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节夫人来对阵,你那里见面就要提亲。本帅再三不肯允,夫人你又把巧计生。设下了移山倒海阵,将本帅吊至在半空存。那时我叫天,天高不应,本帅要入地,地厚无门。万般无奈才应允,收下了夫人进唐营”。

薛丁山大战樊梨花的故事(虎母无犬子)(1)

这唱段很多人一听就明白,是戏曲中大名鼎鼎的薛丁山与樊梨花,有关两人的故事可谓长篇累牍,什么,讲的都是小白脸薛丁山被敌营女将一见钟情的故事,后面的则演化到武则天杀害薛丁山,樊梨花、薛刚母子为亲人报仇雪恨、光复唐室的故事,对照历史,却是荒诞不经, 三弃三请的情节在正史上找不到任何根据。

大唐名将薛仁贵确实有一位不亚乃父的儿子, 他就是“临大敌益壮”的薛讷。他不仅没有被武则天杀害,反而就是武则天将他提拔重用,镇守边关几十年。

薛丁山大战樊梨花的故事(虎母无犬子)(2)

各路兵马目睹两位大臣受谴,大都惊慌失措,只有薛讷和解琬所部稳如泰山,岿然不动。皇帝派轻骑召见薛讷,薛讷所部号令森严,骑士无法进入阵营,直到唐玄宗亲给手敕,才得以进见。唐玄宗对薛讷大为欣赏,从此十分器重,信任有加。

唐玄宗开元二年八月,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率领十万大军进攻洮州, 继而进攻兰州和渭州的渭源县,抢走了大批牧马,唐廷震动。

薛丁山大战樊梨花的故事(虎母无犬子)(3)

唐玄宗让薛讷以布衣身份代理左羽林将军、陇右防御使,以杜宾客、王晙、安思顺等人为部将,统兵十万,战马四万匹,迎击吐蕃。十月,薛讷大军进至武街驿, 与驻扎在武街南面大来谷的十万吐蕃军对峙。太仆少卿王晙精选勇士七百人,分为前后两队。身穿吐蕃服装,前队乘着夜黑风高,向吐蕃坌达延部发起了突然袭击,五里外的后队则擂战鼓、吹号角,黑暗中仿佛来了千军万马,吐蕃军以为唐军主力已经出动,慌忙逃窜,夜色中难辨敌我 ,陷入自相残杀的局面,死伤万余,两度偷袭成功后。

薛讷率领的唐军主力也及时赶到, 前后夹击,吐蕃军伤亡惨重。狼狈逃窜。 连洮水都被尸体堵塞,河水尽赤。数万吐蕃军葬身沙场,吐蕃将领六指乡弥洪被唐军生擒活捉,缴获军械无数,大唐帝国此战重创吐蕃,朝廷上下扬眉吐气。

薛丁山大战樊梨花的故事(虎母无犬子)(4)

唐玄宗本来准备御驾亲征,闻听大捷,龙心大悦,册封薛讷为左羽林军大将军,复封平阳郡公,册封薛讷的儿子薛畅为朝散大夫。

薛讷镇守边关多年,此时因为年老体衰,退休回家,颐养天年,开元八年(公元720年),薛讷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朝廷追赠太常卿,谥号昭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