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上海县和原闵行区,设立新的闵行区,以原上海县和原闵行区的行政区域为新闵行区的行政区域。三十年来,闵行经历了哪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城市面貌、城市功能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闵行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2022年9月26日,由中共闵行区委、闵行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闵行区委宣传部承办的“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新闵行区设立30周年主题展在海派艺术馆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共分为9个篇章,运用近千幅图片、视频以及近百款实物,展现了闵行30年来在经济发展水平、城区综合实力、产业发展能级、人民生活品质、社会文明程度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

上海市首批闵行区“三区”名单(上海闵行区迎来)(1)

2022年9月26日,上海海派艺术馆,“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新闵行区设立30周年主题展正式拉开帷幕。上海闵行区 供图

闵行居民对上海地铁一号线特别有感情,1997年地铁1号线延伸到莘庄,带动地价上涨、房产热销、人口集聚、商业繁荣等,给闵行发展带来深远影响。2003年,闵行独立投资的莘闵轻轨开通,进一步提升了闵行南部交通的便捷性。目前,闵行已建成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体系,全区路网密度由0.93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3.77公里/平方公里,途经闵行的轨交线路达11条,道路总里程达1406.86公里,公交线路总长1088.4公里,分别是建区之初的4.1倍、1.9倍。

上海市首批闵行区“三区”名单(上海闵行区迎来)(2)

主题展上展出的巨幅照片“浦江郊野公园”。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

闵行在全市最早提出了建设大型绿地和城市森林、创造环境优势的发展理念,积极实施多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区中小河道全面消除黑臭,市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浦江郊野公园(一期)等一批生态空间建成开放,公园数量达126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全市领先,达10.65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达18.3%,绿意盎然的环境品质初步呈现。

建区之初,闵行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外资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闵行又牢牢抓住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举办进博会的重大历史机遇,推进虹桥商务区发展,当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闵行正迈向高水平开放发展新阶段。目前,基本建成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枢纽片区,已落户企业约9000家,其中外资企业500余家。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等高能级功能性平台陆续投入运行。

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表示,全区生产总值三十年年均增长14.7%,2021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843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区级财政收入分别达892.8亿元和331.1亿元,是1992年的166倍和79倍;工业总产值达3910亿元,是1992年的4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09亿元,是1992年的116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2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