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不好是老年痴呆的前兆(记忆力下降不一定就是老年痴呆)(1)

记忆力不好是老年痴呆的前兆(记忆力下降不一定就是老年痴呆)(2)

记忆力不好是老年痴呆的前兆(记忆力下降不一定就是老年痴呆)(3)

“刚想说话,却忘记要说的事情了。”“早上出门总怀疑门没锁。”“想要找手机,快把周围翻个底朝天了,才发现手机就在自己衣服兜里……”如果这些情况经常出现,千万不要不当回事,这些可能都是记忆力减退惹的祸。本期我们邀请上海同济医院记忆减退专病门诊副主任医师李云霞谈谈记忆力减退那些事儿。

年过30,大脑开始衰退

34岁的张女士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每天要处理家庭中很多琐事,时间长了就容易健忘,为此她特意准备了一个记事本,“每天都随身带着这个本,上面记录着近期要做的事情,要不心里都不踏实”。张女士说,从陪老人看病到孩子教育、家庭生活等事情,有时觉得脑子都是乱的,记忆力也不好了,觉得脑子都不够用。

生活中很多人都对张女士的感触感同身受。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其实,记忆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这本来就是个自然现象。《美国医学会杂志》曾刊文指出,人的大脑从30岁开始衰老;40岁后,人体新陈代谢逐渐变缓,大脑细胞功能随之减退,体力、记忆力、反应力下降,定位能力、身体协调性不及以前;60岁后,大脑以每年15%的速度萎缩。

“记忆减退是一种症状,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都可以出现,其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无论是生理性的老化,还是病理性的因素,都可能或多或少经历过记忆减退。”李云霞说。

李云霞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减退是一种自然规律。然而,也有的人才30多岁,就出现记忆力不济的状况。还有的人,记忆力衰退速度很快,这就有点不对头了。

高血压可导致记忆力下降

人们常常会把记忆力下降归咎于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体积确实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小,功能也会有所下降。但是还有一些原因也容易造成记忆力减退。

“首先是睡眠不足,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恢复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每天坚持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这样有助于增强人的记忆力。其次还有避免经常独处。”李云霞说。

人需要交流和沟通,快乐积极的情绪对增强人的记忆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一项针对高龄老人的研究发现,家庭和睦,生活快乐的老人,通常记忆力减退的速度都会比较慢,相反,独处的老人,生活中缺乏乐趣的老人,他们的记忆力减退的速度就要快上许多了。所以,经常出去走一走,和朋友喝喝茶,发展点业余爱好,对提升记忆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不要每天待在微信朋友圈里。

有研究表明,吸烟的人记性通常会更差,原理上解释是,吸烟时不仅会吸入有害气体,还会减少氧气的吸入,这样会让大脑长期处于缺氧状态,时间一长,就会损害人脑的记忆能力。“不爱运动也容易患痴呆。”李云霞说,越长时间不运动,患痴呆的概率就会越高。有研究表明,适当的有氧运动对人的短时程记忆有影响,对长时程记忆的影响非常显著。适当的运动有利于人体的血液循环,能更好地为脑部供氧,保持脑部的活跃,自然记忆力也就更好了。

此外,神经衰弱、抑郁症、脑动脉硬化、慢性鼻窦炎等也是导致记忆力减退的常见原因。李云霞表示,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若记忆力有明显波动,可能是脑动脉硬化严重的结果。

记忆力减退不一定是老年痴呆

83岁的王奶奶前不久因“行为异常两个月”到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王奶奶的老伴3年前去世后,一直一个人独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但是家人发现近一年以来王奶奶忘性很大,有两次忘记关煤气灶。平时能够独自去小区花园里散步,但出现一次找不到家门的情况。

由于家人不放心王奶奶一个人居住,前不久王奶奶被送往护理院。在护理院,王奶奶的一本常用的记事本找不到了,她找遍所有的角落,并开始变得担心、焦虑、夜间难以入睡。常常半夜起来寻找并藏好自己的东西。非常的多疑,总是怀疑有外人会偷自己的东西,并且容易情绪激动,一点点小事就会大吵大闹,但吵闹的内容总是“你们偷了我的笔记本,给我还回来”。经医院初步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伴焦虑状态。

研究显示,65岁以上的人有5%至8%患有失智症,85岁以上则增加到25%以上。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很多,主要为大脑退化的老年失智症,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约占60%。李云霞说:“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失智症的患者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家中长辈若有记忆力衰退、说话表达困难、判断力变差、个性急剧改变、重复问问题、对生活事物失去兴趣,甚至在熟悉的地方走失等情形,应及早就医进而早期诊断及治疗。”

此外,社会上对于认知障碍的认识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很多老人对认知障碍有着些许害怕心理,稍有忘事便非常担忧,生怕自己患了老年痴呆,给家人增加负担,于是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以至于因恐成疾,甚至形成假性痴呆。李云霞表示,记忆力减退不一定是老年痴呆,它是一种症状,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都可以出现。

味精可预防记忆力下降吗

吃味精可以有效预防记忆力下降?对此,李云霞表示,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在消化过程中能分解出谷氨酸,后者在脑组织中经酶催化,可转变成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味精摄入过多时,这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就会使人体中各种神经功能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出现眩晕、头痛、嗜睡、肌肉痉挛等一系列症状。”李云霞说,有人还会出现焦躁、心慌意乱,部分体质较敏感的人甚至会觉得骨头酸痛、肌肉无力。

另外,过多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还会抑制人体的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妨碍骨骼发育,对儿童的影响尤为显著。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还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

此外,李云霞表示,当前社会大众对认知训练的了解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大多数人还认为认知训练就是一种简单的活动手脚,类似强身健体的游戏锻炼,对认知训练产生轻视的心理。也有基于商业目的的脑力游戏公司夸大智力游戏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事实上单纯智力游戏并不能有效地改善认知功能。”李云霞说,认知训练的方法选择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评估,制定科学严谨的方案。认知训练的实施更是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这些科学的认知训练相关知识需要通过主流媒体向大众普及。

睡足觉可延缓大脑衰老

“睡足觉可延缓大脑衰老。”李云霞说。很多人熬夜后发现第二天的精神和体力有所下降。“睡够7小时”的说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一般青少年睡够7-9个小时,孕妇保证8-9个小时,儿童每天睡10-12个小时。睡眠时间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判定,只要睡醒后有解乏的感觉、身体舒适,便是有效睡眠。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健康饮食,坚持低脂、低盐、低糖,均衡的膳食营养,补充叶酸和B族维生素,多吃粗粮、鱼类、坚果、蔬菜水果等‘健脑’食品。”李云霞表示,粗粮能为大脑提供稳定持续的能量,优质蛋白质能促进脑细胞生长和防止脑力衰退,坚果富含营养有助于让大脑清晰思考,富含抗氧化剂的果蔬能对抗自由基对大脑的损害,保护记忆力。

“保持乐观心态也很重要。”李云霞说。心情愉快会影响体内激素水平,新陈代谢水平变高,大脑供血、供氧充足。我们有时需要培养反向思维,乐观看待事物。“比如摔跤骨折,不要想着自己有多倒霉,而是想想只是骨折,并没有失去宝贵的生命。”此外要多运动,每周两次30分钟锻炼。一周出去两次,每次30分钟太极拳、快走或其他户外活动,不仅利于大脑血液循环,还对控制胆固醇、调节血压有积极影响。运动健脑越早越好,任何年龄开始都不晚。

文/本报记者 张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