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1)

(行走时间:2022.07 地点:双堠镇东梭庄)

写在前边的话:

久违,久违,抱歉!上个月因参加县里重点工作太忙,公众号文章没有更新。

去东梭庄是7月中旬,现在整理了近万字的文字。放到公众号发出,一篇文章显然太长了,怕朋友们看累了累花了眼。

这里分上下两篇发出,今天发出上集。

题目导读:

1、千年古村落

2、村圩子与大崮山匪事

3、刘曰新、刘金厚追捕飞贼邬三

4、红色村庄 支前模范

——以上是上集

5、革命老战士刘乃晏

6、百业兴旺 人才辈出

听村里人谈论说,蒙河双堠水库建成以后,东梭庄村大部都要被水库淹没,水库红线已经划到了牛头山旧石塘。

村西就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大青山烈士陵园,烈士陵园还搬迁吗?

村里人传说,上级已经有了建设保护规划,在烈士陵园前建设堤坝,把陵园隔离保护起来。

千年古村落

东梭庄村后的山头叫牛头山,牛头山西边漫长的山体叫庙山,也叫白云山。

白云山的山形是东西圆长的,像老黄牛的身子一样西翘着后腚,在鏊子岭甩出长尾巴。牛头山与白云山连结处,是一段低缓的山垭,人们说那是“牛脖子”。牛头、牛脖子、牛身子都有了,组成一个神牛形象。

“神牛”自西蒙山来,“牛头”触到蒙河岸,正悠闲地在蒙河边饮水呢!

1987版《沂南县地名志》载:“东梭庄,位于公社驻地双堠西北

哪个地方的山形像牛梭头?站在山下看不明白,但爬上村前的大崮山上看,白云山东头顶部,分明显示着一道拐弯的“牛梭头”样貌。

东梭庄处在梭庄山峪的峪口,南边伫立着大崮山,村前是小清河,东边是大蒙河。两河之交的山峪口,既有河滩淤积地,又有山间黄粘土,水肥土沃,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村西白云寺庙碑记载,早在魏晋南北朝年代,白云山下就有了白云寺。唐朝时重修,“里人曹氏修、孙氏助”。曹氏、孙氏是“里人”,是本乡本里人。唐代的乡村制度所谓“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邻为保”,说明唐代白云山下,已经有了百户人家之“里”,有了较大的村落。

这里的村落显然是千年古村,因为唐代距今一千多年,更何论魏晋?!。

东梭庄村以刘氏为多。明朝万历年间,刘氏先辈从蒙阴县北埠庄迁此,是“沂水西南乡,无刘不成庄”的著名的名门望族“八楼刘”一支。

八楼刘氏始祖安居北埠庄,繁衍至六七代时家业大盛。分别在北埠庄、东师古、丁旺庄、东梭庄、后里、果庄、高湖等村建楼八处,叔兄弟八人分家,一家分一座楼居住,这便是“八楼刘”称谓的缘由。至于著名的垛庄燕翼堂“八楼刘”红色大家庭,他们是丁旺庄楼分支。

东梭庄是“八楼刘”之刘璨居住地,其分家到这里,是因为这里有刘家的大量土地。刘燦分得东梭庄一楼,世袭着万亩上好的土地,家大业大,子孙后代繁衍昌盛,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家户族。

正像东面一河之隔的汪家庄因为有侍郎宅大地主“庄田”所在,而居民姓氏多而杂一样;东梭庄村因有刘家大户的存在,村里人姓氏也比较多。他姓村民多是来这里为刘家大户种地谋生而定居的,而且来此定居的时间比较晚。

据村史资料记载,村中现有十个姓氏。

八楼刘氏,明朝万历年间从蒙阴县北庄迁此。

姚氏,清朝光绪年间从蒙阴县南太平村迁此。

苏氏,清朝末年从沂南孙祖磨石子村迁此。

黄氏,1870年从沂南大庄迁此。

于氏,1869年从沂南葛沟于家村迁此。

新泰刘氏,1871年从新泰迁此。

梁氏,清朝末年从梁家庵子迁此。

尹氏,1934年从淄博市博山迁此。

徐氏,1948年从蒙阴垛庄南泉桥迁此。

曹氏,1964年从庙子山迁此。

村圩子与大崮山匪事

清末民国时期,东梭庄刘家大户有“东楼”和“西楼”两个大户宅院。并建设高楼两座,每座楼都是两层,高

据村志资料记载,东梭庄圩子修建于1858年(咸丰八年)。圩子周遭全长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正值太平天国、捻军、幅军起义时期,清朝统治者谓之“毛贼起事”。为了防范“毛子”骚扰,各地各村办理团练,成立了民团组织,各村都修建村圩子。当然,修建圩子花费很大,需要花钱添置枪炮,也只有一些具有富裕大户的大村才有能力修建。

传说,咸丰同治年间“毛子市”初起的时候,东梭庄村人先是在村南大崮山上修建了山寨。因为山寨生活太过艰苦,石屋窄小,缺水不便,后来才回到村里建设了村圩子。

民国年间军阀混战、天灾人祸、匪患四起,“西南马子”土匪横行,为防匪抗匪,东梭庄村圩子又得到了加固。

东圩子的末代主人叫刘曰兟(shen),西圩子的末代主人叫刘家猷(音)、刘继矩(音)、刘曰年(音)等。

1922年,来自平邑、苍山一股全副武装的土匪,包围攻打东梭庄,连续进攻三次都没有打开。当时,临近各村群众都跑进围子里躲难,避免受到土匪残害劫掠。

土匪攻打不下,转而占据了大崮山寨。大崮山寨有早年间修建的寨墙,有很多遮风避雨的小石屋。而且,大崮山一直向南延伸,沿着山脊过赵家崮子、仙人桥等,可以快速到达磊石后、五道沟和大青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土匪占据着大崮山,以大崮山为据点四处劫掠,大崮山寨成了“西南马子”土匪一处重要窝点。

传说,占据大崮山的土匪,先是西蒙山白马关土匪李朋均一伙儿,后是桃墟大寨山土匪石增福一股儿。

大崮山下临东梭庄,站在山顶,凭高下视,东梭庄各家各户都被看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土匪头子李朋均新购置了一杆 “大金钩”快枪,他狂嚣说 “试试李老爷的大金钩”,站在山上举枪向一户人家的院子里瞄准。这户人家刚有人闪过堂屋门口,枪声响了,人虽然没被打着,但这户人家饭桌上的碗盘被打烂打碎。

占据大崮山的土匪经常下山捕捉群众,人们不敢走出围子,不敢下地种田,更不敢赶集上店、走亲访友。

土匪们白天黑夜时不时放冷枪伤人,刘清厚的夫人和大户主人刘建厚等在自家院子里被土匪放冷枪打死。

土匪头子石增福占据大崮山的时候,这一年的夏天,圩子里养蚕人家犯了大愁。桑树林在南山下,山上就是恶毒的土匪;眼看着夏蚕大眠饿得要死,桑叶饲食却采不来。

村里大户主人刘曰波(音)是远近有名的乡绅,与土匪头子石增福有旧交情。人们就托付他去向石增福说情,让土匪们“高抬贵手”,给个时间让养蚕户“麻利地”到南山下采桑喂蚕。

刘曰波找了石增福,石增福答应了时间,并答应保证不对采桑人开枪。

到了约定的时间,村里刘印厚、刘曰范、刘曰求(音)等到南山桑园采桑叶。正在采桑的时候,早已埋伏好的十几个土匪一拥而上,把他们三人抓住绑上了山寨。

土匪使用惯用的“绑票勒索”手段,关押折磨并一次次“催票”,逼着让拿钱赎人,割掉了刘印厚的两只耳朵、刘曰范的一只耳朵。刘曰求冒死挣脱下山,光脚向山下跑,荆棘乱石全然不顾。土匪在后面开枪射击,没有打中。他好歹跑出贼窝、跑到山下回到家里。惊魂不定之下,紧急出走下了关东。被割掉耳朵的刘印厚、刘曰范二人,家里卖地卖物,筹集了一笔“赎金”交上,才被赎下山来。

土匪占据大崮山,为害当地十里八乡。官兵们多次来“剿匪”,但多是不见寸功,盖因官匪一家也。老百姓组织了大刀会等与土匪开战,因力量不足也难以奏效。那一年,东梭庄村刘湛厚(音)加入了“无极道”,与道会的人一起攻打大崮山。山寨没打开,刘湛厚中枪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汪家庄、埠口两个壮年人。

传说,民国年后期,土匪头子石增福接受官府招安,拉起队伍投靠了官兵,还参与了一些剿匪战斗。其中,占据黑山庵方山寨的土匪,就是石增福部拉着大炮打走的。石增福部把方山寨围了起来,拉着大炮到了果庄东岭,隔着大河向方山开炮。几声炮响后,方山土匪吓得作鸟兽散,跑进了蒙山深处。

追捕飞贼邬三

东梭庄修圩子防匪抗匪,村里人置枪弄炮,也练出了一些“神枪手”,其中最有名的是刘金厚。传说他平日里喜欢持枪打猎,无论跑兔飞禽,无不百发百中。

刘曰兟、刘金厚共同追捕飞贼邬三的故事,至今还被村里老人所津津乐道。

飞贼邬三,不知何方人士,传说他是沂州府兰山北域的一个惯偷飞贼,能飞檐走壁、日行千里,是个“飞毛腿”。邬三经常在青驼一带窝藏作案,曾在一天晚上去偷了沂水城多个商户,连夜返回青驼时天还不明。

邬三在朱家崖子东山逮兔子,飞跑逮住一只兔子后,看到人们惊奇地看他,他把兔子放了,再次飞跑逮住。人们越发吃惊,他故伎重演,三擒三纵逮兔子玩给人看。

沂州府官的姨妈段氏是垛庄黄营人,回娘家时从石门过来,走盆泉黄花桥,绕过大崮山,从东梭庄路过。暂居大崮山的邬三发现了,把马夫杀死、马车抢去,把段氏的银子、财物等抢劫一空。段氏紧急逃走,逃到上佛住村被人搭救。

沂州官府遍贴告示,布告周知,全州捉拿,捉住邬三有重赏。

这一天,东梭庄刘曰兟(音)、刘金厚二人在塔平南山打猎(还有说是庙子山打猎),探听到邬三住在火石梁一户人家里。他俩想法把邬三引诱出来,开枪没有打中,邬三向东跑去。刘氏二人一路向东追捕,一直追到了青驼艾于湖和吉拉子近处一块高粱地里。刘金厚举枪瞄准,用一杆土枪打中了邬三。邬三受伤后被二人制服,随即押着要去沂州府请功。

吉拉子村三个人也在抓捕现场,他们把刘曰兟和刘金厚请到村里,好酒好饭伺候了一通。二人喝酒吃饭的时候,吉拉子村人做了手脚,把邬三灌了“哑药”。

吉拉子村人和刘氏二人一同押着邬三到沂州城,官府的人询问时,吉拉子村的人一口咬定说是他们抓住了飞贼邬三。刘氏二人据实而争,坚持说是他俩发现、一路追捕,并开枪打伤制服了邬三。这个时候,邬三吃了哑药有话说不出。官府的人无法查知详情,只能是“葫芦僧判糊涂案”,把头功和赏金给了吉拉子三人,奖给刘曰兟和刘金厚一人一身黄马褂和一个黄帽子,算是“政治荣誉”。

“飞贼邬三”是兰山北乡青驼一带广为传说的人物,他的被捕,一直有着“请功纷争”。直到现在,人们也难究其实。

青驼吉拉子当时有个强势人物名字叫刘清润,刘清润的墓碑在青驼镇政府东南不远处。其墓碑上记载说:“公讳清润---公举为练长---光绪年间,督修大道,县尊奏请赏给六品功牌兼‘好义可风’四字匾,嗣后捕贼送府,太尊奏请赏五品军功,以奖勤劳。”

吉拉子刘清润曾经当过青驼练长,光绪年间曾经受官府委派督修过公路大道,被官府奖赏给六品功牌。以后又因为缉盗捕贼送府,又被奖赏五品军功。

练长是地方乡间官名,是清朝末年办理团练镇压太平军、捻军等的产物。青驼一带传说,是刘清润抓住了飞贼邬三送到官府。

还有传说是青驼苗家嘴赵二把邬三打伤捉住的,而且传说的有鼻子有眼。

苗家嘴赵二喜欢玩枪弄炮,他与邬三有仇。

有一年麦收时节,赵二正在麦场里忙活,邬三瞅准时机,到赵二家偷窃,把赵二新买的一杆双管“短炮”给偷了。偷了赵二的爱物,邬三故意惹赵二生气,他走到赵二的麦场,亮出双管短枪对赵二说:“赵二,你小子的洋炮还他妈的是双管的,不信,我放一炮你听听。”

说完,照着赵二的麦场就放了一炮。赵二吓得不轻,也不敢吱声。邬三端着赵二的洋炮说:“赵二,这洋炮是我的了!”边说着边大摇大摆地走了。赵二知道邬三是个亡命之徒,并且也知道双管洋炮里,还有一炮未放。他也不敢追、他也不敢说,又气又憋屈得要死,从此认定邬三这个仇人。

这一天,邬三从西边被人追赶,跑到了青驼胡子山狼窝沟里。

苗家嘴赵二正好扛着枪在这里打猎。邬三看见赵二,拔腿就跑,赵二举枪放了一炮。邬三回过头来,眼露凶光对赵二说:“赵二,好枪!”

赵二的这一枪,打伤了邬三的屁股,但没有打中要害。邬三继续向东跑,赵二紧跟着追击不放。追击路上,接连有南店、磨石沟等村人加入追捕队伍,一大群人追着邬三不放松。

邬三跑到刘家河疃村东,枪伤发作,跑不动了。

人们赶过来合力把他擒住,怕他“飞毛腿”跑了,用小刀挑断了邬三的脚筋,商量着把邬三绑送官府。

邬三是在青驼地界被逮住的,而刘清润是负责青驼一带治安的“练长”。现在抓住个坏人,首先要扭送到当地派出所。抓住邬三,首先需要押解到练长刘清润眼前。抓捕送官之后事,全靠练长刘清润办理。缉盗捕贼之功劳,自然记在刘清润的头上。所以,县尊为刘清润请功,上级奖给他五品军功。

邬三逃跑时是被赵二打伤的,还是被刘金厚开枪打伤的?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有理。元芳,你怎么看?

红色村庄支前模范

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抗大一分校曾经在梭庄办学,这是县志、党史资料都记载的事情。

《沂南县志·大事记》记载:“

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于1940年初与抗大一分校合并,此后,抗大一分校曾在东梭庄多次驻留办学。

村里老人们还传说,徐向前司令员曾经在西楼刘曰年家堂屋里住过,抗大袁校长(袁也烈)也曾经在西楼刘曰年家和刘曰顺家西屋里住过等等。

村里老人们回忆,当年,八路军抗大学校的领导人袁也烈、孙陶林、陈华堂等在东梭庄、西梭庄住的时间比较长。

袁也烈(1899——1976),湖南人,是个老红军,开国少将。1939年7月后,袁也烈任山东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抗大一分校训练部部长,被誉为“八路军中出色的教育家“。

孙陶林(1911——2001),江苏铜山人,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曾经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曾经担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山东抗日军政大学校长等。

陈华堂(1911——1983),湖北天门人,老红军,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抗大一分校大队长兼教育处处长,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务。

传说,袁也烈副校长、孙陶林校长、陈华堂大队长住在东梭庄,动员把刘乃晏、刘宽厚等多名有志青年送上了抗日战场。

刘乃晏将军晚年写的回忆录中,叙述了一次护送袁也烈、孙陶林两位首长到沂山纵队司令部开会的经历。

袁也烈、孙陶林两位首长要到驻沂山的纵队司令部开会,刘乃晏带一个排的战士负责护送首长。

当时是个寒冷的冬天,临蒙公路沿线垛庄、崖子、尚店等有很多鬼子汉奸据点,鬼子汉奸黑白巡逻封锁着公路线。刘乃晏护送首长们出发,首先是要渡过村东结冰的蒙河和穿过公路线。他们夜间行动,每前行一段,都要由刘乃晏提早前行侦察。他们在盆泉与汪家庄之间渡过蒙河,在回龙庙子东穿越公路,避开村庄,在磊石沟东插向东北方向,顺利地把首长们安全送到目的地。

许多抗大一分校学员在回忆录中也回忆了在东梭庄西庙上课、训练,分住在东梭庄、西梭庄农户里的经历。大青山突围战的时候,抗大一分校某部就是在西庙住宿,下半夜赶向五道沟集合的。

大青山突围战的时候,亏了刘华堂带领的五大队战士奋勇阻击,才使八路军部队和抗大一分校战士突出了重围。

因为八路军随营学校、抗大一分校等经常住在东梭庄,东梭庄村的抗日活动非常积极活跃。老党员刘现厚在1940年2月至1941年底担任党地下交通员,给八路军首长朱瑞、袁也烈等送信送情报。刘现厚交通线上线是刘奇厚,刘奇厚的上线是张廷贤。

许多有志青年男女参加了抗大学习或走上了抗日战场。这个村抗战老党员多,抗日老战士多。

刘曰胶是1938年入党的老党员,他曾在东北参加东北义勇军抗日打鬼子。刘乃济、刘乃君、刘乃钦、刘现厚、黄家栋、沈西堂(女)、黄俊明、刘奇厚等都是抗日战争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和村党支部骨干成员。

东梭庄村抗日老战士也多,抗日战争年代参军参战的有刘宽厚、姚云才、梁凤海、刘乃晏、刘性厚、刘长周、刘乃沂、刘乃元、刘乃太、刘桂厚(女)、刘俊厚(女)、刘兰厚(女)等十几人。其中,刘乃沂和刘乃元长期从事地方抗日工作,刘乃元担任过菜峪乡乡长、刘乃太担任过费东县青石区的区委书记。

红色之花这里最艳,村史资料显示,东梭庄村拥有建国前老党员有27名之多。

战争年代,东梭庄支前活动搞得轰轰烈烈,80多个青壮年、二三十副担架、21辆小推车经常跟随部队支前。1947年,东梭庄村被鲁南军分区和中共沂南县委授予“支前模范村”荣誉称号。

大年初三,东梭庄民工支前队在刘现厚的带领下奔赴火线支前,一出去就是几个月。青年民兵刘乃廷临走以前家里就定好了结婚的日子,他的未婚妻是盆泉关帝岭的任光兰。结婚日子到了,刘乃廷支前还没有回家。任光兰思想非常进步,不但对未婚夫刘乃廷没有埋怨,还坚决表示结婚日子不变、非刘乃廷不嫁。举行婚礼时,任光兰抱着一只红公鸡过了门儿。

岁月眷顾这对红色好夫妻,刘乃廷与任光兰结婚后互敬互爱、相濡以沫,生育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生活美满幸福。

--------(未完待续)

这是今年春末爬大崮山时拍摄的梭庄牛头山照片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2)

大崮山下是东梭庄,东梭庄村后小山头是牛头山。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3)

西段白云山顶部有个拐弯,是否就是人们传说中的“牛梭头”呢?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4)

牛梭头、牛脖子处是大青山烈士陵园。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5)

东梭庄东边是大蒙河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6)

牛头山前东梭庄全貌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7)

今年上半年天大旱,爬山时一路干燥,草木都还泛黄。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8)

大蒙河绕过村北崖子折而南去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9)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10)

大崮山顶的山寨围子墙遗留(东北门)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11)

东望是双堠水库主库面所在。村庄是塔平村(太平、和平庄)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12)

太平南山和远处的朝山,水库大坝建在朝山北头与太平山子之间。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13)

大崮山寨东侧围墙遗留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14)

山寨小石屋遗留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15)

石屋框子遗留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16)

山寨西侧围墙遗留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17)

山寨西南门炮楼遗留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18)

从大崮山向西看到的庙子山、仲山山峪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19)

大崮山延伸向南,顺着山脊越过赵家崮子、仙人桥等,可以到达磊石后、五道沟和大青山。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20)

大崮山西侧的黄家庄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21)

山脊本有路,现在是荆棘丛生无法行走。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22)

山西坡有东梭庄土地

以下是七月份到东梭庄拍摄图片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23)

村东蒙河悠悠流淌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24)

我到东梭庄的这天正逢下雨,桥面上有很多积水。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25)

小公路新修了,路面非常漂亮。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26)

传说,刘家大户的一座楼曾在村东头,七十年代才拆除殆尽。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27)

村东村委大院。今天是全民核酸检测日,村委门口人们冒雨陆续赶来进行核酸检测。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28)

简朴的村委大院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29)

冒雨工作的检测取样人员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30)

村委老干部刘胜厚向笔者讲述了许多村庄旧事

下面放上一段追捕飞贼邬三故事传说录音,朋友们听听双堠乡音。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31)

到村里走走,阵雨稍停,人们走出家门纳凉拉呱。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32)

北山坡人家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33)

这里是村委老干部刘乃兴的家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34)

刘乃兴老人的父亲刘现厚是个革命老党员,1940、1941年曾经担任过驻村八路军首长朱瑞、袁也烈等人的地下交通员。1944年大青山烈士陵园建设时,刘现厚老人是接葬委员会成员,参入了烈士安葬工作。烈士陵园建成后,他义务看护四十年,每逢清明节都为学生们讲述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讲述大青山突围战经过。我小时候听过老人家的报告。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35)

牛头山坡人家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36)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37)

小公路穿村而过,西通佛住、硠里等村。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38)

老村中街巷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39)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40)

老村街巷横竖斜不一,估计和以前村圩子有关。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41)

坚固的村圩子现在是遗迹难觅了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42)

南北大街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43)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44)

村前河上建设了高桥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45)

河岸上是老村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46)

村前河过去有着宽阔的河滩,现在修了河坝,河滩变窄。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47)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48)

前河向东在汪家庄村西汇入蒙河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49)

南山下住户人家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50)

河岸上的东梭庄老村

山东蒙山鬼谷子旅游景点介绍图(牛头山前东梭庄)(51)

村南伫立的是大崮山

(未完待续)

关注乡村

关注沂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