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炒芦蒿发苦怎么回事(芦蒿青脆意味深)(1)

近日读南宋作家林洪的《山家清供》,期初不太理解,不就是一些当时的山野特别是春天的野菜、素食菜谱吗?看了主编这本书的费勇先生的一段话就明白了。

"先说书名,'山家'是指山野人家,'清供'是指清淡简雅的食物,'山家清供'就是指山野人家的清雅吃食……其目的在于推崇山林之味,倡导简谱自然的饮食方式。通俗地说,就是教你如何做一枚清新高雅有格调的吃货"。

其次,这本书功能齐全,既是菜谱,又有掌故,既有朴素的饮食美学,又有静雅脱俗的诗词,还有食疗养生,总有一款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最关键的是,它还是一部结合作者林洪人生轨迹的饮食文化随笔。

近日偶读《光明日报》光明文化周末徐廷华的《芦蒿》一文,被文章对芦蒿的描述所吸引,也印证了《山家清供》对芦蒿的解读,林洪称芦蒿为蒿蒌菜(蒿鱼羹),其实就是江浙一带的蒌蒿菜,春季的常见菜品。

林洪在江西求学时,常吃这道清脆爽口的菜,很是喜欢。偶然与李竹野(其人生平不详)成了邻居,因为他也是江西人,所以就询问李竹野关于这道菜的事情。

李竹野说:"《广雅》中叫蒌,生长在田里面,江西人用来在鱼羹。陆玑所著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说'叶子像艾叶,白色,可以蒸来做菜。'就是《诗经.汉广》一诗中'言刈其蒌'中的蒌。"

林洪认为,李竹野是李怡轩(其人生平未知)的儿子,曾跟随西山处士学习"宏词"(始于唐的考试科目)科,识得很多草木,应该错不了。

苏东坡有一首人们熟知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描写蒌蒿清绿欲滴的样子,春色跃然而出。

古人对大自然的钟爱,对时令野蔬的认知、刻画、食用,加之诗情画意,比现代人有过之而不及,从林洪和苏东坡的菜谱、诗句、掌故、友情、爱情可见一斑。

这不就是中华文化抑或是食文化的渊源吗,记得住乡愁,记得住山野菜,记得住根系在哪里。

今天我们来探讨饮食或野菜的前世今生,实际上是对饮食作为一种文化来发掘整理和传播。顾文豪《舌尖上的文明史》写到,不论是对昨日世界的唤起,还是探寻时世变迁的深因,食物,都不再是简单的果腹之物,相反,它全面参与到了个人记忆与整体社会的塑造过程中。

味道已不是过去一小群贵族和欧洲皇室、阿拔斯王朝或中国皇家文化的专利,也不是当今前沿美食家的特权。美食体现了一个族群的世界观与审美观。食物及其质地不仅事关味道,更与人类自由息息相关,我们采集、加工、买卖及其料理食物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必要的工业,更是生活的艺术,可以展现生命的意义。

传统与创新,饮食与健康,繁杂与简约,饕餮与平衡,极致与中庸,都是美食、饮食的内涵和外延,味蕾与快感,创新与发展,主食工业化与手工制作,一直从舌尖传导在精神层面的美感、快感、辛福感,寻求食材的来源、制作的精良,呈现的美轮美奂,达成健康的体魄和道德精神礼教的完美结合。

饮食、美食从中国的"吃了吗"到"吃什么象什么",从果腹、吃饱,到吃好吃精吃细,到追求原生态和本真,周而复始,这里面包含中国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恒念物力,简约为本,包容并蓄,感恩馈赠,自我修养,和睦团结等等。

但是纵观中国美食、饮食和农耕文明、粮食安全,无不是从数量到质量的演变,任何时候都不忘初心,饱时不忘饥时,多是不忘少时,追求美食与美味、极致与简约、健康与膳食、数量与质量、华丽与本真、传统与创新的完美平衡。美食折射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演变,更展示人类繁衍和走向文明的进程,塑造精神世界的自我和群体融合,戮力寻求真善美。

味道的力量是什么?是文化的力量,是亲情的力量,是家国的力量,它从千百年走来,从野蛮走向文明,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是生活的原动力,一日三餐折射老百姓的平常生活,是那么熨帖,那么鲜活。

味道的力量给予我们,是保持一个不忘初心、记住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心态,保持食材的本真,简约不奢侈,节约不浪费,简单不折腾,汲取家庭美德力量,体悟父辈的艰辛,感恩自然回馈,回归民族和家庭的根系。

(孙晓明 孙辰龙)

孙晓明系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理事

通联地址:山东省泰安市粮食局直属分局(泰安市东岳大街2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