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邻居王大娘家的儿子从南方回来了,还带了一个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小姑娘,这姑娘一看就是纤细柔弱的南方女子,十指不沾阳春水,漂亮得跟天仙下凡一样。小区门口当时有很多人在坐着下棋,所以看到这一幕的人也很多,大家对小王领回来的姑娘都是赞不绝口,说王大娘是修了半辈子的福气才能得到这么漂亮的一个宝贝儿媳妇。小朱也看到了,他觉得那个姑娘确实不错,没想到小王平时闷不做声,带回来的媳妇儿却这么漂亮。

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俗语宁要男大一春)(1)

所以第二天在菜市场碰到王大娘的时候,他就适时地上去恭维了两句。“大娘,您儿子带回来的那个小姑娘是南方人吧,看着真漂亮,白白净净的,您老真是有福气了。”小朱本来是想着美言两句让王大娘高兴的,结果话还没说完,王大娘就愁眉苦脸地拉下一张脸来:“好什么呀,漂亮有什么用,这姑娘比我儿子还大两岁呢,这怎么得了,说出去要被人笑话的!”小朱这下就有点不明白了,不是都说“女大一抱金鸡,女大二抱金块,女大三抱金砖”吗?怎么这姑娘就大了两岁,王大娘就一脸的不乐意呢?

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俗语宁要男大一春)(2)

看王大娘已经称好了萝卜结好了帐,愁眉苦脸地打算离开。小朱就急忙追上去劝,说王大娘,您看您儿子带回来的女朋友那么漂亮,而且女大二还能抱金块,您就别不高兴了。王大娘听了这句话,表情还是万分的凝重,她甩甩手,说:“你还太年轻了,老话说的好:宁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这女的比我儿子大了两岁,这哪是娶媳妇儿,不就成倒插门了吗?回了老家,那可是要被人家笑话的!”小朱听了王大娘这番话,也是满头黑人问号,他一边想一边回到家,室友小吴正坐在沙发上看书喝茶。

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俗语宁要男大一春)(3)

看到小吴,小朱就凑上去:“今天我碰到王大娘了,她说宁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这俗语“宁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到底是啥意思呀?”小吴合上书,微微一笑:“这其实是老祖宗的婚姻之道,古人娶妻有一个观念,就是要娶贤良温顺的女人而不能娶比自己强悍的女人,所以人们才会一直强调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因为在那个时代的传统观念里,男方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女方是不能越位于男方之上的。”然后他顿了顿,接着说:“这女方需要处处不如男方,这样男方才会觉得有面子,因为结婚对于古代的女性来说就是寻求依靠的一个过程,寻求的是依靠而不是伴侣,所以男方如果条件低了,不光是男方觉得没面子,女方也会嫌弃。”

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俗语宁要男大一春)(4)

“在年龄的方面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如果女方比男方的年纪还大,那在无形之中就会产生一种压制的效果,也就是所谓的阴盛阳衰,而大部分的男人是不愿意被妻子压制的,当时的社会也对这种情况有所误解。所以古人就觉得,宁愿娶一个比自己小一轮的女孩子,也不能娶比自己大哪怕一天的女人。这样男人才会绝对性地压制女人,社会的男尊女卑秩序也才会一直维持下去。”当然,小吴也补充道:“这种思想其实是封建而又没有什么事实依据的,很多时候,男人娶一个比自己大的老婆并没有什么不好,年纪大一点的女人顾家,会照顾人,也更温柔懂事。

宁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俗语宁要男大一春)(5)

所以古时候家庭中找“童养媳”都会找比自己孩子年龄大的,这样小媳妇儿就能像姐姐一样照顾自己的小丈夫,还能帮助家里干一些繁琐的家务活,既增加了人力,又减轻了娶媳妇儿的成本。即便是现在,这种思维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咱们身边‘姐弟恋’的情况其实也不在少数。”小朱闻言恍然大悟,他立马站起来:“那我就要去跟王大娘好好说一下了,这种老祖宗的婚姻之道其实也不一定就是对的,时代变了,咱们老年人的观念也得发生一点变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