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儒将,就是有学识、风度儒雅的将帅。通俗一点说,就是文化人领兵打仗,而且还挺牛。史上儒将不少,今列五位,有张飞,一位炮击努尔哈赤,打残皇太极,一位飞笔杀倭冠,一位保住大明江山,一位仅次颇牧卫霍。

张飞最厉害的五个武功 史上五大儒将有张飞(1)

张飞(?—220年),三国蜀汉猛将,官至车骑将军,封新亭侯、西乡侯。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出身屠户,燕颔虎须,豹头环眼,丑陋凶悍,文盲加老粗,生性鲁莽,没头没脑,整个一位莽夫。而在真实历史中,张飞出身贵族,身高1.85米左右,长得文文静静,因为他的两个女儿都是蜀汉后主皇后,很漂亮,如果张飞模样差了,生漂亮女儿的概率不会高。张飞也不是莽夫,文化素质很高,精通草书,擅画美人,书画俱佳。张飞也不是莽夫,而是一位有智有谋有勇的儒将,与关羽并称“万人敌”。

张飞最厉害的五个武功 史上五大儒将有张飞(2)

袁崇焕(1584—1630),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后投笔从戎,出镇山海关。他在宁远大败努尔哈赤十三万人马,炮击努尔哈赤,使重伤毙命。后又打残皇太极,威震辽东。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率领大军,绕过袁崇焕驻防的辽东,直抵北京城下。袁崇焕两昼夜急驰三百余里,以9000士兵与皇太极10多万大军对阵于广渠门外,亲披甲胄,临阵督战,终于击退清兵,保住京师。皇太极施反间计,故意放走明朝太监,让太监给崇祯传口信,说袁崇焕通敌。开始崇祯并不相信,可温体仁等一再煽风点火,袁崇焕终被调回关进大牢。袁崇焕部将祖大寿得知消息后,毁掉山海关带兵跑了。崇祯害怕了,让袁崇焕写信,祖大寿才回来。这个时候,崇祯还在犹豫,是否杀了袁崇焕。温体仁等上书,催崇祯速决袁案。于是,崇祯便下了决心,以“擅杀大将,通敌叛国”之罪,判袁崇焕凌迟处死,而且判了明朝最高刑,3357刀。而行刑时,刽子手割了3600刀,还一条条卖他的肉。百姓不知内情,纷纷抢购“汉奸”肉。

唐顺之(1507年—1560年),明朝抗倭英雄,字应德,号荆川,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嘉靖八年(1529),唐顺之会试第一,因为大骂严嵩没当上状元,又因与主考官张璁性格不投,称病请假回家,后又因求见太子被削职为民。此期间,唐顺之读兵书练射箭学枪法,一介书生竟练成了武林高手。倭寇入侵东南沿海的时候,唐顺之被重新启用,到海上抗倭,他率领船队来到倭寇停泊在孤悬大洋中的三片沙,突然发动进攻,大获全胜,消灭倭寇1200人,击沉其兵船13艘,缴获无数战利品。倭寇派刺客行刺唐顺之,当时唐顺之正在写毛笔字,刺客飞身而至,唐顺之不慌不忙,说:“能否让我把字写完?”刺客举刀应允,观其写字,突然间,唐顺之一甩手,毛笔闪电般飞向刺客喉咙。刺客喉咙被毛笔刺穿,便倒地身亡。唐顺之文试第一,武功卓绝,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儒将。

张飞最厉害的五个武功 史上五大儒将有张飞(3)

于谦(1398─1457)。明朝名臣,浙江钱塘人,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兵部尚书。土木堡之变时,力主抗战,守卫北京,打退瓦剌军也先部,保住了大明江山。英宗复辟后,诬其谋反被斩,生前所作《石灰吟》家喻户晓。

张飞最厉害的五个武功 史上五大儒将有张飞(4)

陈庆之(484年―539年),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天监元年(502年),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大通元年(527年),44岁的陈庆之初次带兵,战涡阳取得大胜。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却富有胆略,善于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了不起的儒将。史上名人对陈庆之评价颇高,姚思廉的《梁书》赞曰:“陈庆之有将略,战胜攻取,盖颇、牧、卫、霍之亚欤。”意思是,陈庆之仅次廉颇、李牧、卫青、霍去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