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长宽有黄金比例分割,线条长短有黄金比例分割,建筑巴特农神庙有黄金比例分割,人的身材有黄金比例分割,舞台声效有黄金比例分割。一天24小时是否也有黄金比例分配?YES,答案就在《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

本书作者日本脑神经科医生兼作家桦泽紫苑曾长期处于忙碌的状态中。每天的门诊,查房,会议,阅读医学书籍,写论文占据了他全部的时间,直到因精神压力过大患上一种类似突发性失聪的疾病时,他决心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现在他的日程是这样的:每天写作;每月坐诊6次,每月读书20册,每月举办2-3次研讨会;不仅如此,他还能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每周锻炼4-5次,每周看两场电影,每月参加15次以上活动,每年去海外旅行1个月。这一切简直神了,他是怎么做到在同样的时间里完成了4倍的工作量同时还有2倍的娱乐时间呢?

就像人体生物钟,大脑也有自己的节奏

从同声传译员,到小学生课堂,再到足球赛,作者发现人的专注力是有时间单位的,分别是15分钟,45分钟,90分钟,超出了这个时间段,人的专注力就会下降,工作效率和质量也随之下降。不同的工作对于专注力的深度和时间要求不同,合理的时间分配应该从专注力出发,需要高度专注的工作,比如创作类的,就放在专注力好的时间段来做。其他不需要很高专注力的事情,比如回复邮件,打电话,复印资料等,就可以放在专注力低的时候做。

按照大脑机能的高低分配不同的工作是高效工作的秘密,可以让人在同样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同时还能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

按照大脑节奏调整工作内容,事半功倍

作者根据大脑不同时间段的机能,将一天24小时做了完美切割。我们来看一看。

早上6点起床,起床后的2-3小时,是一天中的第一个黄金时间段,非常适合用于自我充电;

9-12点:大部分商务人士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上午这个时间段仍然是专注力比较高的时期,但是要尽量避免那些干扰专注力的事情,比如杂物,通信,胡思乱想等。

12-13点:通过午餐和午休为身体补充能量,恢复专注力,为下午的工作做好准备;

13-16点:一天中效率最低,最疲惫的时间段。可以做一些非专注性的工作,起来走一走,换换场所,和同事聊聊天,甚至小睡几分钟的方式重启专注力;

16-18点:下班前的最后时间,专注力重新恢复,利用后有约定的方式,提高效率,完成当日工作,避免加班;

18-19点:通过运动重启大脑第二个黄金时间段。

19-21点:一天中第二个专注力高峰,用于自我投资。

21-22点:睡前放松。

黄金分割比例怎么算(24小时的黄金比例分割)(1)

制作自己的玩乐清单,穿起人生的幸福瞬间

我们总习惯于做待办事情清单,却很少能认真得写下玩乐清单。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把时间花在玩乐上是一件丢人,难以启齿的事情。人生的内容并不是只有工作,提高效率创造性出来的时间如果继续用于工作,那人生可就太没意思了。生活里还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可做,世界上还有很多未知的角落等着去发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创造出的自由时间去无限拓展生命中的美好体验。

去散步,去听音乐,去看云,去旅游,去吃点好吃的,去做一次美食,去和爱人聊聊天,去和孩子一起玩耍,,,,,,去寻找让你快乐的瞬间,竖起接受幸福的天线!不断增加你的快乐清单,过更加快乐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