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要吃大饺子(冬至好吃不过饺子)(1)

岁数大的北方人好像对饺子都有一种近乎病态的喜爱。在他们眼里,多吃几口饺子,是当年北方农民想象力的极限,甚至穿凿附会成冥冥之中的天意:李自成原本能做十八年的皇帝,就因为打下北京城后连吃了十八天的饺子,提前把年过完,最终灰溜溜地交出了龙椅。

冬至要吃大饺子(冬至好吃不过饺子)(2)

在《清宫回忆录》里,康熙第十四子的后人撰写的文章写道,自己的先辈虽然被亲哥哥雍正软禁了多年,但一直非常乐观,放出来之后每天都笑呵呵的,死时也是颇为幸福:嘴里还含着半个煮饽饽(满族人对饺子的称呼)。整篇文章充满了自豪感。北方有句俗语:“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确实,躺下了还把饺子吃了,岂不快哉!

冬至要吃大饺子(冬至好吃不过饺子)(3)

饺子的构成极为简单,除了皮儿就是馅儿。相比起面皮儿的种类和工艺,馅儿是千变万化,不拘一格。老北京西单曾有一家饭馆,名叫聚仙居。饺子是血馅儿的,用的鸡鸭血、胡萝卜、虾皮、木耳、香菜等等,据说吃了能清肺祛痰。

唐鲁孙说他在无锡蠡园吃过一次用隔年的干玫瑰花瓣、核桃碎末和蜂蜜做成馅儿的饺子,这种饺子应该和妙玉用梅花上的雪水泡的茶很搭。实际上,《红楼梦》里饺子只出现过一次,螃蟹馅儿的,贾母还嫌油腻没有吃。

冬至要吃大饺子(冬至好吃不过饺子)(4)

《红楼梦》虽写的是金陵,其实是一个北京、南京的集合体。王朔曾说书中的“骚鞑子”什么的都是典型北京话,可贾宝玉他们吃穿用度更像是南方人。过年也没安排饺子,吃的是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偶尔露面的饺子则更像是两餐之间的小点心。

东北人描写饺子则走刚猛路线。黑龙江籍作家阿成的随笔《小酒馆》里写道:旅途劳顿的“我”走进大兴安岭脚下的一家小酒馆,点了四个菜,喝了四两酒,还吃了盘饺子,羊肉萝卜馅儿的。知道阿成怎么形容那盘饺子吗?——“小猪儿一样”。相信我,不用吃,看见这几个字就饱了。

冬至要吃大饺子(冬至好吃不过饺子)(5)

平心而论,不论是哪种馅料,熟了以后总会面目模糊地凝固在一起,让人不由得起疑心。在美剧《别对我说谎》里,那个能通过观察小动作来分析他人心理的专家莱特曼,异常坚决地拒绝了助手递过来的饺子,原因就是,他从来不吃看不见的肉。

相比之下,还是意大利人对吃更有发言权也更有感情。著名足球教练安切洛蒂在自传里写道:“一天晚上在圣西罗球场,由于我坚持使用西多夫,一些球迷向我表达不满,有一个人声音比其他人都大,他用意大利语喊:‘滚回帕尔马吃你的饺子去吧,你这头猪!’‘去你的。’我用优雅的法语回应道。不过,我不是在维护西多夫,我只是不能忍受有人侮辱如此好吃的饺子。”

冬至要吃大饺子(冬至好吃不过饺子)(6)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生活圆桌”栏目读者投稿文章。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三联生活周刊》投稿邮箱

个人问题投稿

yourproblem@lifeweek.com.cn

微信公号投稿

zhuangao@lifeweek.com.cn;zhuangao2@lifeweek.com.cn

读者来信投稿

letter@lifeweek.com.cn

生活圆桌投稿

roundtable@lifeweek.com.cn

头条号“粉丝信箱”

toutiaoxinxiang@lifeweek.com.cn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你还会说方言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