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中,我们分别从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刻画孙悟空形象成功的秘诀。其实在写作中,除了外貌、神态等描写之外,心理活动和语言描写也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接着以“孙悟空”这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为例子,继续讲述写作中人物描写的方法。

一、心理活动描写,彰显出孙悟空有情有义的优良品行。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惹恼了唐僧,被唐僧赶走。孙悟空再三跪拜师傅,最后一个筋斗云,飞回了花果山。在路上,孙悟空想起往事,不由泪流满面,书中这样描写道: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描写(写作中如何塑造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1)

选自北京世纪恒通四大名著《西游记》

虽然是一时赌气,离开了师傅,不过在孙悟空的内心深处,他对师傅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想起和师傅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因此才一路走,一路流泪,平日里大大咧咧、性情活泼外向的他,谁知却如此重情重义。

二、语言描写,突出了孙悟空坚定取经信念的意志和毅力。

在镇海禅林寺中,也就是和白鼠精相遇的那一节,唐僧感冒生病了。猪八戒一看,大声说道:“师兄,师父说不好,你只管说好,十分不尴尬。我们趁早商量,先卖了马,典了行囊,买棺木送终散火。”

“猪八戒”在书中是一个意志不坚定的典型代表,动不动就吵吵着要散伙,他的心里还惦记着高老庄的高姑娘,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取经路上的苦难和劳累,有时甚至连肚皮都吃不饱,这对猪八戒来说,实在是太难熬了。

而反观孙悟空的态度,却非常坚决:师父说那里话!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等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你若是病重,要死要活,只消问我。若恼了我,我拿出那大闹天宫之性子,又一路棍,打入幽冥,捉住十代阎王,一个个抽了他的筋,还不饶他哩!

这段话,表明了孙悟空坚定取经的决心,为了师傅,他可以赴汤蹈火,上天入地;一再毫不犹豫地向唐僧表态:无论如何,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跟着唐僧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描写(写作中如何塑造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2)

选自北京世纪恒通四大名著《西游记》

除此之外,孙悟空大闹天空中的章节,以及他和猪八戒几个人偷吃人参果的部分,作者通过大量的心理、动作、语言描写,将孙悟空活泼、任性、耍小聪明的多个方面,都一一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让人读后印象深刻,久久难以忘怀。

世纪恒通在线总结:同学们在写作中,具体到人物描写上时,我们不妨借鉴大师的经验,采取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从而多角度、多方位地展现出人物有趣的个性和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