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故事,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和有趣的延伸阅读。

观肖申克的救赎自己的感悟(读了3遍肖申克的救赎)(1)

当一个人知道他为什么活着时,他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我知道有这样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哪本书让你最感动?

《肖申克的救赎》 排名第一。

它使悲观者前进,使无助者强大,使困惑者思考,使绝望者看到希望

这本书不仅是关于安迪、红和旧布的,也是关于你和我的。

01

任何你不能离开的地方都是监狱。

第一眼《肖申克的救赎》, 它伴随着对不寻常生活的好奇和窥探欲望。

当我第三次读它的时候,我发现这样一本关于监狱墙内故事的小说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因为监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

任何你不喜欢、不能离开的地方,任何你不喜欢、不能摆脱的生活,都是监狱。

有多少人被困在他们一辈子都不喜欢的工作中,不得不忍受每天上班?

有多少人一辈子都陷在不好的情绪中,和另一半一起憎恨生活?

有多少人被困在一个狭小的地方,他们厌倦了自己的生活,眼睁睁地看着别人羡慕不已?

当你感到疼痛而不自由时该怎么办?

有些人是安迪,他已经聚集力量逃出监狱。

有些人是老布,逐渐麻木,习惯了一开始讨厌的生活,开始害怕其他生命,因为他已经成为一个在其他环境中无法生存的单维生物。

我想起了一位朋友,他刚毕业就吃了一碗铁饭碗,住在一家休闲的国有企业里,一年忙上一两个月。他拿着一份不能发财但不能饿死的工资,做着一份不能带来成就感和重要性的工作。

起初,我讨厌这样的生活,厌倦了部队的复杂,但经过短暂的斗争,我接受了我的生活。在短短的几年里,我已经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没有这样的生活我无法生活。

因为他没有能力面对外面的快节奏和竞争,就像老布不能面对飞驰的汽车和变化的世界一样。

老布自杀后,瑞德说了一些关于“制度化”的话:

“他只是被制度化了。在这里,他是一个有地位的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在外面,他什么都不是。

但我必须告诉你,这些墙很奇怪。当你第一次来的时候,你会恨他们。慢慢地你会习惯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没有他们你无法生活,也就是说,他们被制度化了。”

这些话总是让我想起一部电影《加勒比海盗2》 在“飞行的荷兰”号上,船员们把灵魂卖给了船长,日复一日地工作,然后逐渐炮击,最后成为船的一部分。这是这篇文章的一个很好的比喻。

观肖申克的救赎自己的感悟(读了3遍肖申克的救赎)(2)

02

自我设限是人生中最大的监狱。

真正的监狱是被迫进入的,但大多数“终身监禁”一开始是自愿进入的。

当你发现自己陷入困境时,面对这座监狱很容易宣布“我别无选择”、“我别无选择”和“我别无选择”。

“我什么也做不了。除了继续做这个低门槛的工作,我什么都做不了。”

“我太老了,扔不动了。”

“我总是热三分钟。我坚持不住了。”

“我的角色不适合。”

“我不乐意选择错误的伴侣,但现在离开已经太晚了。我的生活就是这样。”

“光是照顾孩子和做家务,我就筋疲力尽了。我还能做什么呢?“只要你愿意,镣铐随时都会送到你身边,高墙随时都会平竖起。

自我设限是人生中最大的监狱。

否定自己的可能性和可塑性,然后放弃寻找出路,放弃努力和抵抗,实际上就是在精神上画一座监狱,把自己判入狱。

安迪·托德买了一把锤子。起初,瑞德认为这是一种会发出很大噪音的违禁品。他犹豫了一下。

因为监狱方面虽然对黑市交易视而不见,但有一条红线,过了红线就麻烦了。

结果,瑞德拿到锤子时笑了。它太小了。他说:“用这个东西挖一条隧道需要600年。”

但瑞德认为挖这条隧道需要600年的时间。安迪花了19年时间挖掘它。

安迪想修缮图书馆并申请资金。老布说,

“孩子,我在这里经历了六个典狱长,我学到了一个永恒的真理。当你要钱的时候,没有一个典狱长不把他们的屁股打得像一个小军鼓一样紧。

他们只会花纳税人的钱为监狱做三件事:加高围墙、建造牢房和增派警卫。”

正如老布所说,监狱长以预算不足为由拒绝了。安迪无法从监狱长那里拿到钱,建议写信给州参议院申请资金。典狱长的声明是老布声明的2.0。监狱想申请资金。只有三件事,包括筑墙、增加牢房和派遣更多警卫。

正如监狱长所说,安迪的纪念品掉进了海里。每个人都认为安迪很愚蠢,因为他在做一件不可能的事。

但是安迪继续写啊写,州参议院终于厌倦了,给他分配了200美元,并捐赠了一批旧书和杂物。

安迪高兴地说:“它才写了六年。从今天起,我将每周写两封信。”

最后,州参议院被迫每年向图书馆拨款500美元。

每个人都同意申请补助金是不可能的。安迪只花了几年时间。

你看,事情很少糟糕到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总能找到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方法。

胶卷《肖申克的救赎》 有一句名言:

懦弱囚禁着人们的灵魂,希望可以让你自由

这意味着一个有希望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钉死。

它们就像草籽掉进石头的裂缝里。只要有一点机会,他们就会兴旺发达。

他们是那种开始积聚力量并计划越狱的人。

观肖申克的救赎自己的感悟(读了3遍肖申克的救赎)(3)

03

为什么安迪总是像个自由人?

我有时候在想,肖申克监狱里关着的大多都是刑期漫长的重刑犯,如果没有安迪的出现,他们是不是会一个跟着一个地变成老布?

老布年轻的时候,所有人年轻的时候,是不是都是中途入狱的汤米那个样子?

眼神明亮,说话眉飞色舞,对什么事情都兴致勃勃,对自己有期待,有机会就紧紧抓住机会,比如听说安迪可以帮忙考文凭,拼命努力地跟着安迪从不识字的状态开始学习。

后来呢,就像王小波说的那样: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是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来,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成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最后,眼神明亮、兴致勃勃的汤米,会变成眉目低垂、没有指望的老布。

这恐怕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那怎么样才能成为安迪呢?为什么安迪始终像个自由人呢?

是因为安迪没有受槌吗?

不,他是被生活狠狠毒打的人。

原本过着1%生活的金融精英,失去深深爱着的妻子,坐了冤狱,成了刑期望不到头的重刑犯。

刚进监狱的两年,被“监狱三姐妹”折磨了两年,日复一日地挨打,日复一日地被性侵。

他也在监狱里关了整整20年,过了20年报告之后得到允许才能拉尿的日子。

或许换一个人,会受不了打击而精神失常。

为什么他始终活得像个自由人?

在操场放风的时候,狱友瑞德形容他就像在公园里散步一样无忧无虑地活着。

保护安迪的,是一个叫“希望”的东西。

希望,是这部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词。

为什么同样一个词,为什么瑞德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会让人发疯,安迪却说是最美好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永不消逝?

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希望”不是一个意思。

瑞德说的“希望”是空想和奢望。

安迪说的“希望”是可以通过有策略的行动达成的梦想,是一个有意义且有清晰实现路径的目标,是每天都有小进展的事业,是美好而具体的愿景。

尼采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安迪就是那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的人,他始终过着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所以其他人的梦里是恐怖残暴的狱卒和狱友,他的梦里是太平洋蓝色的海水。

希望,是安迪看不见的保护伞。

还不止,他不止自己心怀希望,还把“希望”当成礼物送给一个又一个的人。

他扩建监狱,改善狱友的精神生活,把监狱变成了一个更好的地方。

他帮助狱友考取文凭,最后担心瑞德步老布后尘,给了他一个新生活的邀请。

因为希望,他始终没有被真正禁锢。

什么是不自由呢?

当你给自己下结论“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你就永远被关在一个监狱里了。

那什么又是生而为人的自由呢?

我觉得是:

第一,人拥有在任何环境下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这种自由没有人可以夺走。

第二,是心怀对未来的希望,只要有希望,眼前的生活再无法忍受也只是暂时的,只要有希望,身体在肖申克,心灵却可以飞到纯净的太平洋,睡着的时候会梦见狮子。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瑞德出狱了,却无法活得像自由人,直到安迪邀请他到太平洋小岛。

因为他被“体制化”了,是自愿过一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按部就班,每天用例行公事填满。

对未来丧失想象力,不再探索新的可能性,不再渴望生活。

小说的最后,当瑞德知道,可以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和好朋友一起彻底地告别过去,一起出海打鱼,一起迎着海风和太阳眯缝着眼睛微笑,一起调侃在肖申克的牢狱生活,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想到了安迪之前和他说过的话,在大树旁的石墙下找到了安迪留给他的一封信。

他坐上了开往远方的汽车,去兑现他与安迪的承诺。

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终于紧紧拥抱在一起。

希望,永远是黑夜中,为你点的一盏长明灯。

我想,每一个在生活牢笼中心存希望的人,都会喜欢上这部小说。

它陪着亿万人度过了无数生命中难过甚至绝望的日子。

肖申克监狱里面的囚犯,是现实社会的众生相。

要救赎的,不光是肖申克的囚犯,也是大千世界中每一个泅渡生活彼岸的人。

观肖申克的救赎自己的感悟(读了3遍肖申克的救赎)(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