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心脏或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缺血缺氧,心输出量下降,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的一系列过程。心肌缺血其实与心肌梗死互为因果关系,心肌梗死是由于持续性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引发的一系列临床急性综合征,是心肌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心肌缺血发作的时候会有什么症状(哪些症状提示心肌缺血已经发生)(1)

哪些表现提示心肌缺血已经发生?

1.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

多数在劳累或情绪变化时出现,夜间睡眠时也可发生,疼痛有时可放射至肩背部,症状不典型的可只感觉到肩背部疼痛。必须提醒的是,有些心肌缺血可表现为其它部位如腹部,头部疼痛。也有心肌缺血无疼痛症状。

2.胸闷气促

体力活动后感觉胸闷气促,如步行上楼梯、运动后会出现,休息几分钟后可自行缓解。

3.心悸

常在饱餐或寒冷刺激后出现心悸,可同时伴有胸痛和胸闷。

4.端坐呼吸

睡觉时平卧位可出现呼吸困难,抬高枕头或端坐位时缓解,严重时需要直接端坐呼吸。

5.突发晕厥

有可能会突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或甚至晕厥。

心肌缺血发作的时候会有什么症状(哪些症状提示心肌缺血已经发生)(2)

哪些表现提示心肌梗死已经敲门?

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胸痛部位与心肌缺血相近,但程度更加剧烈,呈压榨性疼痛,而且时间更长,通常超过10-20分钟,可向左上臂、下颌部、颈部或肩背部放射,常常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和呼吸困难。有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的症状并不典型,曾经见过以腹痛入院的患者,后来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急性心肌梗死,所以需要提高警惕。

心肌缺血发作的时候会有什么症状(哪些症状提示心肌缺血已经发生)(3)

心肌梗死如何预防?

当出现心肌缺血或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时,就需要时刻警惕心肌梗死来敲门了。临床上强调二级预防,包括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

1)非药物干预

非药物干预主要为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戒烟酒,合理膳食,减少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肥和适当运动,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

2)药物干预

无论是冠心病还是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均推荐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有禁忌症可改用氯吡格雷。另外他汀类药物有降低血脂,稳定斑块,改善冠脉血流的作用,也推荐用于预防心肌梗死。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已被证实可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无紧急症时也可长期服用。

对于既往有冠心病的患者朋友,应对认识上述心肌缺血症状表现,及早发现症状,如有心梗来临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休息状态,同时呼叫120去医院就诊,不可慌乱而耽搁宝贵的抢救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