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交九开始。

许多地方流行冬至吃饺子,可是我们老家并不吃饺子,而是喝鸡汤。

北方农村,能够抵御严寒,而且可以就地取材的最佳选项,就是老母鸡汤。

这体现了中国人最朴素的阴阳调和的哲学观。

冬至夜你吃到家乡的味道了吗(今日冬至交九来了)(1)

交九前一天,母亲都会在院子里反复掂量,到底要杀哪只母鸡过节呢?

春天刚长成的小鸡肯定不会杀的,一般是喂养了三年以上的母鸡。

下蛋多的舍不得,太瘦的不入眼,到底杀哪只母鸡是一件很费心神的事。

如果不是为了过节,母亲断然是一只鸡都不想杀掉的。

驱动杀鸡的动力,是为了给孩子们喝鸡汤、补身体。

经过反复纠结和斗争,往往到了下午,母亲才能作出杀哪只鸡的决策。

接下来父亲上场了,他磨好菜刀,抓住受刑的母鸡,一刀抹了下去。

此时,锅灶里滚烫的热水已经烧好。

剖膛、褪毛,冷气与热水交融,产生蒸腾而起的薄雾。

我们会蹲在旁边看热闹,尤其是当母鸡被剖开肚膛后,里面还有一串串大小不等没有成型的鸡蛋。

这时母亲总会叹息地说,还有那么多蛋茬子,真可惜了。

父亲会把蛋茬子单独放到一边,告诉我们小孩子不能吃这东西,吃了不识数。

烫洗干净,就把整只母鸡放到锅里煮起来。

粗粗的木柴,还有些潮湿,在锅灶里噼里啪啦地响着。

我们这些小孩子,闻着锅盖漏出的香气,边流着口水,边眼巴巴地盯着火苗,心里默念,快点烧,烧旺点。

从傍晚到晚饭后,直到满院子都是扑鼻的香气,一碗交九鸡汤算是熬好了。

这时,整个村庄仿佛都笼罩在鸡汤的香气里。

冬至夜你吃到家乡的味道了吗(今日冬至交九来了)(2)

可是当母亲把鸡汤剩出来时,我们却并不愿意喝。

因为鸡汤虽然闻着香,可是里面啥佐料都没放,甚至盐都没有。

母亲坚持认为,只有这样的汤才最有营养。

我们像完成任务一样,捏着鼻子硬是把这一碗没有盐味的鸡汤喝掉,然而进入梦乡,盼着第二天的美味。

第二天早上,母亲早早把煮烂的鸡肉撕成细丝,再把鸡汤烧开,放上各种佐料,做成鸡汤面条。

一层黄油,浮着几片香菜叶,鸡汤的味道全部浸到面里,吃得满头是汗,快哉无限。

吃完鸡汤面,真的就不怕冷了。

农村虽然养鸡,但主要是用来换零花钱,享受美味的机会并不多。

印象中,一年之中只有两三次吃鸡的机会。

交九喝鸡汤是一次,中秋节炒鸡算是一次。

到了中秋,春天的小鸡苗恰好长到两斤左右,正是肉质最鲜嫩的时候。

除了月饼,家里不买鱼,不买肉,就是炒一只小公鸡,全家人围坐着边赏月边吃。

就是这样的机会,也不是每年都有。

因为中秋正是农村最忙的时候,赶上农活多,连杀鸡过节的精力都没有。

冬至夜你吃到家乡的味道了吗(今日冬至交九来了)(3)

有一年中秋,盼着家里能杀只鸡解解馋,没想到直到月挂中空,父亲才赶着驴车掰玉米回家。

全家人切个洋葱,凉拌着酱豆子,就着煎饼,就是中秋的晚饭。

还有一年中秋,因为秋收太忙太累,父亲和母亲大吵一架,把天上的月儿都吓到云里去了。

印象中,小时候有一年冬天吃鸡特别多。

那年闹鸡瘟,家里养的鸡不明不白掉下来就死了。

虽然是瘟鸡,可是也舍不得扔掉,父亲认为高温可以杀毒,就把瘟鸡内脏去掉,煮透煮烂之后给我们吃。

农村就是这样,没那么多讲究。

这种不讲究靠的是运气,头几年村里就有人因为吃鸡而丧命。

同村有个父亲的远房表哥,我叫二伯,他检查出肺癌,到医院做了手术。

手术后没多久,身体恢复得很好,还照旧下地干活,像个壮劳力。

二大娘心疼二伯,专门把养的老母鸡煮了,给丈夫保养身体。

没想到的是,二伯喝了鸡汤后,病情迅速恶化,不久去世。

后来听说,肺癌这种病不能吃大补的东西,尤其喝鸡汤会加速癌细胞生长。

可是,农村人觉得好东西就肯定能包治百病,浑然不知好东西也会变成毒药。

今又交九,数九寒天,最盼的是温暖。

夜幕中,恍如看到老家炊烟升起,嗅到那扑鼻的鸡汤香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