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防诈知识天天说

但仍有受害者上当受骗

电信诈骗,网络诈骗,银行卡诈骗等等

各种诈骗手法层出不穷,

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

反诈标语随处可见,为什么还有人会上当?

1.心存侥幸,麻痹大意

人都会有侥幸心理,而骗子会让你相信,“我不会就是那个最倒霉的人”

2.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

很多年轻人比较单纯,尤其是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这类人中,很多人没有经历过历练,对骗术还不是很了解,轻易相信对方,很容易就被骗了。尽管经过无数次的防诈骗培训,但是疏于防范,很容易就上当受骗了。

3.利益驱动,急功近利

贪心是很多人都会有的心理现象,大家都会觉得赚钱不容易,能省一点就省点。因此贪心也成了广大受害者的最大的心理缺点。很多诈骗分子所以屡屡得手,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人们的贪心等非分之想,受害者往往是被诈骗分子开出的“好处”“利益”所吸引,结果就轻易的被骗了。

骗子的手段都有哪些?又有哪些群体容易受骗?

01

大学生群体:由于缺乏法律知识、理财观念以及社会经验,现在大学生群体开始成为诈骗犯罪分子的选择对象。

➤ 兼职刷单类:骗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大规模撒网,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以“零投入、无风险、操作简单、日清日结、赚点小外快”等幌子诱骗你。起初会以小额返款让人尝点甜头,之后提高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单数,再加上“卡单、系统故障”等早已设计好的借口,让你掉入一个循环做任务和支付的模式,甚至诱导你去贷款来完成所谓“最后几笔”刷单任务,最后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将你拉黑。

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1)

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2)

(骗子往往以低付出,高回报为诱饵)

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3)

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4)

(等你步入圈套后,骗子才露出真面目)

➤ 注销校园贷类:

一、伪装“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不法分子通常冒充京×金融、36×借条、AI学贷、分QI乐、小MI金融等贷款平台客服,电话联系受害人,并通过伪造的“平台营业执照”、“客服工作证”等消除受害人的疑虑。

二、能够说出受害人的身份信息。为了获取受害人信任,不法分子会利用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在电话中准确报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贷款等信息,实施精准诈骗。

三、编造理由让受害人陷入恐慌。当受害人放松警惕后,不法分子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校园贷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或产生严重后果。若是受害人未曾注册过校园贷,不法分子则谎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也需要配合注销。最后要求转账完成“清零”和“销户”。

四、怂恿受害人到各类贷款平台贷款。让受害人转入所谓“安全账户”,完成诈骗。

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5)

➤ 虚假网络购物类:骗子通过短信、购物网页、搜索引擎、社交工具、二手货物电商平台等发布广告信息,常见有“实物商品、游戏装备、游戏币、演出会门票、代缴费、论文发布、调查追债、收养小动物”等。以“打折优惠、海外代购、超低价”等为诱,让你与其取得联系,在你根据对方要求点击链接或扫码付款后,未收到商品货物,骗子或再以“支付失败、缴纳关税、定金、交易税、手续费、解冻费”等为由,继续诱骗你转账汇款,最终将你拉黑。

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6)

➤ 冒充客服类:骗子自称是“网店、快递、电商平台客服”,称你“购买的商品包裹丢失、平台信息登记错误扣费”等,愿意退款给你;自称是“银行、保险公司客服”,可以“帮助用户解决问题、退赔款”等;自称是“网贷公司客服”,以“停止借贷业务、借贷款项发生错误、指导再次网贷并提现”等为由,需收集你信息。这些最终都要你扫码或点击链接登录网站,提供你的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密码、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然后骗子悄无声息地将你的钱转走。

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7)

02

成年人群体:和普通电信诈骗不同,“杀猪盘”更具迷惑性,不好识破,诈骗分子会通过婚恋平台、交友软件寻找年龄在30岁以上的单身人士,这个年龄段的人士一般都有经济基础,且对感情有一定需求,是理想的目标。

➤ “杀猪盘”(网络交友)类:骗子先伪装成“商界成功人士、金融理财投资专业人士、IT工程师、境外华人”等,通过婚恋网站、社交软件物色对象,以各种手段取得信任,确定“男女关系”。聊天交往一段时间后以“推荐股票、期货、虚拟币等投资”、“掌握博彩网站、赌博APP漏洞可稳赚不赔”让你下载APP或登录网站带你赚钱,当投入少量资金时,往往很快有收益,且可以提现,但投入本金越来越大后,网站或APP会出现“无法登录、资金无法提现、市值清零”等情况,最终骗子将你拉黑;也可能以“做生意急需周转资金”、“生病住院急需用钱”等理由向你借款,要求扫码、点击链接转账,钱款到手后将你拉黑。

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8)

2023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9)

03

老年人群体:因为防范意识较低,对新技术不了解,老年人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信息获取渠道较少,不少老年人经常落入犯罪分子的陷阱,如亲情陷阱、迷信陷阱、小便宜陷阱、“安全”陷阱等等,这些陷阱往往能击中老年人的“软肋”,让人防不胜防。

➤ “温情”骗局: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年人面前假装“关心”、“照顾”老年人,通过“陪伴”赢取信任,实施犯罪行为,诈骗财物。或伪装找伴侣的名义,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老人钱财。

➤ 保健品骗局:利用免费养生讲座的宣传手段诱骗老年人参加,不消费购买产品不让回家。或者打着免费赠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向老年人宣传公司的“保健产品”,夸大产品的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

➤ 社保扶贫卡骗局:利用医生、或政府工作人员等身份以扶贫慈善等名义通过虚假社会扶贫卡和保健品骗取老人各种费用,实际上是实施诈骗。

➤ 养老金骗局: 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不等的金额,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

合肥网警反诈疑难解答

▶为什么冒充老师诈骗学生家长层出不穷?嫌疑人钻了哪些空子?应该如何防范?

今年以来,合肥警方多次发布冒充老师在家长QQ群以缴纳“服装费”“课本费”为由实施诈骗的预警信息,受害人涉及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多所学校。

嫌疑人作案的切入点:

(1)选择QQ群诈骗的原因:利用QQ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各种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家长班级群。

(2)部分QQ群没有设置管理员群主加群验证,可随意加群,加群后,骗子再换成和老师一模一样的头像及昵称,利用上午时间(老师上课,家长上班最忙碌的时候)实施诈骗。

(3)诈骗成功之后使用作案支付宝,随后利用口令红包将钱转移到新注册的支付宝上。

防范建议:

(1)老师建立QQ群时一定要将加群方式设置为:群主或管理员才能验证通过。杜绝陌生人混进QQ群。

(2)老师在每个QQ群内邀请一名学生家长成为安全管理员,负责时刻关注群内动向。一旦群内有要求汇款等行为时,管理员和老师确认后,在群内发布公告。

▶为什么电信网络诈骗破案率低?被骗钱款无法追回?

(1)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电信网络诈骗逐渐呈现为现在的分工零散精细、组织体系严密、作案手段多样等特点。

(2)嫌疑人藏身国外实施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破案率低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受疫情、国外复杂环境、越境执法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警方跨境打击的力度。

(3)嫌疑人实施诈骗后,将骗到手的钱转移至十几级银行卡迅速取现或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虚拟货币等进行洗钱。因此,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在转账汇款前做到“四必问”

我为什么要转账?

我认识对方吗,是否需要核实确认?

我是否会落入诈骗陷阱?

我是否应该向警方咨询?

生活中遇到诈骗,我们应该怎么做?

1.保留汇款凭证。保存被骗时的汇款凭证,如没有保留,可前往对应的银行打印交易明细,支付宝和微信可以在网上登录打印电子凭证。

2.紧急挂失。如果已经告知对方自己的相关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等,进行相应的挂失或者修改密码操作。

3.立即报警。前往转账所在地辖区派出所报警,或拨打110报警。向民警或接警员简单说明被骗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