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4日,据《经济报道》消息。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台“住宅造楼机”,正式应用于重庆中建御湖壹号项目。这台造楼机自重270吨,可进行竖向结构和楼板同时整体施工,80分钟可顶升3米,最快三天可造一层楼,创造了房屋建筑领域的新速度。

那这台造楼机都有哪些黑科技呢?

第五代造楼机(首台国产住宅造楼机诞生)(1)

据中建三局工程技术研究院王磊介绍,这款住宅造楼机融合了外防护架、伸缩雨篷、液压布料机、模板吊挂、管线喷淋等功能,是一个具有结构轻巧、承载力大、多级防坠等特点的全新装备。将住宅造楼机与传统施工技术进行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该造楼机所具备的超高优势。

传统的施工方式主要有三大部分的内容:架体安装、铝模拼装、混凝土浇筑。

第五代造楼机(首台国产住宅造楼机诞生)(2)

首先是架体安装。住宅造楼机通过支撑动力系统,将外层的吊挂架,固定在建筑体的四周,免去传统的脚手架搭建与拆除,并随着建筑高度的提升,可以整体往上进行顶升。

再者是铝模拼装。住宅造楼机的铝合金模板,采用整体式悬挂提升,不需要塔吊运输和工人拼装。

最后在混凝土浇筑方面。传统的方法是由塔吊将布料机吊起,放置在需浇筑的楼层,每浇筑400m³的混凝土,就得将机器转位3次。住宅造楼机则将两台布料机,直接固定在平台顶层,覆盖所有工作面,甚至不需要转位。这就避免了意外情况下,布料机转位坠落发生伤人事件。

2011年11月26日武昌洪山广场附近一处施工工地,就发生了一起布料机高空坠落事件。在场的4名农民工当场身亡,而这种类似的事情在各地也都时有发生。

第五代造楼机(首台国产住宅造楼机诞生)(3)

住宅造楼机不仅在布料机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显示出人性化设计。造楼机的平台顶面高于作业面,让工人永不冒顶。三级防坠的设计,使架体坠落减少。集成塔吊通道,缩短了塔司攀爬距离。

最有特点的是,可开合雨棚和自动喷淋装置。雨棚避免工人们在雨中作业,并且在高温天气帮助工人遮挡阳光,而自动喷淋装置可以进行降温。这样整体下来,能帮助工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

第五代造楼机(首台国产住宅造楼机诞生)(4)

除了在设备方面有新型的造楼机,在建筑模式上,新的装配式建筑也正在被普及应用。我国多个城市也都出台过相关政策,以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例如上海规定2015年供地面积总量中,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不应少于50%,宁波计划在2020年,装配式建筑达到新建筑的30%等等。

那么装配式建筑到底是什么呢?

第五代造楼机(首台国产住宅造楼机诞生)(5)

简单来说就是工厂先将建筑墙面,阳台、梁柱等部分制作好,再把这些预制好的构件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大约能够提升30%左右的工程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施工工地废水、噪音等污染。

建筑模式的升级也能使造楼机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2021年12月7日,“住宅造楼机”首次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建三局承建的广州大源村项目实施应用。这标志着“造楼机”向产品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成为中建三局全面推行,建筑工业化理念的有力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