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小船不要翻(也说友谊的小船)(1)

·文化符码·传统的、经典的友谊形态正在崩溃,一种新的友谊形态正在悄然出现

文/张斌璐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句话其实平平无奇,但仿佛突然间击中了好多人的心灵。刹那间谁都在造句,各种小船说翻就翻。其实这些年不少流行语的特点都是这样,简单,没有什么花哨的修辞,但流传范围很广。诸如“很傻很天真”“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在人民广场吃炸鸡”等等,也许类似的话我们天天都在说,但某个人在某个时刻说了,然后一下子就红了。

这一类型的流行语,日常是首要特征。你当然可以随时来一句“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或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可是人们都不这么说,也不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经验,这属于独特的经验和独特的语言。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不一样,它是一种共享的语言,在描述一种群体共享的经验。这种日常性的语句属于大部分人,谁都会这样说,而且其中所描述的对象,大家都不陌生。

但就在这样一个大家都不陌生的情境里,恰恰形成了一种戏剧性,而这种戏剧性揭示了一个现实中容易忽视并刻意遗忘的时刻。友谊是一种关系,除了少部分人之外,一般人大多能够识别。尽管各自对此的看法和定义不同,但这个语词是公众性的。当下社会,协作的重要性使得友谊成为了对每个人都具备价值的事物。然而在这样一句流行语的叙述中,友谊却易遇翻船。

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翻船意味着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故将友谊关系与船比拟是一种极大的道德承诺。同船的若不彼此协作,面临的显然是生命危险。“同舟共济”的说法暗示着,一旦我和你建立了友谊关系,就意味着建立起生命性的契约。所以“友谊”向来是一个极重的词,在英语里,友谊一词的后缀也正是一条船。

但现在,这条船“说翻就翻”了,不需要面临什么强大的考验或者试探。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这条友谊的小船都有可能翻船,而翻船又是一个彼此都难以从中获益的状态。在一条“说翻就翻”的小船上,这该有多危险。看上去,“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一句玩笑话,但当它真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时,就不那么好笑了。既然建立了友谊,谁会希望它“说翻就翻”呢?那种古典式的朋友情怀,就像京剧里高唱“昔日有个三大贤”,多么令人留恋向往。

然而,这句话的广泛传播,恰恰说明了我们当下的人际状况,早就远离这种古典情怀了。现代的生活模式,市场形态以及信息沟通方式都决定了我们身处一个随时随地“说翻就翻”的环境之中。传统情义的淡漠和充满算计的个人交往(德国哲学家西美尔语),使得“友谊”变得变幻莫测。

一方面,人们渴求获得友谊关系;但同时又漠视友谊,在危机四伏的现代社会里宁愿将自己捆绑在封闭的自我空间之内。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有一个词叫“网友”,现在不一样,谁和谁都是网友,或者都不是网友。实际上,当“网友”这个词汇最初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正表明了一种传统的、经典的友谊形态的崩溃,一种新的友谊形态正在悄然出现。而这种新的友谊之船,是一条说翻就翻的小船。

当这样一句话出现的时候,其实暗暗击中了现代生活的敏感之处,也许我们并不愿意,但现实无可回避,友谊的小船就是脆弱得说翻就翻。

张斌璐文学博士,目前从事文化和文学批评。

责编: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