的财神上香,然后打开大门燃放爆竹以示迎接。正月初五“接财神”是南方风俗,旧俗除夕黄昏大小店铺关门谢客,正月初五重新开张,一般初五接请财神,因为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生日。清代苏州、上海等地,初五一大早人们敲锣打鼓燃放爆竹,摆牺牲供品迎接财神,民间认为谁先接神谁就会得到利市,于是迎神者争先恐后,怕接得晚惹财神不高兴,就又衍生出“抢路头”的习俗。有人唯恐正月初五别人起得早接走了财神,干脆正月初四就开接了。

“破五”“开市”“迎财神”祝大家财源广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