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至周五,【青贤时间】和你一起读点《资治通鉴》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从刘邦尚是秦泗水亭长之时至其称霸伟业,处处可见萧何的身影。回顾他的一生,绝对堪称刘邦背后的男人,就是放眼今天,这样的人也会成为老板们争相挖角,放在公司“镇宅”的首席运营官。

刘邦为什么让萧何功勋第一(萧何西汉开国首功)(1)

那么夸了这么多,萧何究竟做了什么?又有什么值得借鉴,能让普通人也能获得老板的赏识呢?

这要从以下两点来说:其一是绝对让人放心的能力,其二是态度!态度!态度!

一、绝对让人放心的能力

老板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那就是交给你的事,能让他绝对放心。再进一阶便是他没说到的事,你也能查缺补漏。这一点萧何绝对是个中强手。

1.你去打仗吧,后方你放心

古时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多少余粮决定了能养多少人,养多少人代表了军队有多强的战力。所以很多时候打仗决定胜败的往往不仅是军队的战力,还有国力的支撑。

对于刘邦的军队,萧何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在刘邦部署诸将出击之时,留在后方收租维稳、供给军粮的那个人绝对是萧何。

刘邦为什么让萧何功勋第一(萧何西汉开国首功)(2)

2.COO的格局是知道什么最重要

对企业来说政策制度、市场信息、竞品情况都是最重要的资料,能否全面的掌握并分析信息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是顺风还是逆风。对刘邦这样的“革命”组织当然也是如此。

而这一点上,萧何比任何人都看得远。在刘邦入关之后,一度沉溺温柔乡,四下将领也纷纷抢夺财宝,虽然张良、樊哙二人看到这样做潜在的危机从而拉了刘邦一把,但此时最清醒的人是萧何。

原文:沛公西入咸陽,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

萧何的做法是直入秦朝丞相府,取其地理图册、文书、户籍簿等档案收藏起来。以帮助刘邦全面了解天下的山川要塞、户口的多少及财力物力强弱的分布。这才是知己知彼的重要一步。

刘邦为什么让萧何功勋第一(萧何西汉开国首功)(3)

3.要想发展快,人才得跟上

作为坐镇大后方维稳的“镇宅”之宝,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挑选人才。但毕竟不是一把手,挑选的人才未必会被老板看上,这时候就会两头受气,但还是得一边安抚人才,一边劝说老板,这便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而对于西汉,正是有了萧何的后勤、韩信的战略战术,再加上张良的策略才让刘邦“捡”了个天下。

所以说,这样的人谁不想抢着要。你交代的他做好了,你没想到的他也做到了,后方交给他就代表着绝对的放心。这样的能力放在什么时代都是“抢手货”。

二、态度!态度!态度!

大家肯定都听过这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萧何能在西汉建国后仍然风生水起,虽然晚年稍有波折,但仍能善终,绝对离不开态度二字。

前日,在今日头条的问答上看到一个问题“领导更喜欢人才,还是奴才”。我的回答是“领导更喜欢懂收敛的人才”。萧何就是这样的人。

1.及时摆准自己的位置

其实刘邦萧何二人相识很早,在陈胜尚未起义,刘邦还是秦国的亭长之时二人便已相识。那时候的萧何要比刘邦混的好,任沛县主吏掾(秦县令属吏,主管群吏进退),而且经常借官职之便照拂刘邦。

要知道依照人的心理特征,一般不会嫉妒一个一直比自己强的人,可一旦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甚至原来不如自己的人,突然比自己过的好了,心中就难免会产生异样。要么心生不服,要么想借此发迹。

但这件事在萧何这没发生,对于自己一手捧起来的刘邦,他没有过半点不敬。从朋友到君臣,既然定了关系便紧守本分。若是换了一个人,难免会变成喝酒时的谈资:“啊,这个刘三,现在发迹了,想当年还是靠我帮扶的......”所以这样知进退,能及时调整心态适应关系变化的萧何更值得敬佩。

刘邦为什么让萧何功勋第一(萧何西汉开国首功)(4)

2.不居功,封赏少拿三分,命会长一些

态度除了体现在日常的尊敬上,还有一个点最应该注意,就是收到夸赞、奖赏之时。此时,切记千万别飘,被夸了就夸回去,被奖了少拿三分,未来的日子会好过些。毕竟老板也怕属下恃宠而骄,而生出些别的念头。

有一次刘邦对萧何说:“你做事颇有远见,朕记得当年攻破此地时,诸将乘乱人宫,未免有所携取,惟汝只取书籍表册而去,目下办事有条不紊,方便多了。”

萧何亦笑道:“臣无所长,一生为吏,对于前朝典籍,视为至宝,平日得以借鉴。今为陛下一语道破。陛下天资聪慧,事事留意,真非臣下可及万一也。”

这就是萧何高明的地方。老板夸你,你得找相关的点夸回去萧何的话术就非常好用“我做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没想到您能留意到我做的这种小事,我还是有很多要向您学习的地方呀。”

学会这一招,一会别再说“您过奖了”。

刘邦为什么让萧何功勋第一(萧何西汉开国首功)(5)

再次,拿奖赏的时候得谦虚些,这时候可以一定程度的发挥“我不配”,尤其是对职权上的进阶。千万别想着一家独大,比起你全权负责来说,老板更希望看到的是制衡,而独大的结果往往是被制裁。萧何也是如此,曾一度受到丰厚的封赏,而后喜不自禁。在被门客点醒之后,才惊觉若再这样下去走的便是韩信的老路。次日,萧何便急匆匆入朝面圣,力辞封邑,并拿出许多家财,拨入国库,以作军需。使得汉帝刘邦十分高兴。

这便是萧何,能力让他成为开国首功,态度让他安稳善终。对于社会中飘着的我们也是如此,能力与态度缺一不可。熊敛四爪是为能,有才能的人懂得收敛傲气才能在职场走的更长远。


青年视角读历史,每周一至周五晚8:00从老故事里收获成长。头条号【青贤时间】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