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邹娟

提高地方立法质效(保障引领区建设)(1)

受聘与座谈现场 刘思弘 摄

40名立法工作专家成为浦东新区建设社会主义引领区“智囊团”成员。

2月2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立法工作专家聘任仪式在浦东新区办公中心召开。

中央《引领区意见》提出“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出台决定,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

为此,浦东新区首批聘任了40位浦东新区立法工作专家,他们既有法学专业的行家里手,又囊括了金融、航运、贸易、科创等重点领域的专业学者,具有扎实的学术水平、优秀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专家将发挥智力优势和专业支撑作用,全面深度参与浦东立法项目的需求收集、研究论证、草案起草等工作,为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基础。

目前,浦东新区举全区之力用足用好中央立法授权,健全立法工作推进机制,形成“1 2 2 3 X Y”工作体系。“1”,即成立推进浦东新区法规立法工作小组,由新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第一个“2”,即区人大和区政府分别出台了参与制定浦东新区法规、制定管理措施的工作规程,明确和规范了相关流程标准;第二个“2”,即建立“立法工作专家库”和“立法需求项目基础库”;“3”即按照立法需求项目的成熟度,编制正式项目、预备项目和调研项目等“三清单”;“X”是指配合市人大推进的浦东新区法规项目,“Y”是指新区人大和政府制定出台的管理措施。

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提出,立法,首先要注重调研。

浦东新区司法局透露,将通过调研、座谈、走访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等不同渠道,广泛征集市场主体、行业协会、专家智库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并动态更新立法需求项目基础库。对于征集到的立法需求项目,从必要性、可行性等角度,深入开展研究论证工作,在此基础上,滚动推进和动态调整立法需求项目的“三清单”。

浦东新区司法局局长黄爱武透露,浦东的立法工作,将加强立法后的评估,立足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徐晓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