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在江西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2020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是全国第3个、中部首个国家级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也是江西省第二个覆盖全省范围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国家战略,为江西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赋予了新机遇,增添了新动能,拓展了新空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江西内陆型开放经济区有什么优势(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正式获批)(1)

江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殷美根表示,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国家赋予江西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

江西内陆型开放经济区有什么优势(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正式获批)(2)

第一,有利于优化我国区域开放新格局。当前,我国内陆地区开放水平总体偏低,对外开放重点难点和短板弱项主要在内陆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平台。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将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纵深拓展,有利于内陆地区更好融入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优化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高水平开放布局,也将进一步宣示我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第二,有利于试验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要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把品牌和技术打出去。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可为引导沿海地区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提供新示范,避免我国实体经济过早过快向境外转移,为中部地区通过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积累新经验。

第三,有利于探索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近年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前列,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部分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依然繁重。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提升革命老区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业发展效益和营商环境水平,为全国其他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通过开放更好融入国内外市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

第四,有利于开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江西资源丰富、要素成本较低、承载空间较大,尤其是作为沿海腹地、内陆前沿,紧邻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发达地区,“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可进一步挖掘江西与周边省份合作的潜力,推动承接沿海产业集群式转移,吸引更多先进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江西集聚集中,增强发展动能、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殷美根说,根据国务院批复文件精神和国家发改委印发总体方案要求,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战略定位为“三个区”:

第一,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拓展区。充分利用江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对外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合作新模式,对接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交通互联、产业互补、要素互融、成果共享的协作关系。

第二,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重要示范区。显著改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打造国际协同创新创业合作平台、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平台、省际开放合作示范区等功能性平台,推动革命老区更好融入国内外市场、发展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解决相对贫困。

第三,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支撑区。加强与中部地区各省交流合作,探索实施适合内陆地区特点的开放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省际合作模式,加强对话交流、协商重大事项、强化规划衔接,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相关区域的功能布局为:南昌都市圈重点打造成为对接长江经济带的先行区,赣南地区重点打造成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赣东北地区重点对接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赣西地区重点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集中力量打造南昌、赣州、九江、上饶四大开放门户。

殷美根告诉记者,建设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有六个方面:

第一,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动数据协同、简化和标准化,实现物流与监管等信息全流程采集和监管单位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引导外资更多投向航空、电子信息、中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疗、教育、旅游、文化等重点领域。

第二,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建设若干内陆无水港,与沿海港口实现无缝对接,将沿海港口管理体系和港口功能内移,支持开行内陆无水港至沿海港口的集装箱铁水联运班列,逐步缩小内陆企业与沿海企业进出口货物物流成本差距。

第三,承接境内外产业集群转移。探索高质量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新模式,创新推动与沿海地区和欧美国家的产业链合作,依托赣江新区、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开发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集群式产业链合作园区和“飞地经济”园区,实施科研及孵化前台在沿海和境外、生产及转化后台在内陆的“双飞地”发展模式。

第四,支持老区与大湾区产业合作。支持江西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赣粤产业合作试验区,实施“省级领导、市为主体、独立运营”的跨区域合作与开发管理体制,以“区中园”方式推动大湾区城市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产业合作,打造赣粤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和先行示范平台。

第五,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展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鼓励沿海省份研发机构申请江西科学基金资助的研发项目,与江西科研院所合作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主动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立境外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开展“互联网 ”新型协同创新合作,打造国际协同创新创业合作平台。推动建设京赣、沪赣、粤赣常态化创新合作平台,共建一批技术转移中心和科技服务中心。

第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以陶瓷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重要符号和重要载体,高水平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交易中心,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努力走出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不断对外开放促进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来源:中国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