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术语大全

摩托车的专用术语 摩托车术语大全(1)

作为一句骑友,摩托车术语你都知道吗?如果不知道,那可是会让别的骑友笑话的。为了不在别的骑友面前出糗,总结了比较常见的摩托车术语,赶快来学习吧。

1.气缸直径:气缸直径简称缸径,是气缸的内径,单位用mm表示。

2.活塞行程:活塞运行在上下止点间的距离,单位用mm表示。

3.上止点:活塞离曲轴中心线距离最大时的位置。

4.下止点:活塞离曲轴中心线距离最小时的位置。

5.气缸工作容积:气缸工作容积通常称为“排量”,是活塞在上、下止点之间所扫过的容积,单位用ml或cm3表示。

6.压缩比:气缸最大容积与最小容积(均包括燃烧室容积)的比值,也称几何压缩比。

7.有效压缩比:发动机扫(进)气口和排气口开始全部关闭那一瞬间的气缸容积与气缸最小容积(均包括燃烧室容积)的比值。显然,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正式从这一瞬间开始被压缩。

8.曲轴箱压缩比:曲轴箱最大容积与最小容积(均包括扫气道容积)的比值。

9.工作循环:由扫(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等过程组成的循环。每一个工作循环完成一次燃油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工作。同时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曲轴连杆机构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输出扭矩。

10.往复活塞式汽油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油,经过气化,变为汽油与空气混合均匀的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再经过压缩、点火燃烧释放热能而推动活塞作直线运动,当活塞到达下止点后,又借助惯性向上止点运动并开始进(扫)气和压缩,与此同时,将热能转化机械能。这种内燃机即为往复活塞式汽油发动机,简称汽油机。目前的摩托车绝大多数用汽油机作动力,平时所称的摩托车发动机,即为摩托车用汽油机。

11.二冲程发动机:由活塞经过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汽油机。

12.四冲程发动机:由活塞经过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汽油机。

13.扫气过程:借助于扫气口和排气口之间的压力差,用新鲜的可燃混合气驱赶废气排出气缸的过程,简称扫气。

14.扫气效率: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留在气缸内的新鲜可燃混合气与气缸内含有一部分废气的总气体量之比。

15.气缸压缩压力:在不燃烧的情况下,仅由活塞压缩产生的气缸内最大压力。通常将气缸压力表安装在火花塞孔上,用电机拖动发动机旋转到指定转速而测得。

16.点火提前角:压缩过程中火花塞跳火的瞬间到活塞行至上止点时的曲轴转角。

17.配气相位:以活塞在上下止点为基准的扫(进)气、排气机构的开闭时间,以曲轴转角计算。

18.残余废气:在刚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后,残留在气缸内的废气。

19.积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完全燃烧的一部分炭粒和杂质沉积在燃烧室表面、活塞顶部、活塞环槽及排气口等零件部位的现象。

20.爆震:爆震又称爆燃,是一种故障现象。汽油机在运转过程中,由于局部可燃混合气完成焰前反应而引起自燃,并以极高的速度传播火焰,产生带爆炸性质的冲击波,发出尖锐的金属敲击声。

21.气阻:发动机供油系统及其管道中的汽油,由于高温的影响产生气化而出现供油中断的现象。

22.标定功率:由发动机制造厂自己标定的功率,是发动机用户及质量检验机构判定其产品功率指标合格与否的依据。

23.标定转速:发动机发出标定功率时的转速。

24.最大功率:节气门全开时,发动机允许在短时间内运转发出的最大净功率。这里所讲的“短时间”是指发动机稳定运转,自动油耗测量仪测完油耗所需要的时间。

25.最大功率转速:发出最大功率时的转速。

26.净功率:发动机装有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全部附件,在发动机实验台上按制造厂规定的转速运转时。所测得的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输出的有效功率。

27.有效功率:通常是曲轴直接输出的功率减去机械损失的功率所剩下的功率。机械损失功率实在不燃烧的条件下,用测功机拖动发动机达到标定转速时,在动力输出轴上(如变速器输出的链轮轴)测得的功率。

28.机械效率:有效功率与曲轴输出功率之比值。曲轴输出功率又称为指示功率。

29.储备功率: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与标定功率的差值。有时也可以理解为最大功率与实际使用中多数情况下需要的功率之差值。

30.最大扭矩:节气门全开时速度特性曲线(即外特性曲线)上的最大扭矩值。

31.最大扭矩转速:对应最大扭矩值下的发动机转速。

32.速度特性:试验时,将节气门固定在一定的开度,用改变负荷的方法测出数个间隔大体相等的转速下的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然后,分别将不同转速时的功率点连接起来(扭矩和燃油消耗率曲线也如此)画成曲线,这个曲线即速度特性曲线,这种试验方法称作速度特性试验。

33.外特性曲线:在不同的节气门开度下进行速度特性试验,可以画出各个节气门开度的速度特性曲线,这些曲线大致走向平行。在纵向,节气门开度越大,曲线越*上,而节气门全开时的速度特性曲线处于最高位置,基本上把小于节气门全开的其他节气门开度的速度特性曲线覆盖起来。由于该曲线位于最外侧,故称为外特性曲线。

34.最低空载稳定转速:在不带负载的工况下,发动机以最低转速稳定运转时测得的转速,通常称作“怠速”。按标准规定,怠速必须是发动机在空载状态下,连续运转15min,转速波动率为±10%,每3min测一次。显然,怠速越低,发动机的怠速性能越好。

35.最地燃油消耗率:在外特性试验中画出的油耗曲线上,曲线最低点标示出的燃油消耗率。摩托车发动机油耗曲线越平缓,表示出在不同速度下的油耗都接近最低燃油消耗率,摩托车的经济油耗最佳。

36.敲缸:发动机在怠速状况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裙部敲打缸体,发出“当、当、当…”的声响,这一故障现象称为敲缸。轻微的敲缸能在发动机进入热平衡状态后自然消失。

37.抱缸:由于活塞与缸体配合间隙小、活塞热膨胀系数大以及发动机过热等原因,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活塞与气缸粘在一起而停止运转,所以又称为“粘缸”。

38.拉缸:活塞在运行中,其裙部与气缸壁发生拉伤现象,轻则拉毛,重则拉出沟槽,造成“两败俱伤”。

39.混合润滑:混合润滑是二冲程汽油机的一种润滑方式。它将汽油与润滑油按一定的容积混合比均匀混合起来注入油箱,通过供油系统,在化油器中雾化后与空气一起进入气缸,油雾中的一部分润滑油*其粘性附着在活塞和气缸壁及连杆大、小头轴承上,起到润滑作用;另一部分则参与燃烧。这种润滑方式的优点是不用另设润滑机构,从而简化了发动机结构;缺点是不论发动机工况怎麽变化,润滑油量不能改变,润滑不尽合理,因此,这种润滑方式正被淘汰。

40.分离润滑:分离润滑是二冲程汽油机的有一种润滑方式。发动机运行中,机油从机油箱流入机油泵(俗称点滴泵,柱塞式结构),机油泵通过油管将机油泵入化油器主通道,经高速气流将其雾化后与雾化的汽油和空气一起进入气缸。分离润滑原理与混合润滑方式相同,所不同的是,由于机油泵与发动机曲轴联动,曲轴转速越高,泵入的机油量也越大,故而比混合润滑合理。这种分离润滑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二冲程摩托车发动机上。

整车部分

1.空车质量:在不载入(包括驾驶员和乘员)或不载货的情况下,摩托车加满汽油和机油时的质量。

2.厂定最大总质量:制造长考虑到特定运行情况,材料强度,轮胎承载能力等因素所确定的空车质量与装载质量之和。

3.厂定最大装载质量:生产厂允许的最大装载质量,实际上是厂定最大总质量减去空车质量。

4.厂定最大轴载质量:制造厂考虑到特定运行条件,材料强度,轮胎承载能力等因素所确定的分配到轴上的质量。轴载质量的多少决定了装载质量的分布情况。

摩托车的专用术语 摩托车术语大全(2)

摩托车常用术语

1、排气量

指发动机气缸容积,以毫升(CC)为单位,摩托车型号名称中的数字 通常反映的就是排气量。如“嘉陵 125”即指排气量 125CC,排气量越大, 发动机功率也越大。

2、助动车、摩托车如何区分

排气量为 36CC 以下的摩托车叫助动车,上白色助力车牌;排气量 36-50CC 的叫轻便车上蓝牌,50CC 以上的摩托车上黄牌。

3、四冲程、二冲程

指发动机工作方式。四冲程发动机做功一次,活塞上下往返二次,分 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步,二冲程发动机做功一次,活塞只上下往返一次。四冲程发动机结构复杂,造价高,工作平稳,噪声小,省油,污染小。

二冲程发动机结构简单,噪声大,油耗较大,不但烧汽油,还需烧 2T 机油,发动机尾管排出较浓蓝烟,污染大,国内大中型城市已开始禁止二 冲程摩托车上牌。但二冲程摩托车爆发力强,维修简单,适合赛车和山区爬坡使用。

4、档位变速和无级变速

档位变速是通过离合器和变档杆的配合来改变发动机的传动比,分为 1至 4 或 5 个前进档来控制速度。

无级变速是通过油门手柄的旋转来控制发动机转速,继而靠离心力来 调节发动机传动比,在操作上就非常简单安全,油加多大,就跑多快,松 开油门,就减速直到停止。

5、自动离合车

一种没有离合器手柄,但有档位的变速方式,一般都用在 100CC 以下 排量的弯梁车上,它既有无级变速的简单和安全性,又有档位变速的省油 特性,是风靡港台与东南亚的车型。

6、真空胎

近两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橡胶轮胎,因其没有薄而软的内胎,故不会在 高速行驶中因爆胎或突然刺破而使车辆失控,真空胎在被刺破后,仍可低 速行驶,但质量真正过关的真空胎可价格不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