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大学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说,还分几个方向:  本科专业分为移动互联网、嵌入式软件技术、服务计算、信息系统工程等方向,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软件工程嵌入式专业领域认知?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软件工程嵌入式专业领域认知(软件工程专业的嵌入式软件方向指的是啥)

软件工程嵌入式专业领域认知

南京 大学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说,还分几个方向:  本科专业分为移动互联网、嵌入式软件技术、服务计算、信息系统工程等方向。

主干课程:离散数学、计算系统基础、计算机组织结构、计算与软件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统计与经验方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构造、大型软件系统构造与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人机交互技术、C 程序设计、软件过程与管理、服务计算、嵌入式系统等。

咱们也不懂,这些细分的方向都是学啥的,选哪个方向好?

这是江西农大软件工程专业说的:

软件工程(嵌入式软件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嵌入式软件技术方向学生注重于培养掌握嵌入式软件与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技能,并具备嵌入式系统软件、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能力;深入的嵌入式通信终端、家庭网络和信息家电领域的产品开发能力,能够按照计算机软、硬件工程规范要求,对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项目需求、软硬件工作环境进行分析、编程写入、测试、维护和管理;能从事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高级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及汇编语言、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编程、嵌入式软件开发与应用、移动软件系统开发、设备驱动程序开发、WEB开发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开发、手持设备软件开发综合实训等多门课程。实践课程: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暑期实训、专业认证实训、软件工程实践、毕业实习。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适合在计算机相关技术与产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金融和经济管理部门等从事软件工程或相关应用系统研究、开发、管理、维护等工作。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培养目标:数字媒体技术方向注重于培养从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以及数字媒体产品研究与开 发的高层次交叉型技术人才。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开发与设计制作 的基本训练,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主干课程:高级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原理及汇编语言、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三维动画设计、游戏编程、媒体设计与制作、WEB开发技术综合实训等多门课程。

实践课程: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暑期实训、专业认证实训、软件工程实践、毕业实习。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适合在计算机相关技术与产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金融和经济管理部门等从事软件工程或相关应用系统研究、开发、管理、维护等工作。

http://ruanjianxy.jxau.edu.cn/2175/list.htm

反正,外行看来,就业去向都差不多:))。

嵌入式开发就是指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下进行开发,包括在系统化设计指导下的硬件和软件以及综合研发。除暂且分离硬件的EDA研发以外,侧重的就是在一定硬件条件下的系统化设计和软件研发。

嵌入式开发一般都是做产品,而不是做系统,所以,开发周期一般而言都比较短,加上产品开发都有计划性,所以,加班的情况比较少,同时因为产品开发的延续性,所以,嵌入式工程师可以做很长的时间,越有经验就越受企业欢迎。由于领域新,人才少,所以,近几年,嵌入式开发的工资应该会比较可观。

对于求职的毕业生而言,嵌入式领域是一个较新的空间,很多技术出现的时间不长,多数人没有条件接触或进入该行业,需要接受专门的培训与专业人员的指导,才能了解具体的开发流程。因此,要进入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工作,必须参加一些专业培训机构的课程,并寻找项目实践的机会,增加项目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弥补横在企业与求职者间的鸿沟。

网友csnewer 的这个回答我算好像看懂了。 可能就是结合应用的具体方向。不像有的做基础研究,需要比较高深的数学修养。

如下是 东华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嵌入式方向的介绍:

2009年,有从事软件工程专业的网友这样介绍专业方向的:

嵌入式大概兴起4年左右,应该是手机小游戏之类的开发。

软件工程管理一般需要一定工作经验,公司一般好像很少要新人搞这个。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很高,但是专业发展面的技能水平要求非常精才行,而且不去大公司的话,干这个很悲惨,貌似修电器都要你动手。

数据库应用也是和开发编程有关的,想搞管理也要有实际工作经验才可以。

人机交互看你怎么个研究法了,触摸屏之类的在普通软件公司都有开发,但是智能计算机之类的就业面相当窄,通常很少有国家扶持的项目让你做的。

个人觉得,嵌入式,数据库应用和软件工程管理可以选择,以后应该会有发展。

好啦,未来的就业还是可以考虑结合新基建方向的: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020年5月7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获悉,上海初步梳理排摸了这一领域未来三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

2020年5月22日,《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建设。

就在2020年8月31日, 经济日报新闻说:新基建迎来风口 新人才仍有缺口

今年底行业人才缺口将达417万——

  新基建迎来风口 新人才仍有缺口

  最近一个时期,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建,成为国家重点投入的发展领域,也带动了相关行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不过,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重点支持范畴。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加大新基建布局。

  今年,上海市印发“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形成了上海版新基建“35条”,提出到2022年底,推动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包括新建3.4万个5G基站,新建一批科技和产业基础设施,新建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新增1.5万台以上智能配送终端等;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也提出,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城际轨道、5G通讯为代表的新基建;河北省今明两年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拟开工和在建项目约140项。

  新基建迎来风口,前沿行业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腾讯公司宣布未来5年将投入5000亿元,用于进一步布局新基建。其中,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物联网操作系统、5G网络、音视频通讯、网络安全、量子计算等都将是腾讯公司重点投入的领域

  记者注意到,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这些新职业或多或少都与新基建相关产业有关。

  不过,与产业蓬勃发展相对应的是,许多新兴产业所面临的人才稀缺问题日益凸显。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20年新基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我国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年底将达417万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应届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也显示,分行业和职业来看,新职业、新基建人才缺口较大。

  以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为例,根据人社部发布的相关报告测算,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目前存在较大缺口,国内供求比例为1∶10,供需比例严重失衡。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补齐人才短板成为当务之急。

  面对新技术、新产业带来的挑战,人社部近日组织实施的人才服务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要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领域,研究开发专业技术类新职业标准,依托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开展新职业专业技术人才研修培训。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志良认为,如今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享受“随时”的快捷和“随地”的便利,更希望“随物”的自由物联网的大力发展,为人才就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方向。因此,应该注重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制定激励措施,形成主要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流动的机制,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满足产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业内专家表示,要应对人才危机,一方面,教育领域要及时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动态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和产业对人才的诉求,使其能快速响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需要。另一方面,考虑到新基建涉及许多融合产业的企业,未来“新基建 ”模式将诞生大量交叉职业,因此新基建推进有赖于培养交叉技能型人才。(记者 韩秉志)

来自: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0-08/31/c_1126431849.htm?baike

祝大家尤其年轻人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