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深圳商报自1991年1月2日

正式复刊以来,

已经累计出版10000期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只有以天来计算,

短暂的人生才能够

得着以“万”为单位的长度。

生命的构成单位是时间,

却以纷繁多样的形式呈现。

时间的力量是如此神奇,

因为一份报纸,

原本不相干的人

也因此相互取暖、相互联通,

个体的生命也因此

连成一片广袤的大陆,

生活、工作、生命都因此而厚重。

一路有你感恩词(一路有你万分感谢)(1)

10000期,10000天,

近30年高光岁月,

深圳商报见证了

深圳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

陪伴着不离不弃的万千忠诚读者。

此刻,只有一个词萦绕心怀——

“感恩”

感恩时代,感恩深圳,感恩读者,

一路有你,万分感谢。

一路有你感恩词(一路有你万分感谢)(2)

让我们畅想

一位深圳商报的“同龄人”,

他于1991年1月2日在深圳诞生。

一路有你感恩词(一路有你万分感谢)(3)

在他开始蹒跚学步时,我们正记录着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当他童蒙初开时,深圳地王大厦的照片出现在我们的版面上,那时它是亚洲第一、全球第四高楼;当他开始接触电脑、被屏幕上一只可爱的企鹅吸引时,我们见证了“中国科技第一展”深圳高交会的诞生,正是在那次展会上,差点卖掉QQ的腾讯获得了宝贵的第一笔融资,并由此扩张成了今天的企鹅帝国。

一路有你感恩词(一路有你万分感谢)(4)

随后,他进入了青春期,这个世界越来越令他着迷。而深圳也像一位好学的年轻人,在全世界寻觅对标的榜样。身处这样伟大的时代,是新闻工作者的幸事:深圳成长为高科技之城,创业板登陆深圳股市,“文博会”在深圳诞生,深圳通了地铁,前海成了“自贸区”,深圳经济特区扩容到全市范围,深圳举办大运会,深圳的高楼纪录又被刷新,深圳的大学越来越多,地铁线路越来越多,直飞国际航线也越来越多……一期期的报纸,就像一个个成长的脚印,忠实记录深圳的发展轨迹。

一路有你感恩词(一路有你万分感谢)(5)

当我们的“同龄人”学有所成时,深圳已给这位年轻人搭好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头顶“中国硅谷”的美誉、营商环境名列前茅、创业密度全国第一,现在又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风华正茂。

一路有你感恩词(一路有你万分感谢)(6)

每一个产业风口来临时,深圳都涌现出屹立潮头的弄潮儿,他们的英姿也都被我们定格在报纸上:华为的任正非、平安的马明哲、万科的王石、腾讯的马化腾、华大基因的汪建、大疆的汪滔、柴火创客空间的潘昊、柔宇的刘自鸿……他们的面孔越来越年轻,神情越来越自信。也许,这位深圳商报的“同龄人”,就是下一个我们镜头对准的传奇。我们相信,一定会有这样一个人,这样一群人,和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见面,那真是世间最美的相遇!

一路有你感恩词(一路有你万分感谢)(7)

美国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而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就是我们塑造自己的方式。

出版10000期报纸的付出,远非一万小时可比拟。现在的深圳商报,不只是一张纸,我们有了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和读创APP,我们正致力于把深圳商报和读创APP打造成深圳300万商事主体的社交平台。即便如此,我们仍心怀敬畏,再次践行“一万小时定律”。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

都是为了不让时间无谓流逝,

更不想辜负这个时代。

世界日新月异,我们紧跟潮流脚步,

却仍愿意保留愚拙执拗的一面,

那就是继续用心办好每一期报纸,

继续用心实现全面融合发展,

以比单纯的一份报纸

更加丰富多彩的新媒体“语言”,

用心陪伴您每一天。

一路有你感恩词(一路有你万分感谢)(8)

一路有你感恩词(一路有你万分感谢)(9)

一路有你感恩词(一路有你万分感谢)(10)

今天,我们要向所有读者致以最深的谢意:

谢谢你们的不离不弃!

未来,围绕更符合

深圳城市气质的科技、财经、文化定位,

我们会有更久远更精彩的陪伴。

一路有你感恩词(一路有你万分感谢)(11)


深圳商报评论员 胡蓉

编辑 黎莉 责编 李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