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般怎么称呼(话说称呼作者)(1)

一天, 我在校园里走的时候,听到了两个小姑娘在谈话,看样子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其中一个高兴地说:“我姐姐要生孩子了。”另一个女孩说:“你要当姐姐啦。”我一听噗嗤笑了,纠正了她们称呼上的错误认知。

觉得这个笑话挺有意思的,我把它拿到我所教的八年级三班去考查我的学生。“假如你有个姐姐,你姐姐有一个孩子,她的孩子该给你叫什么?”话音未落,班里炸开了锅。男生乔某手臂高高举起,大声吆喝着:“我知道,我知道,妯娌——”我有点生气和无语,不搭理他——早读读到朱德写的《回忆我的母亲》,涉及到“妯娌”之间,这个学生刚刚积累了一个新词,不管对不对就用上了。

教室里嘈杂一片,学生都跃跃试试。我叫姜同学来回答:“我小姨的姐姐是我妈,我是我妈的女儿——该叫姨。”其实我早听见她在下面类比。如果学生自己没有生活经验,爸爸妈妈是独生子女,学生怎么能这么快类比出来呢?

称呼涉及人的辈分,关系人的体面,不能叫错。

近日,我的胞兄喜得孙子,我荣升为姑奶奶级别。“姑奶奶”这个称呼在豫西鲜有听见,豫西人给父亲的姑姑叫老姑,给父亲的姑父叫老姑父,以此类推,老姨、老姨父、老舅、老妗、老外公、老外婆等等,似乎一个“老”字涵盖了所有对祖父母辈的称呼。

我的家乡豫东南地区没有这样的喊法。以我新出生的侄孙为例,他给我爱人应该叫姑爷,给我父亲叫老爷,给我母亲叫老奶,给我兄弟、弟妹叫二爷二奶。而我的胞兄的女儿,也就是我的侄女,她的三个孩子应该给我叫姑姥娘,给我爱人叫姑姥爷,给我父亲母亲叫老姥爷老姥娘。

我侄子结婚的时候,姑姥爷、舅姥爷、姑奶奶、姨姥爷还有姨奶坐几桌。亲们,您有以上亲缘关系吗?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民风民俗南北差异较大,称呼上的差别也迥然不同。假如你是北方姑娘,一不小心嫁入河南南方,到了婆家,婆家人会向你一一介绍本家的叔伯兄弟等:“这是你小爹。”

小爹,顾名思义,还能揣测出来是“叔”的意思。当介绍到“这是你老爷yé老娘niáng”时,你会大吃一惊:老爷老娘真年轻?后来发现:老爷和公公是一辈人,是公公的兄长。这不是乱辈了吗?给大伯叫老爷,那么给爷爷的父亲怎么叫呢?人家叫老太taier。更不可思议的是给爷爷的母亲也叫老太。怎么区分太爷爷和太奶奶呢?没有说法。这就导致有的小孩子在区分太爷爷太奶奶时说男老太女老太,真伤了大雅!

“小舅”是豫西人对最小的舅父的称呼,这在豫东地区是第三人对别人妻子的弟弟的称呼,有不尊重之意。“舅倌”是豫西人对妻子的兄弟的称呼,豫中豫东难地区貌似没有这种叫法,官称“内弟”。我家乡的人民在称呼上支乎正板,中规中矩,我想是因为他们生在中原,秉承传统的缘故。

作者一般怎么称呼(话说称呼作者)(2)

作者简介:苏胜美,河南省封丘县人,济源市中学语文教师。爱生活,爱读书,偶尔写几篇小文自娱自乐。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

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