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一家人做竹笋饼(乡村记忆苦日子里的)(1)

还有一天,又是年,说的该是年话,才应景,应时光。

我所以说过的苦日子,不为别的,只为母亲。因为,她曾经吃过的苦太多,我还在怀念她………

大山里一家人做竹笋饼(乡村记忆苦日子里的)(2)

小时候真的太穷了。

五十年代生活过的人,任谁也会记得那段苦日子,尤其是我们乡村的孩子,记忆犹新。

今天,不说别的,只说烩饼子。

我想吃,吃母亲做的烩饼子。

小时候吃糠咽菜是常事,吃烩饼子可不是常吃的事。

虽然,母亲是“烩饼子”的高手,但因为,那个困苦年代吃“烩饼子”是件极为“奢侈”的事,多数人认为烩饼子吃太过浪费。所以,不到饼子无法下咽不会烩着吃。

大山里一家人做竹笋饼(乡村记忆苦日子里的)(3)

烩饼子,重在一个烩字。主料当然是饼子。

母亲做烩饼子时,切上少许的菜,几刀羊的脂。

爆香,当然是羊脂爆后的效果,几多老酱调色(没酱油的时代),放入适量清水,等水开后,调入适量的麦面糊,汤浓后,放入切好的饼子,一个开锅,即成。此为母亲做的烩饼子。

我喜欢母亲的烩饼子,其实,说到底,还是困苦年代贪婪的那一点腥味和一丝面粉罢了。

大山里一家人做竹笋饼(乡村记忆苦日子里的)(4)

后来,日子好些了,赶集上店的庄稼人家,怀揣两饼子,吃饭时分,找个小店烩烩吃,也是常有的事。

我见过,但没吃过,因为,我在七五年就离开了农村。所以记得烩饼子,觉得好吃,全凭小时候的记忆。

我想记录一下原汁原味的烩饼子已经不可能了。

大山里一家人做竹笋饼(乡村记忆苦日子里的)(5)

在还有一天就是新年的日子里,用剩饼代替饼子烩烩吃。

切好饼子,备好菜,割一点牛肉,成丝,切好葱姜蒜备用………

当我按照记忆做下来的时候,烩饼汤做好了……

好吃,是自然了。

但我吃不出过去的味道,不是食材,而是那个最关键的味道——妈妈的味道,真的不复存在了。

(壬寅年腊月初九)

大山里一家人做竹笋饼(乡村记忆苦日子里的)(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