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羡案件,是唐太宗贞观末期一个比较重要的案件,因为牵涉到当时非常著名的“女主武王”的政治谶语,大家对此案的普遍印象是这属于一起典型的冤案,是李世民因为政治谶语冤杀了李君羡。那么,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谶语

根据《旧唐书》列传19李君羡传的记载,在贞观初年,天象有异,太白星(金星)多次在白天被人看到,太史局的官员占卜的结果是“女主昌”,同时,民间还出现了一条政治谶语:“当有女武王者”。

关于民间的这条谶语,《旧唐书》列传29李淳风传有更加详细的记载:

初,太宗之世有《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也就是说,唐朝三代皇帝以后,“女主武王”将取代李唐掌握天下。

应该说,这则谶语是引起了太宗的警觉的,“太宗恶之”。但是,谶语本身给出的范围过于宽泛,“女主武王”,后来因为武则天称帝了,所以我们现在自然会联想到是武姓的女子。可当时,“女主武王”的提示并不明确,凡是与武有关的(包括姓氏、籍贯、封爵、官职等等)、与女性或者阴性有关的,均在可怀疑之列。

历史上李君羡怎么死的(李君羡因女主武王)(1)

武则天

而李君羡,非常不幸的撞到了枪口上,被太宗怀疑可能是应谶之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二、李君羡其人其事

综合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相关记载来看,李君羡是洺州武安人,最初是跟随李密的,后李密战败,李君羡改投王世充,因不喜欢王世充的为人,率部归附唐朝,李渊将其调拨给秦王李世民使用。李君羡作战勇敢,先后跟随李世民征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每次都是冲锋在前,屡立战功,李世民即位之前,李君羡已经做到了左卫府中郎将(正四品下)。

李世民即位后不久,突厥颉利可汗入寇至渭桥,李君羡随同尉迟敬德奋勇出击,击败突厥,因战功“改左武候中郎将,封武连县公北门长上”(《新唐书》列传19)。

这里要明确2个问题:一是李君羡的封爵,《旧唐书》作“武连郡公”,查两唐书地理志,武连是一个县,属于剑南道的始州,因此,《旧唐书》记载有误;二是李君羡“北门长上”,他驻守的这个北门,指的是玄武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对此均有明确表述。

此后,李君羡“历兰州都督、左监门卫将军”(《新唐书》)。

这里,关于李君羡担任的官职,《新唐书》和《册府元龟》均记载为“左监门卫将军”,但是,《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则记载为“左武卫将军”,未审孰是,也有可能是李君羡先后担任左监门卫将军和左武卫将军。

然后,在将军任上,李君羡参加了一次武将的宴会,李君羡报出了自己的小名叫“五娘子”。

写到这里,我们来梳理一下李君羡的信息:

籍贯:洺州安;

封爵:连县公;

官职:左卫将军;

驻地:玄门;

小名:五娘子。

前4项与“武”有关,最后1项与女性有关。

不得不说,李君羡确实是个十足的倒霉蛋,想不怀疑他都难。

于是乎,太宗的反应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又以君羡封邑及属县皆有"武"字,深恶之

此后,李君羡就被外放为华州刺史,“后出为华州刺史”(《资治通鉴》)。

然后,李君羡就在华州刺史任上,认识了一个名叫员道信的人,此人自称会辟谷,通晓佛法,李君羡很信任他,时常屏退旁人,私下议论。于是,有御史参奏李君羡与妖人结交,将要图谋不轨。贞观二十二年(648)七月壬辰(十三日),李世民下诏诛杀了李君羡,并抄没其家:

有布衣员道信,自言能绝粒,晓佛法,君羡深敬信之,数相从,屏人语。御史奏君羡与妖人交通,谋不轨。壬辰,君羡坐诛,籍没其家。(《资治通鉴》)

以上是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相关记载。如果按照上述记载来看,李君羡案件,确实像个冤案,唐太宗李世民因为李君羡疑似应谶而罗织罪名将其诛杀。

然而,我认为,史书的上述记载,虽然是史实,但由于将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集中在一起写,特别是《资治通鉴》将其全部集中在贞观二十二年(648)来写,给人的感觉就是,李君羡被太宗猜忌和被杀都发生在这一年内,时间很快,从而给人造成了太宗故意罗织罪名杀害李君羡的印象。

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重点来看看李君羡外放华州刺史的时间。

三、李君羡外放华州刺史时间分析

按照史书记载,李君羡是在左武卫将军(或左监门将军)任上参加宴会时被太宗猜忌,然后被外放为华州刺史。

李君羡从何时开始担任左武卫将军(或左监门将军)呢?《旧唐书》说是“贞观初”,但没有给出具体时间,结合李君羡武德年间的经历来看,不会很晚。和他经历类似的公孙武达、牛进达等人,都是在贞观前期就升任将军(公孙武达大约贞观三年,牛进达大约贞观八年)。

那么,李君羡是何时解除左武卫将军(或左监门将军),而外放为华州刺史的呢?

我首先查阅了《唐刺史考全编》,希望能查到李君羡担任兰州都督和华州刺史的时间,但是,发现李君羡担任华州刺史的时间仍根据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置于贞观二十二年(648),担任兰州都督的时间相应前推为贞观十八年至二十年(644至646)。并无新史料用以补证,意义不大。

于是,我采取了另一种方式,即通过查阅左武卫将军以及左监门将军任职人员的信息,来判断李君羡去职的时间。

查《旧唐书》职官志及《新唐书》百官志记载,诸卫将军定额两人,从三品。

由于贞观年间,四夷归附,大量外蕃的部落酋长和国主担任诸卫将军,“其余酋长至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已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资治通鉴》贞观四年),我认为,很可能存在员外授官的情况,因此,此处的分析均不考虑外蕃酋长担任诸卫将军的情况。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一)左武卫将军

1、牛进达

据《牛进达墓志》记载:

于时吐谷浑内扰湟中,王赫斯奋,乃为鄯善道行军副总管。……诏授左武卫将军,加爵为侯。……。十八年内,从讨辽阴,检校右武候大将军,总督巡警。……廿一年,又为沧海道行军大总管。……仍授左武卫大将军。

墓志所记,与《资治通鉴》、《册府元龟》的相关记载一致。

可见,贞观八年(634)唐朝征讨吐谷浑时,牛进达担任鄯善道行军副总管,因功晋升左武卫将军。贞观十八年(644)讨伐高句丽时,牛进达仍为左武卫将军,但检校右武候大将军,此后,直到贞观二十一年(647),晋升左武卫大将军。

2、王君愕

据《旧唐书》列传40王及善传记载:

父君愕,……频以战功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东,兼领左屯营兵马。与高丽战于驻跸山,君愕先锋陷阵,力战而死。

《新唐书》及《册府元龟》记载略同。

据此看,贞观十八年(644)太宗征讨高句丽时,王君愕担任左武卫将军。

综上,在贞观十八年(644)太宗征讨高句丽时,担任左武卫将军的是牛进达和王君愕,员额已满。因此,如李君羡曾担任左武卫将军,则其去职并外放为华州刺史的时间必然在贞观十八年(644)太宗征讨高句丽以前。

(二)左监门将军

1、公孙武达

据《旧唐书》列传7公孙武达传记载:

公孙武达者,雍州栎阳人也。……贞观初,检校右监门将军,寻除肃州刺史。岁余,突厥数千骑、辎重万余入侵肃州……斩溺略尽。玺书慰勉之,拜左监门将军。……进封东莱郡公。永徽中,累授右武卫大将军

《新唐书》记载略同。《资治通鉴》将贞观初击破突厥一事具体记于贞观三年(629)十一月。

可见,公孙武达自贞观三年(629)开始担任左监门将军,此后至到永徽初年,一直都是左监门将军。

2、许洛仁

据《许洛仁》墓志记载:

(贞观)十八年(644),除左监门将军。……(贞观)廿三年(649),以公事解任。

《旧唐书》列传7亦记载许洛仁曾任左监门将军。

可见,许洛仁自贞观十八年(644)担任左监门将军,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解任。

综上,在贞观十八年(644)至贞观二十三年(649)间,担任左监门将军的是公孙武达和许洛仁,员额已满。因此,如李君羡曾担任左监门将军,则其去职并外放为华州刺史的时间必然在贞观十八年(644)以前。

汇总以上分析可知,不论李君羡具体担任的是左武卫将军还是左监门将军,其去职并外放为华州刺史的时间均必然在贞观十八年(644)太宗征讨高句丽以前。

弄清楚李君羡的外放时间后,我们来看一下李君羡是否因应谶被杀。

四、李君羡是否因为应谶被杀

李君羡贞观十八年(644)以前外放华州刺史,直到贞观二十二年(648)七月因事被杀,中间间隔了至少4年。

如果是李世民蓄意罗织罪名诛杀李君羡的话,那么,我想问,这帮御史是个什么智商,这么点破事儿罗织了4年才弄成。

从上述4年以上的时间间隔来看,我认为,李世民确实因为李君羡应谶而猜忌和厌恶李君羡,但猜忌和厌恶的结果,只是李世民不再信任李君羡,他把李君羡从自己身边外放到地方担任华州刺史,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而并没有因此对李君羡痛下杀手。

有人可能要说,如果真是这样,那李世民对李君羡的处罚也太轻了吧?

实际上,结合李世民与李淳风关于“女主武王”谶语的讨论,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不过是李世民对此的一贯处理方式而已。

历史上李君羡怎么死的(李君羡因女主武王)(2)

李淳风

据《旧唐书》列传29李淳风传记载,经李淳风推算,应谶之人“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三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歼尽”,也就是说,李淳风认为,应谶之人在李世民的后宫,和外面的将领没什么关系。对此,李世民提出了解决办法,“疑似者尽杀之,如何”?李淳风回答说,“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今若杀之,即当复生,少壮严毒,杀之立仇”。李淳风的回答包含了2个意思,一是王者不死,杀了还会复生,而且仇恨更深,二是这样会滥杀无辜。

最终,李世民采纳了李淳风的建议,没有滥杀。李世民这么做,不仅仅是因为应谶之人杀了还会复生,因为这不过是李淳风的一种解释,谁知道实际上是不是能复生呢?李世民之所以最后没有滥杀,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李世民并非嗜杀之人,为了达到目的,该杀人的时候李世民绝不手软,但是,像这种漫无目的的、效果并不明确的滥杀,李世民是不愿意做的。

历史上李君羡怎么死的(李君羡因女主武王)(3)

唐太宗李世民

对于李君羡也是如此,既然不能完全确定李君羡就是应谶之人,索性把他赶到地方得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李君羡最后还是被杀了呢?

五、李君羡被杀原因分析

李君羡被杀原因,史书是有明确记载的,据《资治通鉴》贞观二十二年(648)记载:

有布衣员道信,自言能绝粒,晓佛法,君羡深敬信之,数相从,屏人语。御史奏君羡与妖人交通,谋不轨。(七月)壬辰(十三日),君羡坐诛,籍没其家。

华州有人名叫员道信,自称会辟谷,通晓佛法,李君羡很敬重和信任他,时常屏退旁人,私下议论。御史得知以后,参奏李君羡与妖人结交,图谋不轨。因此,在贞观二十二年(648)七月十三日,诛杀李君羡,抄没其家。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员道信被定性为妖人,则其犯的应该是《唐律》中的造妖书及妖言罪,何为妖书妖言呢?据《唐律疏议》记载:

休咎及鬼神之言,妄说吉凶,涉于不顺。

即妄言自己或别人的善,彰显国家的罪恶,妄言鬼神之语,妄言国家的吉凶。

这在古代一般是谋反的前兆,谋反之前造势需要的。

历史上李君羡怎么死的(李君羡因女主武王)(4)

唐律疏议

李君羡身为华州刺史,与这种人结交,而且时常私下议论,因此被御史认定为“谋不轨”。所谓“谋不轨”,实际上就是指谋反大逆之类的“十恶”重罪。依据《唐律疏议》贼盗律规定:

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者皆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祖孙、兄弟、姊妹、若部曲、资财、田宅并没官。

唐太宗据此诛杀李君羡,抄没其家,应该说是符合《唐律》规定的,是依法行事。

当然,御史一般性的参奏其“谋不轨”,而无具体细节,可见李君羡应该是没有具体的、明确的谋反或大逆的行动,可能仅仅是议论谋划一下,但是,还是按照《唐律疏议》的规定,“其事未行,将而必诛,即同真反”,就算没有真的行动,照样诛杀,就按照真的造反一样处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员道信这个事儿是不是真的,会不会是有人故意陷害李君羡

首先说,李世民肯定没有故意去罗织罪名,否则不会傻等4年多,这一点上面已有详细的分析。

那么,会不会是有些御史为了邀功去罗织罪名呢?我个人认为,可能性也不大,贞观年间,吏治整体上是清明的,不像后来的武则天时期酷吏横行、诬告成风、冤狱遍地的局面,《新唐书》酷吏传评价太宗时期说:“太宗定天下,留心听断。……至晚节,天下刑几措。是时州县有良吏,无酷吏”。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李世民自己不喜欢罗织罪名,下面的人有什么动力去罗织罪名呢?完全达不到邀功的效果。

我个人认为,员道信事件,应该是确有其事,御史职责所在,进行了参奏,依照《唐律》,也确实可以诛杀李君羡。

那么,李世民在这一案件中,就一点倾向性也没有吗?那倒也不是。所谓“谋不轨”,特别是还没有实际行动的谋不轨,是否严格按照律条执行,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里。

举个例子,李世民的心腹刘师立牵涉到罗艺谋反,但李世民回护,最终认定刘师立只是与罗艺有交往,并未参与谋反,判了个除名,后来很快又重新启用,“检校岐州都督”。类似的情况还有刘弘基和长孙顺德,牵涉到李孝常谋反,最终也是认定只是与李孝常、刘德裕等有交往,也是判的除名,后来很快也重新启用。

而对于李君羡,李世民没有回护,严格按照律条执行的。从中其实也反映出李世民的倾向性,即李世民还是猜忌李君羡的,现在李君羡自己犯事,正好借此机会进行处理。

六、武则天恢复李君羡官爵

武则天称帝以后,李君羡家属向武则天伸冤,武则天正好想借此机会彰显一下自己才是应天命之人,于是在天授二年(691)三月,“追复李君羡官爵”。

有人以此认为李君羡案是个冤案。

且不说武则天恢复李君羡官爵存在很大的个人目的,仅就恢复官爵本身来说,也不能表明武则天认为李君羡案就是冤案。武则天除了彰显自己才是应天命之人之外,只是想表现自己的宽厚仁慈。

举个例子,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发生了长孙无忌案件,长孙无忌被逼自尽,全家被抄没。此后,高宗上元元年(674)九月,高宗下诏恢复了长孙无忌的官爵:

诏追复长孙晟、长孙无忌官爵,以无忌曾孙翼袭爵赵公,听无忌丧归,陪葬昭陵。

历史上李君羡怎么死的(李君羡因女主武王)(5)

唐高宗李治

难道这说明高宗承认自己把长孙无忌的案子办错了吗?不是的,这更多的是一种宽恕和赦免,体现出皇帝的浩荡天恩。

类似的情况还有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十一月临去世时,遗制:

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亲属皆赦之。

而根据《旧唐书》褚遂良传记载,赦免的内容之一就是“复遂良及韩瑗爵位”。

很明显,这也是武则天要表现出自己的宽厚大度,并不表示自己以前做错了。

以上是我对李君羡案件的分析,欢迎大家讨论。

对唐朝历史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继续深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