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1998年已经时隔二十年,而《相约1998》的歌声仿佛还回荡在耳边。

翻开荣青的《请回答1998》,那些曾经熟悉的物和事便一件件、一桩桩扑面而来。时光的印迹仿佛穿透了记忆规律的枷锁,在脑海中盘旋着呼之欲出。

请回答1998荣青简介(时间一去二十年)(1)

图片来自 沸腾的泡沫红茶

那些妈妈手工编织的毛衣,烧着炭的煤炉,跑不快的脚踏三轮车,以及年夜饭时,桌上的长辈们谈论的话题,都充满了怀旧气息。

请回答1998荣青简介(时间一去二十年)(2)

图片来自 沸腾的泡沫红茶

思绪,仿佛老旧的录音机,吱嘎吱嘎倒带回放,把我带回了1998年,也带我深思了很多物和事更深层次的意义。

过年的意义——团圆荣青描述的过年场景,宴客或是闲谈,在我记忆中也是那般模样。

籍着书中这些文字,记忆中的场景如同黑白照片中的一幅幅画面,渐渐被渲染上了色彩,变得生动鲜活,充满人间市井的烟火气。

请回答1998荣青简介(时间一去二十年)(3)

图片来自 沸腾的泡沫红茶

时间过去了20年,现在到了年节时,饭桌上大家谈论的话题还是一样。

不同之处,大约在于有些家庭会把年夜饭外包,或者直接下馆子。物质条件充裕,生活方便了许多。

然而,传统依然还在。

过年聚会的形式有所变化,但团圆这个节日的精髓没有改变。

逢年过节,大家庭中的成员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聊聊天拉进一下距离,谈谈一年的得失感悟,分享喜悦或是探讨问题。长辈们关心一下小辈们的生活、学业与感情,一切都那么温馨。

回忆起外公——想念

荣青的文笔很棒,写爸妈弟弟的点滴都令人如沐春风,然而写到外公的有关事情,则令人心头涌起淡淡的忧伤。

她陪外公看戏时,外公已年迈,她扶着外公慢慢走,但心里却知道,外公牵着她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

这样的场景,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某个98年夏日的傍晚。

那时,我的外公依然健在,午后常常约了三五老友到公园下棋,我的任务是在晚饭开饭前,叫外公回家吃晚饭。

回家的路上,外公一手拎着小马扎,一手牵着我,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穿过背街小巷,那时的我心里总是会惦记着家中饭桌上那一笼笼皮薄馅鲜的小笼包或是清真饭店出品的牛肉馅儿锅贴,那种雀跃的心情现在已经很难体会到了,但记忆中那份鲜活总是记忆犹新。

这种记忆关乎对外公的思念,也关联着血脉亲情,思念起来,惆怅、想念交织在一起,总是无可替代。

姐弟的相处——趣致

看荣青写跟他和弟弟的相处,时常忍俊不禁。

看着她坏坏地指使懵懂的弟弟开电视看动画片,妈妈望过来,就把责任推给弟弟,说是弟弟要看,一副无辜的小模样在荣青笔下活灵活现。

反观我自己家中,两个小朋友的相处也是一样,哥哥常常在想吃零食的时候问妹妹,“你要不要吃零食呀?”话里话外满满都是他想吃零食的小心机。

《请回答1998里》,相差6岁的姐弟俩的日常被荣青娓娓道来,普通却又充满趣味,还有别致的小情致,令人看完不禁面带微笑。

请回答1998荣青简介(时间一去二十年)(4)

图片来自 沸腾的泡沫红茶

1998年于我本人而言,并不是一个非常愉快的年份,但《请回答1998》却勾起了我记忆中许多有关那些年里发生过的美好的回忆,帮我回味了一下几乎被忘却的记忆。

荣青的文字,细腻又温情脉脉,令人不禁沉醉于书中的美好。

日子飞逝,时光一去二十年,我们也不再年少,身边经历的物和事皆成过客,唯有文字留下的记忆不散,留在心田,沉淀为淡淡的小确幸。

,