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旅游线路规划(越夜越美丽一批文旅)(1)

上周六晚,虽然天空飘着细雨,周敏还是决定和闺蜜一起到华贸天地体验“粤夜惠精彩”文旅嘉年华。她们在现场欣赏了惠州本土特色演出节目,试吃了各种本地美食手信,并为父母买了他们爱吃的观音阁黑糖和郭师傅月饼。

这场文旅嘉年华在华贸天地连续上演三晚,共设超40个特色摊位,打造了一场融旅游、文化、手信、美食、文创于一体的夜间集市嘉年华。

近几年,以华贸天地、水东街、祝屋巷为代表的“城市型、年轻态”的文旅“夜经济”地标正在惠州快速崛起。未来,惠州将打造以城区为核心、各县区特色旅游区为支撑的夜间经济重点集聚区,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共同打响文旅“夜经济”品牌。

惠州市旅游线路规划(越夜越美丽一批文旅)(2)

文旅嘉年华带热集市经济

夜色弥漫,华灯初上,人间烟火气开始升腾,市民的夜生活开始了。

“平时经常和闺蜜来华贸,吃完晚饭后,逛逛街或者看一场电影,一个晚上就过去了。”周敏说,刷朋友圈看到华贸天地有手信展和非遗演出,就算下雨也要过来体验一下,在她看来,不少惠州特色活动都很有意思,尤其是龙门非遗节目《舞火狗》让人惊艳。

周敏经常光顾的华贸天地位于惠州城市中心,自2011年开业以来成为市民夜间餐饮、购物、观影的首选地之一,2018年升级为国家3A级景区,诸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上周末,“粤夜惠精彩”文旅嘉年华在这里连续上演三晚,设置网红打卡点、文创娱乐、手信展销、互动体验等满足市民夜生活的业态及场景。除了精彩的乐队演出和非遗展示外,现场还设有超40个特色摊位,市民可现场试吃、购买惠州手信50强产品。

“以前不知道,惠州原来有这么多本地美食和手信产品,试吃了一下感觉还不错,有小时候的味道。”周敏说,以后朋友来惠州玩就好办了,把惠州手信50强清单列出来,带他们吃麻陂肉丸、酿春、阿嫲叫、黄金酥丸,买郭师傅月饼、南源楼月饼、博罗凉果、观音阁黑糖。

记者在现场留意到,文旅嘉年华现场还汇集了酒店、精品民宿、优质的旅游产品和实惠的旅游路线,供市民游客参考选择。不少市民在现场体验博罗红脚艾艾灸、酥醪山人艾糍制作、龙门农民画衍生品创作和客家古法蓝染围巾等项目。

惠州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文旅嘉年华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内容丰富多元的夜生活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将点亮惠州城市中心的“夜经济”,进一步激发惠州城市的活力。

事实上,为刺激城市消费、提振商圈氛围,华贸天地积极探索“夜经济”发展模式,今年暑假期间结合“市集经济”启动了一场“夏夜游园会”,延长夜间营业时间。

负一层华贸广场至9号街中逾50家店铺延时营业至24时,现场设有“夏乐进行曲”乐队演出、“灵感研究所”文创分享沙龙、“拾趣乐园”游戏区、“自由新青年”潮玩区等,通过“夜市 演出 游戏”活动模式,让市民在享受市集热闹的同时,体验“遨”夜的酷爽。

惠州市旅游线路规划(越夜越美丽一批文旅)(3)

夜间消费延伸至各个领域

与华贸天地一江之隔的惠州西湖,因苏东坡而得名并扬名于世。近年来,一场场流光溢彩、灯景交融、烟火气缭绕的西湖花灯点亮了西湖的夜。西湖花灯已经连办十三届,成为惠州一张夜游名片。2019年灯展期间,惠州西湖景区共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夜间观灯达124.6万人次。

从“夜市桥边火”到“千灯夜市喧”,西湖花灯是惠州早期布局“夜经济”生态、重构城市另一种美的缩影。目前,惠州“夜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由早期夜市、KTV、商场等传统业态,逐步向涵盖“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化消费业态转变,以顺应市民由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的趋势。以华贸中心、水东街、祝屋巷为代表的一批“城市型、年轻态”文旅夜经济地标正在快速崛起。

惠州市旅游线路规划(越夜越美丽一批文旅)(4)

位于桥东的水东街是一条极具惠州古城文化特色的骑楼街,见证了惠州古代、近代商业的兴起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几经兴衰沉浮,于2019年元旦重新开市营业。如今,水东街不仅成为惠州文旅新地标,更是惠州上班族享受夜生活的好去处。

8月20日下午,水东街各街巷的店铺开始热闹起来,工作人员忙里忙外,打扫卫生、厨房备货,为即将到来的客流做好充足准备。过了6时,附近的人流开始增多,除了周边居民来“放风”外,不少上班族也相约过来品尝美食。目前,水东街已引进水东茶楼、大龙火锅、凯撒餐吧等比较大的餐饮店,沿街也有烧烤、炸鸡、麻辣串等地方特色美食。

“水东街的夜经济,准确来说是从晚上8点开始的。”水东街餐酒吧COMMUNE楼面主管程冷说,“我们的客流高峰一般在晚上8点至12点,很多客人带着朋友来这儿点一杯酒,一坐就是一个晚上。”与COMMUNE不同的是,深受年轻人喜欢的HOUSE电影剧场晚上9时开场,直到凌晨4时结束。因为惠州仅此一家电音剧场,HOUSE基本每天都是满场的状态。

作为水东街项目的运营方,奥动文化旅游投资(惠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华磊介绍,水东街一期商业建筑面积41661平方米,70%左右的店铺已完成招商,商业布局主要以品牌酒吧、电竞文化、主题餐饮等夜间消费业态为主。

陈华磊介绍,目前水东街已有HOUSE、COMMUNE等4家酒吧正在营业中,另有8家风格不同、体量不一的酒吧将陆续进驻,预计10月中下旬全部实现营业,将打造成集清吧、嗨吧、餐吧等各色酒吧于一体的特色酒吧街。

水东街之外,惠州环西湖周边还形成了4条“夜经济”消费街区,分别是下角祝屋巷文旅街区、惠州商业步行街、滨江路休闲街区和惠沙堤一路酒吧街。

除了餐饮、购物和娱乐消费,惠州的夜间消费已经延伸到文旅体各个领域,文体场馆也开始在“夜经济”的舞台上唱主角。今年下半年,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将推出第二届大剧院艺术节,包括中国新话剧巅峰之作《白鹿原》、陈佩斯、杨立新主演的话剧《戏台》、经典话剧《雷雨》在内的26部31场剧目,将陆续与惠州观众见面。值得一提的是,31场剧目上演时间均在晚上,让惠州“夜经济”越来越有文化味。

惠州市旅游线路规划(越夜越美丽一批文旅)(5)

文化旅游夜经济品牌计划即将启动

据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购物中心每天18时至22时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1/2,“夜经济”已成为城市消费的“新蓝海”。

“夜经济”带来的是幸福生活的烟火气,呈现的是城市文化的独特底蕴。“半城山色半城湖”的惠州,不仅有着南方古韵里的诗情与画意,更有着粤港澳大湾区的热情和兼容,目前已成为珠三角游客热衷的出游地。

街头巷口吃个串儿,购物商场“买买买”,文化场馆看一看,惠州夜经济既舒畅了市民游客的身心,也让消费暖流、经济热度陆续回升。

惠州市旅游线路规划(越夜越美丽一批文旅)(6)

数据显示,惠州文旅复苏指数排名广东前列,暑期全国100个旅游热门目的地排行中,惠州位居广东省前列,酒店等过夜旅游产品销售居全省第三。受滨海旅游带动,6月、7月过夜游的游客人数比去年同期实现30%以上增长。

游客过夜率的上涨,说明惠州已经形成一批有品质的滨海过夜旅游产品,旅游夜间经济日益兴旺,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享受这里的夜生活。

在餐饮、购物与灯光秀之外,如何给市民游客营造更加多元化、差异化的夜间消费场景,或将成为城市竞争的一条新赛道。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钟亮介绍,在国家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的战略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惠州正谋划夜游惠州一系列活动,目的在于积极发展户外经济、夜间经济、体验经济,打造夜集、夜购、夜游、夜秀主题活动,激活消费增长点,提升城市活力,为“双循环”注入新动能。

接下来,惠州将启动文化旅游夜经济品牌计划,打造以城区为核心、各县区特色旅游区为支撑的夜间经济重点集聚区,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共同打响“夜经济”品牌。

记者了解到,惠州将推动文创“夜经济”消费带发展,充分利用两湖两江,以桥东滨江片区“夜经济”为示范点,发展特色餐饮、咖啡厅、酒吧、深夜书店和特色民宿等适合夜间消费的餐饮休闲业态,以电子音乐、潮流派对等多元文化彰显包容的城市气质。此外,探索组建“夜经济”优选商家联盟,推出惠州全域旅游优选商家联盟“优”计划,实施一套文旅消费优选商家识别系统,搭建优选商家平台,丰富夜游、夜食、夜购、夜演、夜娱、夜宿“六夜”业态。

【记者】糜朝霞

【摄影】王昌辉

【作者】 糜朝霞;王昌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