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代初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出现以来,许多牧场主使用生殖激素来调节母牛的发情周期,以便其同时排卵和进行人工授精,并让它们受胎。

繁殖障碍是被动淘汰的主要原因,这也强调了同期发情的经济重要性。为了在定时人工授精(TAI)程序中获得最高的繁殖力,人们对激素注射的时间点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这应该是以牛场实际情况为前提的。此外,TAI可能不是提高繁殖力的最佳解决方案。

母牛泌乳期怎么驱虫最好(发情监测仍是让奶牛受胎的最佳工具)(1)

在产后第一次进行同期发情和TAI期间,为了达到TAI预期的受胎率,在注射激素的时间和类型(例如前列腺素(PG)F2α)上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例如,许多牧场主在启动TAI程序之前的10~14天使用预同步程序(间隔14天注射两次PG),例如,Ovsynch程序(第0天–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第7天– PG,第9天– GnRH以及第10天-TAI)或其它修改版(例如Cosynch 72)。

这有两个主要优点

1. 牧场主可以在第二次注射PG后,配种母牛,从而减少进入TAI程序的母牛数量,并显著降低成本。

2. 通过预同步,未发情的母牛能够处于正确的发情周期阶段(即第5~9天),以实现TAI程序的最高繁殖率。

在最近对全美的7个大型奶牛场中的3,248头泌乳母牛进行的研究中,给母牛进行了两次注射PG的预同步处理,并对观察到发情的母牛进行人工授精。观察到未发情的母牛进入了TAI程序(即Ovsynch或Cosynch72)。这些牛群是在开放式饲养(美国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或散栏饲养(剩余牛群)。那些经过预同步的母牛第一次AI(人工授精)的平均泌乳天数是58.3(±0.2),用TAI程序的母牛第一次AI的平均泌乳天数为73.3(±0.2)。平均AI 完成率(第二次PG注射后,发情并进行授精的母牛的比例)为48.7%,范围为26.7%~59.8%。

在该实验的7个牛群中,有5个牛群的平均AI受胎率(P / AI –怀孕母牛的数量除以受精母牛的数量)在数值上大于TAI程序授精的母牛。

如果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4个不同牛场进行的5个不同研究的数据进行合并,则在预同步处理后(即两次注射PG,相隔14天),在发情期进行授精的母牛的P / AI比在TAI条件下进行授精的母牛大约高2.5个百分点(34.9% vs. 32.5%)。其他研究表明,与在发情期授精的母牛相比,TAI程序授精的母牛的P / AI略有增加(28.3% vs. 31.5%)。

在对非妊娠的母牛进行重新授精时,出于多种原因,放弃发情检测并仅依靠TAI似乎是错误的决定。

尽管使用超声检查可以在AI后的25天内检查出未怀孕的奶牛,但大多数兽医认为,在面对大量奶牛时,这是不切实际的方法。

因此,即使使用超声波,通常也可以在AI后29-32天检查出未怀孕的母牛。并且最快只能在AI之后的32-35天重新授精,具体取决于所使用的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

但是,在美国,只有27%的牛群使用超声波进行妊娠诊断,因此大多数牛场不会在AI后35天诊断出是否妊娠。使用 double Ovsynch程序,从一次授精到下一次授精的最短间隔时间为49天(2.33个发情周期),因此最大有效AI 完成率为43%。因此,要使这些再次同期发情处理的母牛妊娠率达到20%,P / AI必须至少为47%。

在最近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奶牛在人工授精后约31天接受了不同的同期发情处理。

三分之一的母牛在妊检前的一周注射GnRH,如果被诊断为未怀孕,则接受第二次GnRH注射,然后7天后进行PG注射,并且再3天后进行GnRH TAI(GGPG)处理。

三分之一的母牛在妊检之前没有进行任何处理,如果被诊断为未怀孕,则注射GnRH,7天后注射PG,然后3天后进行GnRH TAI(对照)处理。

最后一组奶牛(CIDR组)也在被诊断为未怀孕后才进行处理,但会进行GnRH注射和使用CIDR(阴道孕酮栓)(GnRH CIDR,7天后注射PG和移除CIDR,3天后进行GnRH TAI处理)。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牛群中,即使在发情期再次授精或在非妊娠诊断后,也要跟踪所有在妊娠诊断前一周就参与该研究的母牛。因此,在加利福尼亚州,我们收集了关于再次发情并授精的母牛P / AI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从分组到妊娠诊断(AI后31-38天),从非妊娠诊断到PG注射(AI后38-45天)和从注射PG后进行授精(TAI)的阶段。

对照组和CIDR组中有23.2%的母牛在第一次AI后的31-38天内进入发情期,并再次进行了授精,但GGPG组中只有13.9%的母牛在这段间隔内再次进行授精。 人工授精后38-45天,再次授精的母牛占对照组的10.7%,CIDR组的0.3%和GGPG组的6.9%。最后,对照组、CIDR组和GGPG组的母牛进行TAI处理的比例分别为69.1%,72.9和79.2%。

显然,人工授精后31天~38天重新授精的母牛,从分组到重新授精的间隔显著缩短(3.4±0.1d),其次是在A.I.后38~45天重新授精的母牛(11.5±0.2d),而间隔最长的是进行TAI程序重新授精的奶牛(16.4±0.1d)。如图2所示,与TAI处理后再授精的奶牛相比,进入发情期重新授精的对照组奶牛的P / AI值更高。 与在发情期授精的母牛相比,TAI处理后授精的CIDR组母牛的P / AI值略高。最后,进入发情期进行授精的GGPG组奶牛与在TAI处理后进行授精的奶牛的P/ AI值相近。

母牛泌乳期怎么驱虫最好(发情监测仍是让奶牛受胎的最佳工具)(2)

图1 :发情期(Estrus)或定时AI(TAI)授精的母牛的AI完成率和P / AI。所有母牛使用Presynch方案同期发情处理,最后一次注射PG后12~14天内未观察到发情的奶牛进入TAI程序中。

母牛泌乳期怎么驱虫最好(发情监测仍是让奶牛受胎的最佳工具)(3)

图2 :使用不同同期发情方案并被选择出来在不同间隔重新授精的母牛的P / AI值。

考虑到在检测到发情后,重新授精的母牛的P / AI大于固定TAI程序进行授精的母牛的P / AI值,在发情后重新授精的母牛从入组到重新授精的间隔比TAI的母牛缩短了5-13天, 显而易见,不进行发情检测而仅依靠TAI程序是一个错误决定。

关于奶牛场的任何决定(包括繁育计划的选择)本质上都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目前和预期的价格以及奶牛对变化的反应。这使得不可能对所有奶牛场提出“强而有力”的建议,不然可能会带来危险。

在知道到该警告的情况下,在合理的假设范围内,可以将发情检测工作添加到前后两次的定时人工授精的间隔中,这可以减少平均空怀时间,并且比只进行TAI程序更有效益。只进行发情检测的繁育方案可以比至少包含一些同期发情处理的方案更有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仅检测”的方案中的发情揭发率必须至少超过50%。

无法检测到发情是繁殖育种中最常见的,代价最高的问题之一,也是改善繁殖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在美国,大约有一半的奶牛发情未被检测出来。此外,研究表明,多达15%的人工授精母牛并没有发情。未能有效地检测到发情奶牛,以及给不发情的奶牛配种,都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牛群规模的增加,在所有符合条件的母牛身上,观察其是否发情的时间已经大大减少。另外,增加的产奶量,以及使用混凝土代替泥土建造的地面减少了发情的时间和程度。表1显示了泥土地和混凝土对泌乳奶牛发情的影响。

母牛泌乳期怎么驱虫最好(发情监测仍是让奶牛受胎的最佳工具)(4)

表1 :在泥土和混凝土地面奶牛的发情活动

TAI可以确保所有奶牛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授精,对于处理未发情排卵的情况以及寻找在TAI之前没有发情的母牛来说很重要,对给未发情奶牛配种是有利的 。

可以使用多种发情检测方法来提高检测到的发情母牛的准确性和数量,例如目测,尾根涂蜡法,发情检测系统和计步器(或其他活动监测器)。为了提高发情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结合使用两种或多种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目测和尾根涂蜡法是提高发情检测效率的低廉和简便的方法。目测应每天至少2~3次,每次20分钟,应该在清晨和夜晚进行观察。70%的母牛在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之间表现发情。

2. 结合牛群记录查看母牛最后发情的时间,以确保发情检测的准确性。

3. 使用第二种体征作为发情检测的辅助手段,以准确识别发情的母牛。

4. 在夏季,以及大部分时间都躺卧在混凝土地板上的母牛(例如散栏与开放式舍饲),发情表现会减少,因此在识别发情的母牛时要尽可能仔细。

5. 发情检测技术需要知识储备量大和经验丰富的人进行。有经验的人只需要拥有观察母牛的时间和正确判断的能力。

6. 确保您的繁育计划不会限制或减少发情检测。

无论采用哪种技术,发情检测的成功都需要敬业,细心的人。发情检测辅助工具和TAI程序切勿用作支柱,而应该用作工具。 未能检测到发情的原因中约有10%是奶牛问题,而90%是管理问题。提高发情检测效率将反过来改善您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