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可以成为圣人(为什么说孔子是)(1)

孔子当然是个很和蔼的老头儿,但和蔼的老头儿多的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老头儿的地位抬得那么高呢?

01

说到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本来以为,关于孔子,已经没什么新鲜内容可说的了,没想到,杨照先生在《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中,仍然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对于孔子,一般有两种认识。一是传统的,把孔子看成真理发言机。他老人家每说一句话,都是普世万代的永恒真理。他的弟子们把这些话记在《论语》中,供后人学而时习之,甚至顶礼膜拜。

另一种认识比较现代,认为孔子其实是个挺和蔼的老头儿,唠唠叨叨说一些大白话,根本不是后世描述得那么高不可攀。

这两种对孔子的认识,都有其道理,但第一个把孔子看得太僵化太刻板了,第二个呢,“解构”得又有点儿过了。孔子当然是个很和蔼的老头儿,但和蔼的老头儿多的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老头儿的地位抬得那么高呢?

不管如何全面认识孔子,如何恢复他老人家真实、质朴的一面,我们都须臾不可忘记孔子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孔子是对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伟人。孔子的伟大,用历来赞颂孔子的那个词来形容,最合适不过,那就是“至圣先师”。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孔子是“至圣先师”。

02

先来说说“先师”。

孔子有一大帮学生,就是所谓“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这个一般人都耳熟能详、熟视无睹的事情中,其实包含着非常重要的大变化。

孔子的理想,是要“克己复礼”。面对春秋时期的秩序大乱,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吾从周”——重建西周初期严整规矩的封建秩序。可是,孔子这样到处招收学生,教给学生们种种知识和道德,这分明是严重违反、破坏周礼的行为啊。

什么是周礼?或者说,什么是周人开创的封建秩序?就是按照血缘关系,在严格的等级秩序下分配种种权益。在这个秩序中,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其出身决定的。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生在天子家,嫡长子,以后就继位当天子。生在诸侯家,就别想着当天子了,那叫篡位。大夫是大夫,士人是士人,庶民是庶民。按级别,分得清清楚楚。

封建秩序中,教育当然很重要,贵族们对自己的子弟,从小就精心培养,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文武兼备,德才兼备,全面又严格,但是有一条,这是贵族专享的,教与学的资格,都来自血缘。不是贵族,别说六艺了,一艺也学不到。老老实实当你的老百姓去吧。

孔子把这一切都搞乱了。他老人家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在今天听起来没什么惊人的,无非是一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法,在当时,这可是颠覆性的。

“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和专享。“因材施教”就是放弃了整齐划一的贵族式培养,代之以平民化的实用型教育。

孔子的弟子中,比如那个“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颜回,怎么看也不是贵族。按照封建秩序,根本就没有受教育的资格。另一个学生子贡,倒是挺有钱,可出身商人家庭,也和贵族无缘啊。这种唯利是图的人,哪有资格接受教育呢?但颜回、子贡是孔子最出色的学生。

实际上,孔子的弟子,大部分都来自平民。在西周的封建秩序中,他们是不可能接受教育的。孔子收他们为弟子,这本身就违反了周礼,打破了西周严格的封建秩序。在“克己复礼”上,老夫子可是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啊。

另一方面,也正是孔子叹息不已的“礼崩乐坏”,才让孔子有机会实现这种教育上的突破。原有的宗法制度破坏以后,诸侯之间的地位不再稳固,彼此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国君对人才的需求大增。孔子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抓住机会,开始率先培养实用新型人才,并向各国国君推销。

孔子收弟子门生,实际上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此前在中国是没有的。

在封建的宗法制度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系严格而清晰。贵族的教育体系,也是父传子,兄传弟,长传幼,在血缘的封闭体系中运转,并无脱离血缘的师生关系这一说。

孔子却完全摆脱血缘关系,招收了一大帮陌生人。这些人拜他为老师,他认这些人为学生。师生结成一个团体,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观念,说服国君接纳团体中的人才。这种人际关系,在封建秩序中是找不到的,是孔子最先发明出来的。

03

写《史记》的司马迁,深刻意识到了孔子开创师生关系的巨大意义,所以,在《史记》中,有《孔子世家》,有《仲尼弟子列传》。

“世家”仅次于皇帝的“本纪”。足见司马迁心目中孔子的地位之高。专门给孔子的弟子们写《列传》,也充分表明了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值得专门记录的历史现象。

不过,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其实正是孔子人生的一大矛盾。他毕生致力于“克己复礼”,但同时却大大违反了周礼的等级和秩序。细心读《论语》的话,会看到,孔子自己也感知到了这个矛盾,并且,心里也曾泛起波澜

《论语·先进》第二章: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陈、蔡”是孔子师生遭遇到的一件大难事。周游列国中,孔子师生曾被陈、蔡两国的大夫困在荒郊野外,“绝粮”,差点被饿死,好多弟子都病倒了。幸好子贡设法来搭救,师生才幸免于难。

多年以后,孔子回忆起这段峥嵘岁月,叹息说:当年和我一起共度陈蔡难关的那些弟子们啊,现在都离开了啊。

离开不是死了,而是弟子们先后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离开老师去奔自己的前程。孔子教育他们,把他们培养成人才,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更好的一番前程。孔子和这些弟子的关系,实际上比父子兄弟还要亲密。孔子对他们的感情,比对自己的儿子孔鲤,要深厚得多。

但是,感情再深厚,弟子毕竟不是子弟,没有血缘关系,不能要求人家像亲属那样一直陪伴在身边,养老送终。弟子们都有自己的人生要去追求。师生关系这种新的人际关系,毕竟不如家族那样可以寄托终身啊。

孔子内心的这种波澜,想必后世的无数为人师者,也曾经体会过吧。纵使桃李满天下,是不是也有一些怅然呢。

孔子确实是“先师”——中国第一个老师。我们后世所有有老师或者有学生的人,都要感念孔子他老人家开创的新时代。孔子是后世所有文化教育的祖师爷。开始学习的学子,先给孔子的牌位磕个头,是应该的。

04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要把孔子赞颂为“至圣”。

在周礼中,有“君子”“小人”的分别。这种分别主要来自于身份,也就是来自血缘。有了贵族的血统,才是君子,否则就只能是“小人”或者“野人”。作为君子的贵族,因此要接受专门的“礼”的教育,这才能符合君子这个称号。

孔子用“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把贵族专享的“君子”教育向普通人开放,这样,无论出身是什么,人人都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成为“君子”。这样,就把君子的身份和品格分开了。君子并不必定来自于先天的血缘和身份,也可以来自于后天的教育和努力。凡是掌握了“礼”所要求的人格修养的人,都可以成为君子。

相反,有一些人,虽然出身是贵族,但不好好学习“礼”,思想、行为表现得像个小人,那也就是小人,不再是君子了。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孔子发现了很多这种人,《论语》中很多话正是在严厉批评这种人。

孔子这位“中国第一个老师”,不但开创了师生这种全新的人际关系,打造出全新的教育体系,更重要的是,孔子给后世的中国人打开了人生的上进之路。无论你的出身是什么,无论你是穷是富,是贵是贱,只要肯努力接受教育,坚持锻造培养自己的人格,按照“礼”的要求去生活,就能成为君子成为人才。

这是对中国人性的极大解放!

在中国的文化中,“圣人”是很特殊的一种人。要掌握巨大的权力或者资源才有机会成为圣人。三皇五帝、尧舜汤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都是大领导,并且创造出丰功伟绩,这才能算是圣人。

孔子在生前并没有掌握如此巨大的权力,甚至可以说一生不得志,奔走在列国之间,“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但是,孔子对中国的塑造,对中国人性的解放,却超越了所有的王朝和时代。孔子是所有圣人中最伟大的“至圣”。

杨照:《诗经——所有人的孔老师》,广西师大出版社,2016年11月。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李子旸”

作者其他热文:

美国盛世的终结

这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

美国经济的诊断书

没想到,美国也有被“和平演变”的一天

美国的不自信才是中美关系恶化的真正原因

美国为什么如此歇斯底里地打压华为?

从对清华北大"为外国培养人才"的批评谈国家治理

从国旗的演变看中国人国家观念的深化过程

新冠战役是一场刺激了整个西方的新甲午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