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题目及答案解析(海韵教育初中语文课标考试题及答案)(1)

  语文新课标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定为教学的目的之一。所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进行美学知识的渗透,是中学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给大家分享初中语文课标考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一、 填空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阅读教学是(学生)、( 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9.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0.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11.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2.语文课程评价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3.写作要求:作文一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14.课标要求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能力。

  15.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第四阶段要求课外阅读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二、判断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

  4.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5.综合性学习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活动中的自主态度和参与程度。(×)

  三、选择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

  2.(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B)。

    A.建构主义理论

    B.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C.多元智能理论

  三、简答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2.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