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1)

01

清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安徽的巡抚衙门驻安庆府,辖庐州府(今合肥)、安庆府、徽州府、凤阳府等等。省名取自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这是安徽的建省之始。

02

安庆市管辖的潜山市,简称“皖城”,春秋时期是古皖国的都城,天柱山被称为“皖山”,河流叫“皖水”。安庆境内的“皖文化”对安徽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又因为省府在“安庆府”,所以康熙六年划安徽省的时候,取“皖”字作为安徽的简称。

03

巢湖是安徽省最大的湖泊,是全国第五大淡水湖。 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合肥的天然屏障。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2)

04

巢湖水下沉睡着一座古城,经推测,这很可能是居巢古国遗址。根据出土的文物猜测,古城存在的历史最晚持续到东汉初年。

安徽的民间传说《陷巢州》讲的就是关于巢湖水下古城的神话故事。

05

成汤灭了夏朝后,把夏朝最后一个君主“夏桀”放逐在巢湖市境内。

06

安徽省黄山市的太平湖,原来叫做“陈村水库”,于1970年建成,前身是一条河流。当时为了建造陈村水库,搬迁了两座县城的居民。这两座空城被淹没在水底,成为湖底之城。久而久之,水库成了太平湖。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3)

07

水门塘水库,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由孙叔敖于公元前622年主持修建,距今有2600多年历史。

安丰塘,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也是由孙叔敖督建而成,建造时间比水门塘晚17年,在防洪涝灾害、灌溉、航运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千百年来福泽后代子孙无数。

08

颍州西湖,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是中国四大西湖之一。

09

安徽省最高峰,是黄山的莲花峰,海拔1864.8米。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4)

10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在秦代以前,被称为“天子都”,秦代时被称为“黟(yī)山”,一直到唐代天宝六年(公元747年),被唐玄宗命名为“黄山”。

因为黄山的景色犹如仙境,所以古人传说黄山里住着神仙,比如最早的名字“天子都”,就是神仙住所的意思。后世传说黄帝轩辕氏在这里炼丹升仙,所以得名“黄山”。

11

九华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原来叫做“九子山”,自从李白到此一游,写下了名诗《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中唱道“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之后被改叫九华山。

12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青山,是李白的埋骨之处。公元762年,李白在当涂县去世,当涂县令李阳冰把李白安葬在城南龙山。

55年后,李白生前好友的儿子范传正和当涂县令诸葛纵,根据李白在世的时候喜欢青山、以及李白后人的意愿,把李白的墓地迁移到了当涂县的青山西麓,就是现在的李白墓园。

13

李白的诗作: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个“桃花潭”,就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5)

14

杜牧的名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就在安徽省池州市境内。

杜牧曾在池州做过两年官,当年游历杏花村的时候写下了诗歌《清明》。

15

江苏省的盱眙县和泗洪县本来是安徽的,1955年为了方便管理洪泽湖,就把这两个地方跟江苏的萧县和砀山县换了过来。

16

安徽省萧县是国画之乡。

17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是姓氏“萧”的发源地,在1977年的汉字简化方案中,“萧”字被简化成“肖”。

18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是复姓“钟离”和单姓“钟”的发源地。

周朝分封了钟离国,本来封地在山东一带,后来迁徙到安徽凤阳,国都在凤阳县临淮关镇的钟离古城遗址,春秋时期(公元前538年)被楚国灭国,后人以“钟离”为姓。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6)

19

凤阳县是朱元璋的家乡,原来叫钟离郡、濠州。朱元璋称帝后,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把家乡改名为“凤阳府”,据记载,因为凤阳在凤凰山的南边,所以取名叫凤阳。

20

在凤阳县的明皇陵里,葬着朱元璋的父母和兄嫂。明朝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农民军首领张献忠带兵围剿凤阳城,杀光了守城的官兵,掘了明王朝的祖坟,意图破坏明朝的风水气运,顺便发泄对明王朝的愤恨。到清朝时,明皇陵的建筑已经被虐得只剩下渣渣了。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7)

21

安徽省部分地名的正确读音:

六(lù)安市、亳(bó)州市、

涡(guō)阳县、歙(shè )县、

黟(yī)县、枞(zōng)阳县、

皇藏(cáng)峪、砀(dàng)山县。

22

徽州,原来叫歙(shè)州,北宋时期,方腊率众在歙县起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平定了方腊起义后,改名叫“徽州”。

当时徽州有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后来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属于黄山市,绩溪属宣城市,婺源先后于1934年和1949年两次划给江西省。徽州已成为过去式。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8)

23

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简称“徽学”。徽州文化的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徽州保存下来的超过40万件的文书档案,以及当地大量的县志府志、文物等,是全面研究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瑰宝。

24

徽剧在清代中期达到顶峰,清代道光年间,因为徽剧和汉剧长期同台演出,徽汉两班合作,又从昆曲、秦腔等吸收优点和特色,经过融汇贯通,从而形成了京剧。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9)

25

徽商(注意不是朋友圈里的“微商”),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商派之一。顾名思义,是来自徽州的商帮。徽州那时候人多地少,只靠耕田是没办法吃饱饭的,当地人为了获取生存资源,便外出经商做买卖。

从宋代到清代中期,徽商们以“官商一体”的形式活跃在商界中。代表人物有:红顶商人胡雪岩、资助朱元璋10万两军饷的江元、剪刀品牌“张小泉”等等。

26

安徽省是全国贞节牌坊最多的地方。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10)

27

出生于合肥的音乐人许嵩,他创作的《庐州月》,唱的就是合肥。隋朝时设庐州,辖区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合肥市跟六安市的部分地区,治所在当时的合肥县。民国第一年,废庐州府。

28

至于庐州这个好听的地名为什么不继续使用,因为四川有个“泸州”,读音一样,然而地级市名称的读音是不能重复的,所以地名“庐州”就下线了。

29

毛坦厂中学,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2018年本科上线率95.7%,周边没有网吧、KTV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娱乐场所,学生处在零诱惑的环境里,教学纪律也比较严格。基础一般的学生来这念书,通常能专科变本科。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11)

30

北宋时期,欧阳修写下《醉翁亭记》,这醉翁亭就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欧阳修在滁州当太守的时候,常常在醉翁亭里吃喝玩耍兼办公。

31

宣纸,因为产于安徽省宣城市境内,所以取名叫“宣纸”,宣城市泾县产的宣纸居全国首位。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12)

32

中国特色美食——豆腐,相传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长在八公山上炼丹时偶然把豆汁撒在石膏上发明的,豆腐的发源地八公山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境内。

33

安徽省寿春县,楚国曾在秦国的穷追猛打之下,迁都到寿春县境内,十几年后楚国被灭,寿春是楚国的最后一座都城。

34

涂山,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当年大禹治水时娶当地女子“涂山氏”为妻,生下儿子“启”,启就是中国第一个封建君主,并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

35

人字洞遗址,位于安徽芜湖市繁昌县癞痢山,是目前亚洲最早的古人类活动聚集地。年代为220万—259万年前。

36

安徽省宿州市大泽乡镇,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发生地,也叫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等人在前往戍边的途中,被大雨耽误了行程,按照严苛的秦朝律法,他们会被处死,这真是官逼民反,从而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13)

37

安徽省灵璧县,是刘邦与项羽决战的发生地,当时管灵璧县叫“垓下”。汉军把楚军围困在垓下,为了干扰楚军的战斗力,深夜举行楚歌大合唱,这就是著名的“垓下之战”和“四面楚歌”。

38

安徽省铜陵市,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在古代原来叫“义安县”,南唐时期(公元951年)改名为铜陵县。境内盛产铜,从先秦时期就开始了采铜矿、冶炼青铜的历史。

39

铁画,起源于宋代,原来叫“铁花”,以锤代笔,以铁为墨。其中安徽的“芜湖铁画”最有代表性,清代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天池创制。

汤天池原来不太会画画,为了完成艺术性更高的作品,就跟邻居肖尺木(画家)学习国画的绘画技巧,达到了铁工高手与艺术家结合的境界。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14)

40

安徽省广德县誓节镇,是中国第一个火箭发射基地。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装着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誓节镇发射成功。

41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是世界梨都、中国酥梨之乡,于2010年被吉尼斯记录认定为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产区。

10个安徽冷知识(关于安徽的冷知识)(15)

42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在五六十年代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有59人,是全国第二大将军县。在革命战争年代,全县拢共有十万余人参军打仗,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的有一万多人。

43

蹇叔:安徽省濉溪县人。

甘茂:安徽省颍上县甘罗乡人。

甘罗:安徽省颍上县甘罗乡人。

管仲: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

华佗:安徽省亳州市人。

曹操:安徽省亳州市人。

曹植:安徽省亳州市人。

鲁肃:安徽省滁州定远县人。

周瑜: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人。

大乔、小乔:安徽省潜山市人。

吕蒙:安徽省阜南吕家岗人。

诗人张籍:安徽省乌江镇人。

诗人杜荀鹤:安徽省石台县人。

后梁太祖朱温:安徽省砀山县人。

南吴太祖杨行密:安徽省长丰县人。

画家崔白:安徽省凤阳县人。

包拯:安徽省合肥市人。

朱元璋:安徽省凤阳县人。

马皇后:安徽省宿州人。

李善长:安徽省定远县人。

徐达:安徽省凤阳县人。

常遇春:安徽省怀远县人。

胡宗宪:安徽省绩溪县人。

武状元王来聘:安徽省怀宁县人。

年羹尧:安徽省怀远县人。

李鸿章:安徽省合肥市人。

胡雪岩:安徽省绩溪县人。

刘铭传:安徽省合肥人。

小说家吴敬梓:安徽省全椒县人。

民族英雄聂士成:安徽省长丰县人。

佛学家杨文会:安徽省石台县人。

革命家陈独秀:安徽省怀宁县人。

烈士陈延年:安徽省怀宁县人。

烈士陈乔年:安徽省怀宁县人。

革命家薛卓汉:安徽省寿县人。

斧头帮帮主王亚樵:安徽省合肥人。

革命家韩伯棠:安徽省望江县人。

烈士李明扬:安徽省萧县人。

烈士成本华:安徽省和县人。

胡底:安徽省舒城县干汊河镇人。

名将徐树铮:安徽省萧县人。

许继慎:安徽省六安县人。

段祺瑞:安徽省合肥市人。

上将李克农:安徽省巢湖市人。

上将洪学智:安徽省金寨县人。

和平将军张治中:安徽省黄麓镇人。

革命家王稼祥: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人。

烈士戴安澜:安徽省无为县人。

中将皮定均:安徽省金寨县人。

陆军上将吴谷:安徽省长丰县人。

方先觉:安徽省萧县人。

许世英:安徽省东至县人。

孙立人:安徽省庐江县人。

卫立煌:安徽省合肥市人。

陶行知:安徽省歙县人。

施剑翘:安徽省枞阳县人。

朱光潜:安徽省枞阳县人。

雕塑家刘开渠:安徽省萧县人。

国学大师刘文典:安徽省合肥市人。

胡适: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人。

邓稼先: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

古生物学家许杰:安徽省广德县人。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安徽省芜湖市人。

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安徽省宁国市人。

地质学家徐克勤:安徽省巢县人。

音乐家张曙:安徽省歙县人。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市人。

艺术家严凤英:安徽省安庆黄梅村人。

欢迎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