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检查台湾酒包装上的标签标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青浦区劣质饮料销毁案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青浦区劣质饮料销毁案例(登记批次不一致)

青浦区劣质饮料销毁案例

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检查台湾酒包装上的标签标识。

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大嶝小镇是全国唯一的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人们在这里可免税购买进口台湾商品。“五一”假期将至,大嶝小镇商户们销售的各类台湾酒,能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吗?本期“月月十九查酒”行动,市食安办组织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市民代表和媒体记者,突击检查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

免税商品流出市场后

不得进行二次销售

昨日检查的重点是商户们经营的台湾酒供货票据是否齐全,经销台账是否齐全,以及酒瓶上的标签标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等。在位于市场内一层的“盛达台货大卖场”,检查人员直奔酒品区,可以看到货架上摆满“马祖陈高”“八八坑道”等各类台湾酒,每款酒有相应的价格标签。但奇怪的是,有些酒瓶加贴了简体中文标签,有些酒使用的却仍为繁体中文标签。这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呢?

对此,大嶝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王红蕾在查询相关法规后向记者表示,根据标签通则要求,所有进口产品都应该加贴中文标签,就算原装进口时用的是繁体标签,销售时也应该按规范的中文表述加贴简体中文标签。但大嶝小镇享有对台特殊政策,即在市场内与消费者个人进行免税商品小额交易时,所售商品可以使用繁体中文标签,但这些商品不得在流出市场后再进行二次销售。以台湾酒为例,按现行政策,消费者在享受免税优惠的情况下,每人每次仅可购买2瓶一升装的原装免税台湾酒。

无法提供相关台账资料

一商户被责令整改

随后,检查人员一行来到位于市场二楼的“优之点生活超市”,对超市内的酒类销售专区进行检查。在租用这家超市酒类柜台的“蓝海福商行”,检查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仔细查看了商家货架上的酒类商品,尤其是各种“金门高粱酒”的进货索证索票、标识标签、价格标签等。行动中,现场未发现以假乱真的现象。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现场随机抽查了“金门高粱典藏珍品(红龙)56度”“金门特级高粱酒”以及“XO白兰地”三款酒的报关单、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等台账资料,经营者虽能提供上市凭证,但除了“金门特级高粱酒”外,另两款酒相关单证中登记的批次或品名与实物不一致。针对检查发现的个别商品无法现场提供报关单及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开具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商家在限期内将完整的进货凭证相关单据送交执法人员核查。

检查中,金门酒厂(厦门)贸易有限公司的代表林先生还从专业角度介绍了几个简单的辨别方法:“消费者在购买金门高粱酒时,生产商要认准金门酒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口商要认准金门酒厂(厦门)贸易有限公司;采购的时候也需要留意酒品玻璃瓶的铝盖的封口密封性如何,假酒的密封性会比较差。除此之外,还可以查看它的防伪标识,金门酒厂针对高粱酒有专门的防伪标识,消费者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辨别。”

(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刘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