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回眸我的2022老师 我们的2022杜玉香?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回眸我的2022老师 我们的2022杜玉香

回眸我的2022老师 我们的2022杜玉香

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过去的每个普通日子构筑出了不平凡的2022,而那些深刻在内心、令人难忘的感动与温暖,汇聚成了我们再出发的动力。岁末年初,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特开设“我们的2022”新闻策划,邀请校长老师们记录下2022年的难忘故事和精彩瞬间。

以下是山东沂南三中教师杜玉香的讲述: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的故事因此开始了!

为了上好《钱塘湖春行》,张老师废寝忘食。诗歌的朗读和意境的赏析怎么设计才能让学生的体验感更强?一轮备课卡壳了,我们纷纷献计,“我这有一个省级公开课的教案”“我刚看了一篇教学实录,其中几个环节的设计极具借鉴性”“你需要情绪的带动,用你这棵树去摇动那一群树”……新授课之前,我们依据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先进行个人备课,然后借助集体的力量,之后再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既能发挥群体的智慧,又能体现个体的特征,单元阅读精品课教案应运而生。

“公老师,这篇文章您怎么看?”“文章立意很好,但不会叙事。写作,就是讲好自己的故事。立意是灵魂,故事是承载它的血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公老师喜欢写作,对作文教学有自己的心得,所以每每遇到心仪的或有问题的作文,都会拿来和她分享。遇到好的习作,我们击节赞叹在全年级推广;遇到典型问题,我们切磋探讨,讲评整改。线上学习之后,由于对学生的写作无法掌控,没有条件实现作文每周一练了,公老师提议以赏促写,每周一赏。于是我们搜集大量优秀作文,精选其中几篇进行品评,带领同学们先品后评再练。优秀作文每周一推活动就此展开。

“我们背完《滕王阁序》了……”再为班主任的徐老师边“炫耀”着边走进了办公室。同样40分钟的课堂,她的课容量怎么做到那么大的呢?原来这得益于她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每节课上的拓展也是她的制胜法宝,纵横古今,贯穿中外,知人论世,由此及彼,怪不得有老师戏称她为逍遥派掌门人了。新学期伊始,我们就学习她安排学生阅读背诵经典名篇,利用早读集体背诵,线上个人打卡,读书经验分享等形式实现阅读的序列化。

分层布置作业,一直以来是我们头疼的一块,年轻的邱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福音。她温柔可人,声音甜美,几节课回来就收获了一众的粉丝,桌面上“表白”“示爱”的小纸条和棒棒糖从未间断过。在她的感召下,学生习作中笔触细腻,感情真挚的文章层出不穷。对拉近学生的距离,她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和见解。她分享给我们布置作业的方法,形式多样,不仅提高了效率,对那些后进生也屡试不爽。

三位王老师更是我们中至关重要的存在。一大王老师,闲庭信步,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二大王老师,慢慢悠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大王老师,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常于不经意间出口成章,折服许多少男少女。当然,还有我,在这些资深大佬面前,我这只自惭形秽的小白兔,就只能跑上跑下跑前跑后的为大家做好协调、做好服务,同时还不忘提醒大家跳操、运动,保持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更何况我们可是地地道道的八个聪明机智的“地仙”。一定能够带领八年级的“猴子”同学们穿过盘丝洞,爬过火焰山,取得学习语文的真经。

教育的本质是一场温柔的坚持,翻翻用旧的课本,捋捋改过的教案,2023,整理行装再出发,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